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窮人劉邦是多少歲結婚的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樊噲

窮人劉邦是多少歲結婚的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樊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年,呂公爲了避仇帶着呂雉和妻子住到了沛縣,由於他跟縣令很要好,所以剛搬來就有不少人去他家拜訪。在會見賓客時,身爲主簿的蕭何表示按照賀禮錢的多少安排座位,一千錢一下的全部坐到堂下。

窮人劉邦是多少歲結婚的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樊噲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時任亭長的劉邦沒有錢也前去看看,還宣稱說出一萬賀禮錢,呂公一聽馬上來迎接,看到他氣質果然非凡,就連忙叫他入座。劉邦在不僅戲耍賓客,還自己坐到了堂上,呂公看他的面相貴不可言,就提議將女兒嫁與他。隨後劉邦就和呂雉結婚了,不過史上沒有明確記下他們結婚的時間,我們只能從其他方面推斷當時劉邦多少歲。

劉邦出生年份有公元前256年和公元前247年兩種說法,後者相對普遍。他的兒子劉盈是公元前210年出生的,那個時候劉邦差不多四十六歲或者三十七歲。如果劉盈上面的姐姐魯元公主比他大兩三歲,那麼她出生時劉邦差不多四十三四歲或者三十四五歲,照這麼算劉邦最遲應該是在四十二三歲或三十三四歲的樣子結婚,這也符合有些人說劉邦四十歲還沒娶妻的說法。

不過網上也有其他說法,支持劉邦三十五歲結婚的人也不在少數,這種觀點是從呂雉着手推斷的。根據古代女子十五歲左右出嫁的慣例,呂雉跟劉邦結婚時應在十五至二十歲之間,而劉邦比呂雉要大十五歲,那麼劉邦大概是三十至三十五歲結的婚。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噲

樊噲是劉邦建立漢朝的嫡系大功臣,在入關後勸阻劉邦勿留戀秦宮,在鴻門宴上以一番機智的言論進一步說服項羽,並保護劉邦逃走。樊噲對劉邦忠心耿耿,但是劉邦死之前依然不放心他,還下了殺令。

窮人劉邦是多少歲結婚的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樊噲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回來就病發了,得知盧綰造反的消息,就派樊噲去平叛。這時候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樊噲和呂后勾結,想等劉邦駕崩候殺了戚夫人母子。劉邦本來就討厭呂后干政,現在聽到這番話,人也已經病入膏肓,疑心更重,就改派陳平和周勃去斬了樊噲。陳平畏懼呂后,就只把樊噲綁回了京,劉邦已經駕崩,樊噲逃過一劫。劉邦之所以殺樊噲,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劉邦信任的盧綰被認定謀反,逃亡匈奴,令劉邦十分痛心。盧綰與劉邦同日出生,一同長大,兩家的關係也很好,劉邦覺得連盧綰都背叛了自己,那麼樊噲也不能相信了。

第二,韓信、英布等人接連被斬殺,劉邦部下中的將領沒有幾個了,而樊噲就是其中一個掌握兵權的人,萬一效仿那些異性王反叛,必然危及到漢朝,他要除掉所有威脅漢室江山的人。

第三,樊噲這個人心直口快,先前總是批評劉邦跟身邊的太監有不正當的關係。劉邦擔心將來樊噲會以清君側之名威脅到他的權力。

第四,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他們就是同一個陣營的人,而呂后的所作所爲讓劉邦很不滿,現在剛好有人舉報他們,身心受到重創的劉邦就相信了。

第五,當時的劉邦對戚夫人極爲恩寵,也很疼愛跟她生的兒子劉如意,甚至一度要改立劉如意爲太子。樊噲如果謀反,劉邦最愛的人就不保了。

歷史上真實的劉邦是怎麼樣的

劉邦作爲漢王朝的開國者,勵精圖治,鞏固朝權,注重與民休息,他所建立的基業對中華民族發展所作出的貢獻難以忽視,在政績上是爲偉大的明君。而關於劉邦的評價是主要有兩種說法,有的則是評價其爲富有遠見且有領導才能的能人;有的則是稱其爲“流氓皇帝”。  

窮人劉邦是多少歲結婚的 漢高祖爲什麼要殺樊噲 第3張

劉邦模擬畫像

劉邦被稱爲是“流氓皇帝”是有原因的,但綜合觀其能力來說,功大於過。首先劉邦是從農民出生,家境貧寒,據說不喜農耕,常偷懶結交當地地痞,好玩且遊手好閒。雖是如此,當時的劉邦年少不更事,好玩乃是常事,並不能因此論定其爲“流氓”。

劉邦十分好酒色,身爲農民子弟,初見衆美人,難掩好色之心,但劉邦卻能聽從部下建議“以大局爲重”。劉邦稱帝后,常在後宮與妃子們把酒言歡,且對於後宮美色過人的宮女也會納爲己懷,但卻沒有因此耽誤何事。

且說劉邦爲人狂傲,輕視儒生,想必劉邦輕視的是那些虛有其表的儒生,對於人才他還是很重視的,在他手下便有張良、蕭何等人心甘情願爲其賣命。只是在劉邦繼位後,爲穩固帝位,將那些異性諸侯均以各種理由除去,雖有“鳥盡弓藏”之說,但卻也是爲了集權不得不做出割捨。

而劉邦的政績是有史可見,他雖是貧寒百姓出生,但卻擁有偉大的抱負,也正因爲他這樣的出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百姓的心聲,故能制定出爲民服務的政策,而且劉邦開始對外和親的策略更是很好的使長期遭受戰爭之苦的百姓們能得到休養。

劉邦建立的漢王朝,在政治、文化等上形成的影響頗深,就如我們現在說的是漢語,使用的是漢字,被稱爲漢人說明劉邦對這樣的中華文明形成的作用是不可泯滅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