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清朝時期如果窮人和富人打起官司來 誰贏的機率大呢

清朝時期如果窮人和富人打起官司來 誰贏的機率大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清宮影視劇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畫面,百姓擊鼓鳴冤,請求官員重新審判自己的案件,更有極端者事先打聽好皇帝出遊的路線,在皇帝出宮私訪時攔截皇帝的攆轎,將自己的冤情上報給皇帝,請求皇帝爲自己做主,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呢?

這還要從清朝的規矩說起,清朝是建立在明朝之後的朝代,清初時,清朝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但是並不完善,隨着清朝的穩定發展,清朝在明朝法律的基礎上,對其深化改革,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法律體系,被大家熟知的《大清律令》就相當於現在我國《憲法》的地位,《大清律令》規定了大體內容,一些小律令是它的延伸,將其細化。

清朝時期如果窮人和富人打起官司來 誰贏的機率大呢

清朝是我國進入現代史以來的最後一個朝代,在處理人事糾紛的問題上,清朝設立了衙門,雙方的事情不能私了時,就會上報給衙門,請官員爲自己做主,熟稱打官司,那麼在清朝,窮人和富人之間打官司,誰贏的機率大呢?一位外國人說出了答案

人和則國和,只有百姓穩定,國家才能穩定。人是羣居動物,時間長了難免會發生糾紛,清朝皇帝爲了保正事情的公正,設立了層層組織,小的事情,會交由當地的政府來處理,比如牲畜問題,田地問題;涉及範圍較廣、與性命相關的事情,會交由上級部門來處理。

皇帝認爲,經過這樣的一套程序下來,必定會將百姓的瑣事穩妥解決,但是這些都只是理想狀態下的結果,皇帝似乎未將人性考慮在問題之中,平常百姓之間的糾紛,清朝的法律或許能給予一些幫助,但是若發生糾紛雙方的本身存在不公平性,就很難保證案件的結果。

清朝時期如果窮人和富人打起官司來 誰贏的機率大呢 第2張

比如窮人和富人,兩者有較大的經濟實力差距,當富人犯罪時,富人爲了避免牢獄之災,會利用自己的人脈以及錢財使事情朝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進行,富人暗地裏將錢塞給審判人,暗示審判人偏袒自己,金錢代表了榮華富貴,代表無盡的享樂,是很多人的一輩子的追求。

所以當人類面對鉅額的財富時,很少有人會保持自己的本性,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舉動。這種行爲在古代被稱爲打點關係,在現代則被稱爲賄賂,這種行爲更是在一位英國人的筆記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隨着社會的發展,清朝時期涌入了大量的外國人,其中英國的殖民者居多,人們將這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統稱爲洋人,洋人被中國華麗的服飾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所吸引,大批量的外國人來華造訪學習經驗。

清朝時期如果窮人和富人打起官司來 誰贏的機率大呢 第3張

在一位英國人的筆記中,曾經對清朝時期潛移默化形成的一種不成文的規定作出評價,筆記中寫道:“在中國,人們爲了辦事便捷,常常會選用上禮的方式,辦事者將錢財或是一些名貴的字畫暗地裏送給執行者,稱爲上禮。”

收了賄賂的官員自然傾向着富人,對窮人的說辭置之不理,造成了大量的冤案錯案,這種行爲在清朝末期尤甚,當窮人的存在阻礙了富人的利益時,富人甚至會虛構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聯合官員將地位低下的百姓關押進監獄,一關就是數十年。

這也是造成清朝末期犯人衆多,監獄爆滿現象的主要原因,民間百姓苦不堪言,而處於廟堂之高的皇帝,竟毫不知情,生活在官員爲自己編造的太平盛世的假象下沾沾自喜,這爲大清的滅亡結局埋下了伏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