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無線電專家周海嬰先生逝世

無線電專家周海嬰先生逝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4月7日魯迅先生之子、無線電專家周海嬰先生逝世

無線電專家周海嬰先生逝世

周海嬰先生

2011年4月7日,魯迅先生之子、無線電專家周海嬰先生逝世。

周海嬰(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周樹人(魯迅)和許廣平僅有的1個兒子,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無線電專業。1960年起在國家廣電總局工作。原國家廣電總局副部級幹部,無線電專家,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另任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魯迅紀念館、紹興魯迅紀念館、廈門魯迅紀念館名譽館長,北京魯迅中學、紹興魯迅中學名譽校長,中國魯迅研究室、上海魯迅紀念館顧問,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RSA)顧問等。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遺體告別儀式於4月11日舉行。

魯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嬰年僅8歲。坎坷的經歷、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處事格外小心謹慎。他回憶在北大物理系讀書時,同學可以打橋牌、跳交誼舞,他出於好奇,偶爾走去觀看,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什麼“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只知道打牌跳舞”。

周海嬰承認,對名與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小時候,父母就教導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周海嬰夫人馬新雲回憶說,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飛坊62號,與住在64號的周海嬰是鄰居。弄堂裏的孩子們常在一起玩耍,大家並不在意周海嬰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也從不刻意去擺架子,孩子們彼此平等、感情融洽。

周海嬰語氣平和地插話說:“父母對我的啓蒙教育是順其自然,從不強迫,不硬逼。”魯迅曾在遺囑中表示,“希望後代萬不可做空頭文學家”。海嬰小時候,很喜歡一種叫積鐵(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裝好了再拆,魯迅總在一旁予以鼓勵。魯迅去世後,家境曾一度困難,但周海嬰熱愛技術的興趣不減,他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開始了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的生涯。

周海嬰表示,不願在魯迅的光環下生活,也從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誰的後代;他反對靠父母的餘蔭生活,虛度人生;強調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績,去贏得社會的承認。

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獲悉周海嬰去世的消息說:“魯迅之子是一個很重的頭銜,但他承擔得起。”並對此感到十分遺憾

“作爲魯迅的兒子,他的一舉一動不免受到關注”。趙麗宏感到周海嬰先生是一個正直、有智慧、有修養的人,也是一個老派的知識分子。外界對他的爭議,有時候是出於一種不瞭解,或者對偉人之子的過度關注。”趙麗宏:他對於和父親有關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小事,他也傾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

攝影評論家劉鐵生說,周海嬰攝影作品不僅記錄了魯迅的摯友、周氏家族,還以平民真實的視角記錄了大量底層的人,這與魯迅的精神一脈相承,“因爲他是魯迅的兒子,心靈深處有着和父輩一樣的關注”。如拍攝過大量具有非凡歷史與人文價值的紀實攝影,包括《文學家巴金》《胡風家屬》等文學家系列;記錄解放前上海難民生活的《難民》系列;還有親情作品系列《母親許廣平在外灘》《三叔周建人》《周家“老臺門”》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