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七日,右路軍統帥福全在吐力根河安營紮寨,營盤四十座,連營六十里,首尾聯絡,巍巍壯觀。噶爾丹親率勁騎2萬餘名,尾隨常寧深入到烏蘭布通,在山腳下安營,佈下“駝城”,指揮大帳設在烏蘭布統峯頂。

“駝城”,就是將數千峯駱駝縛足臥地,背上加箱垛,上邊蒙上溼氈,環形排列,形成臨時城池,擺開陣勢,誓與清軍決戰到底。

駝城戰術,脫胎於歐洲名將揚·傑士卡發明的車堡戰術,曾經被匈牙利、神羅、土耳其等歐洲強國效仿,威力絕倫。只不過這麼遠傳了過來,無論是配置還是熟練度都沒法和正牌的車堡相比,這個山寨貨實在要打個大大的折扣。

火力方面,清軍擁有鐵心火炮和子母炮。然而噶爾丹軍結陣嚴密,還有密林掩護,沼澤地阻攔,士兵們隱藏在“駝城”之內用沙俄支援的滑膛槍和弓箭據守。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福全所帶軍隊都是精銳,又沒見識過駝城,且自認有火炮優勢,於是派國舅佟國綱側翼迂迴,準備來個炮打隔山,將噶爾丹佈置的駝城炸個稀爛。

然而事實證明,迂迴、側擊這戰術說起來簡單,真操作起來還是要水平。康熙大帝這位皇兄福全安排倉促,清軍陣形毫無章法,擡着大炮,向準噶爾軍仰攻。

噶爾丹流暢地把預備隊騎兵調出來,刺斜裏從坡上衝擊下去,福全的士兵登時兵敗如山倒。

噶爾丹的騎兵不只是弓騎和刀騎,也有拿着火繩槍的火槍騎兵,看準國舅佟國綱,一槍擊中,瞬時斃命。清軍一片混亂,倉皇撤退,死傷無數。

福全無計可施,又搞了幾波正面騎兵衝鋒,前鋒參領格斯泰直入敵營,被準噶爾軍圍起來殺死。

清軍的火槍還停留在明朝末年的水平,實在不是引進了沙俄火器的準噶爾軍對手。但是火槍火炮的數量上都有巨大優勢,所以乾脆不再出擊,就在下邊和準噶爾軍對射。時間久了,噶爾丹部彈藥告罄。

清軍還有彈藥,現在準噶爾軍如果從坡上衝下去,會成爲清軍槍炮的活靶子,實在不划算。加上常寧的右路軍就要趕到,噶爾丹豈能不知?時間拖久了,必然被包餃子。

所以噶爾丹就派了幾個和尚去福全營中,假意求和。福全答應求和,準備等常寧趕到再翻臉夾擊。

但這位皇兄顯然是把噶爾丹當成了蠢人,噶爾丹並不是蠢人,穩住福全之後,收拾兵馬輜重連夜跑路了。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第2張

此戰清軍死得比準軍多很多,而且國舅佟國綱等將官都被擊斃,康熙大帝大怒,但噶爾丹畢竟跑路,康熙對外宣佈勝利。

噶爾丹回撤的路上不幸爆發了瘟疫,損失了幾千人,比被清軍打死的還多。但這不是最糟糕的。趁着他不在,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引兵偷襲科布多,把噶爾丹的老巢給涮洗了一波。噶爾丹決定孤注一擲,與清軍進行最後的決戰:昭莫多之戰。

後續

三十四年五月,噶爾丹又以騎兵三萬(並揚言借俄羅斯鳥槍兵六萬),由科布多東犯克魯倫河以北巴顏烏蘭。

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發兵十萬,分東、西、中三路出擊。五月十三日費揚古統帥之西路清軍在昭莫多(今蒙古烏蘭巴托)與噶爾丹主力軍隊遭遇,激戰竟日,清軍猛攻敵軍陣後,另遣騎兵進攻側翼,噶爾丹軍陣大亂,清軍追擊三十餘里,殲敵數千。

噶爾丹率殘部倉惶西逃。次年春,康熙帝親赴寧夏,命費揚古、馬思哈兩路出兵,進剿噶爾丹殘部。同年三月,噶爾丹在科布多阿察阿穆塔臺暴病而亡。繼噶爾丹成爲準噶爾部首領的策妄阿拉布坦,在勢力強大後,也曾幾次擾亂邊疆地區安寧。五十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大策零敦多布率兵六千進犯西藏。次年十一月攻佔喇薩(Lhasa﹐今西藏拉薩),殺拉藏汗,造成西藏地方動亂。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第3張

五十七年十月,康熙帝爲維持西藏的安寧,決定進兵西藏。五十九年一月延信率軍自青海庫庫爾塞出發,二月噶爾弼自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出發。爲配合兩路大軍進藏,傅爾丹﹑富寧安分別由新疆阿爾泰和巴爾庫爾(今巴里坤)兩路進擊,允爲撫遠大將軍節制全軍。清軍八月進入喇薩,控制西藏政局,大策零敦多布率殘部逃回伊犁。

雍正朝對準噶爾貴族進行了兩次戰爭。雍正五年(1727)噶爾丹策零繼策妄阿拉布坦爲準噶爾首領後,即遣使清廷要求派人入藏熬茶(向喇嘛寺廟發放佈施),清政府鑑於藏地政局不穩,未允其請,並令噶爾丹策零將羅卜藏丹津送回(見羅卜藏丹津叛亂)。一年之後,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決意出兵準部。八年,噶爾丹策零押送羅卜藏丹津的隊伍行至中途,探知清軍西進來討,便返回伊犁。入冬,噶爾丹策零偷襲清軍西路軍營。九年六月發生和通泊之戰,噶爾丹策零大敗清軍,他因此躊躇滿志,屢次挑釁。十年六月,噶爾丹策零又派小策零敦多布率兵三萬,進掠克魯倫地區,與將軍塔岱及喀爾喀親王額駙策棱所率清軍相遇,雙方在額爾德尼昭(光顯寺)激戰,準噶爾軍隊中伏被圍,僅噶爾丹策零、小策零敦多布率殘部突圍。

烏蘭布通之戰過程簡介 烏蘭布通之戰的意義是什麼 第4張

乾隆朝,清政府爲完成對西北邊疆地區統一,曾兩次出兵準噶爾部﹑進軍伊犁。乾隆十年(1745)噶爾丹策零死,上層貴族爲爭奪汗位發生內訌。十七年達瓦齊在阿睦爾撒納支持下奪取了準噶爾部統治權,不久兩人又發生火併。十九年阿睦爾撒納兵敗,率部兩萬投清。清政府決定進軍伊犁。二十年二月,清軍分南﹑北兩路出兵。北路以班第爲主將、阿睦爾撒納爲副將,由馬裏雅蘇臺出阿爾泰山;南路以永常爲主將﹑薩賴爾爲副將,由巴里坤出發,五月兩軍會師博羅塔拉河,繼續向伊犁挺進。達瓦齊退守格登山(今新疆昭蘇縣松柏邊卡),遭清軍夜襲,達瓦齊越天山奔南疆,在烏什爲回部霍吉斯擒獲,押交清廷。八月,阿睦爾撒納欲爲厄魯特蒙古四部總汗而未得逞,遂發動叛亂。清政府於二十一年二月出兵進剿,三月佔領伊犁,阿睦爾撒納逃入哈薩克阿布賚牧地。不久他又在博爾塔拉會盟準噶爾諸臺吉,重燃戰火,並派出以宰桑(貴族稱號。僅用於非成吉思汗家族出身者)達瓦爲首的使團去俄國求援。二十二年二月清廷派定邊將軍成袞扎布﹑定邊右副將軍兆惠率兵分兩路再次進軍伊犁。七月﹐阿睦爾撒納兵敗逃入俄境,不久死於痘疫。

清政府通過上述戰爭,打擊了準噶爾貴族上層的割據勢力,統一了西北邊疆,有力地抵制了俄國勢力的擴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