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皇太極兩次徵朝鮮,結果分別如何?

歷史上皇太極兩次徵朝鮮,結果分別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皇太極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皇太極是清朝建立的關鍵人物,在他任內,後金變成了清朝,對內進行帝制改革,對外西服漠南蒙古,東揍朝鮮,南侵明朝,後金(清)與明朝的形勢對比爲之一變。

歷史上皇太極兩次徵朝鮮,結果分別如何?

皇太極兩次徵朝鮮,第一次是1627年的“丁卯之役”,彼時皇太極初繼汗位,受到各貝勒的掣肘,同時後金面臨三面臨敵的困境,爲了解決內外問題,他決定對勢力強大的明朝議和,爭取時間,同時以大軍解決掉朝鮮這個後顧之憂。

朝鮮就是在明初建立的,朝鮮這個國名都是朱元璋選定的,再加上幾十年前朝鮮受到日本入侵還是明朝幫着抗倭援朝,所以朝鮮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擁明派”,不止和明朝聯合,在後方給後金軍事騷擾,進行經濟制約,還安排明將毛文龍進駐皮島,大肆收留從後金逃跑的遼東漢人等。

1627年,皇太極命二貝勒阿敏(努爾哈赤的侄子)率軍三萬出征朝鮮。朝鮮氣節是有,但戰鬥力實在差了點,一觸即潰,朝鮮義州守軍被全殲,駐守鐵山的明軍也被擊敗。

歷史上皇太極兩次徵朝鮮,結果分別如何? 第2張

朝鮮國王李倧見勢不妙,立刻逃往江華島,皇太極並不想滅掉朝鮮,於是就與朝鮮議和,雙方結成盟誓,朝鮮與後金成爲兄弟之國,朝鮮向後金開市並繳納歲幣。

丁卯之役打沉了朝鮮的信心,使得朝鮮不敢再幫助明朝制約後金,但朝鮮仍然很看不起後金,同時也沒有解除與明朝的宗藩關係,這讓皇太極很不滿。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爲大清,改汗爲皇帝,以示和大明分庭抗禮。清朝初立,自然需要人承認,首要的就是大明的附屬、清朝的兄弟之國朝鮮,可朝鮮國內一片噓聲,李倧不接見使臣,不接受國書,惹怒了皇太極。

爲了教訓朝鮮,同年十二月,皇太極親率十二萬大軍入侵朝鮮。

皇太極命多爾袞、豪格等統領八旗軍和蒙古軍,嚮導馬福塔率三百人直襲朝鮮王都——漢陽城,多鐸、嶽託兩人率五千兵馬接應大軍,皇太極和代善親率大軍進攻朝鮮各部。

清軍勢如破竹,連破郭山、漢陽,降服定州、安州,包圍李倧與朝鮮百官於南漢山城,並擊潰各路勤王軍。李倧大勢已去,只好求和,並宣誓效忠大清,和明朝斷交,奉大清正朔,朝鮮至此成爲大清的藩屬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