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代御醫都是在宮裏治病的 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古代御醫都是在宮裏治病的 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御醫的收入有多少,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有了病就要想辦法治療,醫生也就由此而誕生。皇帝也是人,當然也會生病,只是基於身份地位特殊,從古到今享受與普通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樣的醫療待遇。

古代御醫都是在宮裏治病的 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太醫,即封建時代的宮廷醫生,也稱御醫。御醫、太醫均本爲官名,太醫出現較早,秦設太醫令、丞,掌宮廷醫事,其下有侍醫,其餘宮廷醫生統稱太醫;御醫是醫官系統中的一個品級,最早見於《晉書》。後來二者都演變爲宮廷醫生的代稱。御醫流派,即以歷代宮廷御醫爲羣體的中醫學流派。

中國帝制幾千年,太醫院制度更是伴隨帝制由來已久。雖然各個朝代名稱有所不同,但是實際工作性質卻是一樣的。

周朝時,當時已經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醫師,並且分上士和下士。專門掌管皇家醫院的事務。秦朝時開始設置太醫令。漢朝時,延續前朝設置,並且還細分出給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醫令,給宮廷治病“少府”的太醫令。三國時代沿用舊制。

隋唐時,設置了太醫署,當時,主持這個部門的官員稱之爲太醫署令。宋朝時,改成醫官院。金代則正式更名爲太醫院。主管官員稱“提點”。元明清都沿用太醫院名稱,一直到清朝末年。

歷史上醫生品階最高者當推明代太醫院院使許紳,其被封爲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官居一品。然而許紳的高官源於嘉靖二十一年發生的宮變,幾位宮女用繩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氣絕昏倒,此時許紳“急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受到了嘉靖帝高規格的獎賞。而後其作爲院使,卻因用藥而驚悸至死,可見御醫羣體社會地位之低下。

歷史上醫生的悲劇幾乎都發生在御醫身上,因爲社會地位的低下,御醫們的性命在他們服務的對象指掌之間,不說診治略有差池,就是應對稍有不慎都可能獲罪。如戰國時文摯以情志法(激怒)治齊閔王而被生烹,三國時華佗因見疑於曹操而喪命,前秦太醫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棗過多致病而殺身。其餘,歷代帝后駕崩,除非遺詔中有不須加罪之語,否則無論御醫診治是否有過均被處置是一種慣例。

因爲清朝距今時間更近,史料更加詳盡,通過這些,可以從清朝太醫院一窺古代太醫院的運作,以及它的種種不爲人知的故事。

清朝,屬於外族入主中原,正統性一直被人數龐大的漢族所質疑。清朝初期,政局不穩,統治者爲了更好維護穩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員。所以,太醫院中滿漢官員之間不平等很嚴重。不僅表現在品級差距,還表現在主管官員一直以滿人爲主。康熙年間,全國政局已經逐漸穩定,康熙爲了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團結,維護政權的長治久安,提出“滿漢一體”的主張,將太醫院官員體制變成滿漢官員共同執掌。不過,乾隆年間,重新設置滿人爲太醫院最高的長官。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銷,從此之後,太醫院各級官員統統變爲漢人擔任。雖然偶爾也有滿人充任,那也沒有爲了監督漢族官員而專設的作用了。

太醫院的“院長”主官稱爲“院使”。他是太醫院中行政和業務的主管。同時又設置“副院長”兩名。稱爲左、右院判。下面設置御醫,吏目十到十五人。再下,則又有低級辦事人員、書記員(稱爲食糧醫生),藥劑師(切造醫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醫院的官員品級,歷朝都有差異。清朝時,“院長”級別的“院使”爲正五品,“副院長”級別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醫爲正八品,辦事人員一般爲從九品。

古代御醫都是在宮裏治病的 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第2張

清朝正五品俸祿爲一年2400兩紋銀,有人算過,相當於現在46萬人民幣。這個收入應該不算低了。

清朝初年的太醫院沿用明朝時留下來的體制。有大小方脈、傷寒、婦人、鍼灸、正骨等等十一科。道光年間,有人提出,“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便廢止了鍼灸科。現在看來,理由多少有些滑稽,常識判斷,皇帝健康應該遠勝於綱常禮法,難道覺得渾身針刺帶來的不莊重,有損皇帝威嚴更甚於治病救人?當然也有可能出於安全考慮,害怕包藏禍心的御醫暗中用針刺火灸暗害,也未可知。

太醫院各級官員,平時都要輪流值班,在宮裏的稱爲“宮直”,在外廷的稱爲“六直”。爲了便於這些太醫院的“院長”、“副院長”、御醫們更好服務於皇帝,皇宮以及皇家林園都設有專門公所,以供醫生休息陪侍。從前圓明園,紫禁城都有這樣的公所。

太醫院醫生培訓和選拔一直以來就很嚴格。清代分內外兩種。稱爲內教習和外教習。內教習是太醫院選派學問深厚,專業突出的醫生對太監中的學醫者進行培訓。而外教習則是選擇普通平民或者御醫子弟中的學醫者,進行選拔和培訓。外教習非常嚴格,必須經過重重考試,才能進入其中學習。另外,即使已經成爲御醫,甚至升爲院判、院使,除了皇帝特許,否則每六年都要經過一次大考。而這大考的目的就是依照成績,分別列出等級,最後決定去留。

太醫院中的官員升遷,一般是按照品級來進行的。例如,“院長”級別的院使出缺,那麼依照規定則由“副院長”級的左院判補上。左院判出缺,那麼就由同是“副院長”級的右院判替補。右院判出缺,由御醫升補。以此類推。

太醫院的醫生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伺候皇帝以及內廷,還有臨時和固定任務。有時候,還有奉旨臨時委派的任務。比如某個王爺,或者大臣、公主有病在身,則需要派人及時應診。而禮部、兵部會試和順天府鄉試,進場值班;刑部的監獄中的犯人治病,則屬於固定任務。這是絕不容許推脫的。

御醫作出診斷,就要下藥,而御藥房則成爲太醫院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機構。它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內廷中採辦、儲存、配製各種藥膏。御藥房分東西兩處。西藥房由太醫院的院使、院判和御醫、吏目分班輪流值守。東藥房歸御醫、吏目以及醫士值守。

因爲這些藥膏都要進入皇帝的口中,安全就顯得分外重要。凡是宮中傳喚太醫院中值班的醫生入宮看病,都由藥房太監帶領。診斷結束,必須與太監一同藥房合藥。並且將藥方和名字記錄封存。隨後還要開列出這個方子的藥性以及治療的方法,醫生、太監還要在年月日下署上名字,最後送到皇帝處批閱。最後登記入冊,由太監收好,已備查考。

煎製藥品,太醫院派員與太監要一起監視。煎制時,必須多煎一份,兩服合成一服。煎好後,分別倒入兩杯,一杯由主治醫生先嚐,再由院判、太監依次嘗過。另一杯才被允許皇帝服用。如果配製中,不依照原來的處方,或者沒有開列藥名、分量,甚而有錯漏的,一律按照“大不敬”論處。“大不敬”罪在古代“十條重罪”中的一條,是相當嚴重的指控,輕者梟首、棄市,重者腰斬、凌遲。所以,正是基於此,御藥房一向成爲內廷禁地,防範極爲嚴格,輕易不得私入。乾隆年間,調製藥物開始由太監負責,醫官纔不再繼續製藥。

到了清朝後期,太醫院管理日漸鬆弛,光緒末年,朝廷成立“新醫學館”,太醫院退出歷史的舞臺。不過,太醫院雖然消失,但是保障政治領袖的醫療體系卻依舊存在。不管東方或者西方,據說現在更加嚴密和繁雜了。

古代御醫都是在宮裏治病的 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第3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