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太監王振指揮作戰,導致20萬大軍全軍覆沒

明朝太監王振指揮作戰,導致20萬大軍全軍覆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王振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明朝宦官干政問題十分嚴重,宦官還有個通俗的名稱“太監”。實際上明初太監的日子並不好過,朱元璋爲防止太監專權,不僅禁止太監讀書認字,還命人打造鐵牌一塊,上刻“內臣不得干預政事”8個字,掛在了宮門口,用來提醒後輩子孫不可重用太監。朱允炆稱帝后情況依舊如此,等到通過靖難之役當上皇帝的朱棣,事情發生了變化。原來,朱允炆嚴格遵守爺爺朱元璋對太監定下的規矩,太監在朱允炆手下幹活往往吃力不討好,朱棣看準時機結交了這些不被看好卻有巨大潛在價值的人,利用他們獲取了大量有關朝廷以及朱允炆本人意圖的情報。朱棣即位後,爲了提高太監搜取情報的效率專門設立機構,取名“東緝事廠”俗稱東廠。東廠的成立爲以後太監干政製造了條件,到朱棣曾孫明英宗朱祁鎮時,該來的終究沒躲過去。指揮明軍作戰的太監叫王振,就是他導致20餘萬大軍全軍覆沒,他的權力爲何這麼大呢?20餘萬大軍又是如何覆沒的呢?

王振的掌權之路

考中進士是古代讀書人的共同理想,王振也不甘人後,但他努力很久都沒能成功。這輩子都無法出人頭地實現抱負了嗎?或許當時落魄的王振曾這樣想。既然科舉之路行不通那就換一條捷徑吧,直接入宮!想法不錯,關鍵是走此路他得放棄身上一樣東西,相比榮華富貴這件東西算什麼呢?於是王振拿出全部的勇氣大刀一揮進入了皇宮,從此變成了一位太監。

王振書讀的雖然不太好,比那些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太監同事們可要強得多,而且王振十分會來事,後來被安排到東宮教太子讀書,那位太子就是大明帝國未來的皇帝朱祁鎮,朱祁鎮也很尊敬王振,稱呼他爲先生。王振和朱祁鎮這層師生關係,爲其將來能呼風喚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朱祁鎮復位後想起這位先生時,表現出的也不是怨恨,反而是顧念舊恩情。

明朝太監王振指揮作戰,導致20萬大軍全軍覆沒

朱祁鎮登基后王振一躍成爲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個職務是宦官中的老大,說白了就是管蓋章的。因爲已經搞定皇帝,底下呈上來的所有公文只要他王振不認可,隨時都可以打回去!可眼下王振不敢太放肆,他前面還有難以逾越的關卡,那便是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張太皇太后等人,但最後都被他解決了,方法是1個字“等”。

正統七年(1442)年邁的張太皇太后離開人世,楊榮在此之前已經離世,楊士奇由於兒子觸犯法律閉門謝客不再過問世事,楊溥年老多病已非王振的對手。至此,上有皇帝撐腰,下面新來的官員都比不上他的老資格,王振完全掌握了朝政,暴露出他貪婪的本色。

自己蓋房子要華麗大氣闊氣霸氣,反對他下場是1個字死,不尊重他則直接免職,一時之間王振權傾天下,黨羽遍佈朝野,更有無恥者直接認王振爲乾爹。除了榮華,王振還沒忘記富貴,大肆斂財,不管是誰送的禮統統來者不拒,甚至公開比誰送得多,簡直無恥至極。

小人雖多可也有不把王振放在眼裏的正直大臣,比如後來挽救大明於危亡中的功臣于謙就不買王振的帳,王振由於壓力沒能把于謙怎麼樣,其它人就沒這麼幸運了。總而言之,當時的朝廷上下被王振搞得混亂不堪。

此外,當年朱元璋所立宦官不得干政的鐵牌已經失去效用,甚至被王振當成垃圾給處理掉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已成爲過去式,眼下王振纔是大哥,他放個屁都能被當作道理。

俗話說得好,別看現在鬧得歡,當心將來拉清單,拉王振清單的那天馬上到了。

土木堡之戰(蠟像)

土木堡戰役

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那一天應該是陽光明媚,如果是陰雨天視線不佳或許就不用死那麼多人了……。物質方面,二十多萬騾馬,無數兵器糧草等等損失加在一起難以估量。人才方面,明軍主力部隊三大營二十多萬人全軍覆沒,只有少數人逃出生天,50多位官員戰死,其中有很多明朝高級官員,如尚書、侍郎、駙馬、名將等,皇帝大人也被俘虜。

朱棣時期留下的帝國精英們幾乎一掃而空,而土木堡戰役距離朱棣駕崩僅僅過去了25年,距離朱元璋開國也不過80餘年。

以上還是明面的損失,經此一役,明朝國力受到嚴重破壞,從此再沒能恢復到仁宣鼎盛時期,此後朝堂由宦官把持的局面不斷出現,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只能從攻態轉爲守勢。如果細說絕對可以寫很多篇論文!一切的始作俑者即太監王振。

明朝太監王振指揮作戰,導致20萬大軍全軍覆沒 第2張

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的太師也先派使者到明朝朝貢,王振因爲也先之前派出的使者多有偷奸耍滑,準備給也先點教訓,所以不僅減少對使者的賞賜,還把朝貢的馬價壓得很低。

王振此舉當然不是爲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其實是他沒能得到應得的好處,纔有意爲之。也先大怒,隨即出兵攻擊明朝北部邊境,邊境守軍作戰接連失利,前線告急的情報相繼傳回京城。

此時的王振已經出人頭地大權在握,實現了榮華富貴,但還有一個抱負沒實現,那就是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可他是個太監,怎麼辦?

藉着這個機會他想到了讓皇帝御駕親征,他再隨軍出征就合情合理了,到時候指揮官自然是他王振,因爲皇帝都聽他的。

於是不顧衆人反對,在王振的要求下朱祁鎮執意親征蒙古,倉促間集合部隊,向北進發出兵蒙古!

大軍抵達大同後,表面上是朱祁鎮想繼續北進與也先決戰,實際是王振的想法,但太監郭敬告訴王振,這是也先的計謀不能再往前了,前方極度危險,要說謀權貪財王振是行家裏手,但率軍作戰他就是一個白癡,恐懼之下王振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王振最開始定的撤軍路線請看上圖,從大同途徑紫荊關直接回北京,這個路線不是盲目定的,裏面大有文章!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可也得分時候啊,眼下刀都快架在脖子上了,如此危急時刻愛顯擺的王振也沒忘炫耀,因爲紫荊關北面的蔚州是他老家,王振要從老家返京讓老鄉都見識見識他的厲害。

實際上如果就此回京,大軍可以平安撤退逃過一劫,但該死的王振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走到一半居然反悔了,理由是害怕毀壞莊稼,這個看似“善心”的舉動是他自己找死,可惜了那麼多無辜的性命!

沒辦法,皇帝都聽他的,他說走哪誰也攔不住啊,於是改道宣府,把疲憊的大軍送到了也先的屠刀下。

抵達宣府後,也先騎兵趕到,明軍數萬人馬被擊潰,剩下的逃到土木堡(今懷來附近)最終全軍覆沒。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