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千古以來,有一句古話叫“忠孝難兩全”,多指那些爲了國家,卻忽略小家的偉大人物。釋義雖簡單明瞭,但一直以來,我都未能真正理解其中意義,直到讀到關於孫中山先生與其妻盧慕貞、女兒孫婉的故事後,我才淺薄地體會到幾分,其中交錯的家國情懷,以及各人所承受的委屈、愧疚、實在難以言喻。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家庭主婦盧慕貞

1884年,盧慕貞與孫中山各自奉命成婚。結婚當天,大伯孫眉特意送了盧慕貞一條金項鍊和兩個鑲有寶石的金戒指,分量之重,足以看出盧慕貞在家庭中的地位。但出於自身的思想文化與丈夫格格不入,所以在孫中山眼裏,她並不是可以志同道合的仕途伴侶,但作爲家庭主婦來說,她絕對是一位溫柔體貼的賢妻良母。

盧慕貞有着所有舊式女性身上的賢惠品質,上到孝敬公婆,下到操持家務,她無一不盡心盡力,就連日後孩子身上的衣着穿戴,都是她心靈手巧裁剪縫製的。

結婚七年後,盧慕貞給孫中山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孫科,彼時孫中山在外漂泊奔波,直到一個月後兒子滿月,他才特地趕回來辦滿月酒。期間一家人其樂融融,這一小段日子,應該是盧慕貞一生人較爲幸福快樂的時光。

1888年春,孫父病重,身在鄉外的孫中山抽空返鄉探望,期間親眼看見夫人盧慕貞在父親病榻前沒日沒夜的照顧,親奉湯藥,甚爲感動。不久後父親去世,孫中山只在家裏稍作停留,隨後又馬不停蹄地奔赴革命,每每留下盧慕貞一人替他承擔了家庭的責任。

因爲嫁給了一個非凡的男人,盧慕貞的婚姻生活也註定與丈夫聚少離多,甚至受到一定的牽連。

成爲第一夫人

1895年,孫中山在廣州起義失敗,清政府出資全力通緝。孫中山還未來得及向家裏的妻兒告別就被迫逃亡海外,隨後盧慕貞受到株連,她急忙帶着4歲的孫科、1歲的孫娫、婆母楊氏和嫂子譚氏一行人匆忙取道香港,投奔檀香山大伯孫眉處。後來由於孫眉不惜一切代價資助弟弟革命,導致家業破產,盧慕貞又再次奔波,帶着兩個女兒回到香港,只留兒子孫科在檀香山求學。家裏諸多變故,孫中山卻自顧不暇,甚至婆母楊氏在香港逝世,也是由盧慕貞送終發喪。

時隔多年後,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被推舉爲大總統,人們尊稱他爲“國父”,盧慕貞自當也風光無限的成爲了“國母”。在攜子女前往南京與丈夫團聚的路上,她作爲一位舊式女性,所享受的榮耀捧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13年,盧慕貞追隨孫中山到日本出訪的時候,日本的《大阪每日新聞》更是專門發表了篇關於盧慕貞到訪的文章——《孫逸仙夫人來訪》。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第2張

生活的孤苦辛勞似乎在這一刻熬出了頭,並不是因爲成爲了國母,而是因爲丈夫終於可以停下腳步歇一歇和家人團聚。她的心願很簡單,簡單到從骨子裏只希望留在丈夫身邊相夫教子,所謂國母的名頭,於她而言簡直張冠李戴。於孫中山而言也一樣,“國母”應該屬於一位讀得懂政治,讀得懂自己爲國爲民之雄心壯志的人,所以,盧慕貞終究只能成爲孫家的一位親人,而不能一直成爲孫中山的妻子。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

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相愛,不論從精神上,亦或是革命事業上,宋慶齡都是一位絕佳的得力伴侶,但是出於倆人都信奉基督教,所以孫中山不能娶兩位妻子,而宋慶齡也無法接受做小。無可奈何之下,孫中山向結婚已經三十年的原配夫人盧慕貞提出了離婚,同時內疚地向她開出了三個條件:

一、你永遠是孫家的人;

二、孫科永遠是你的兒子;

三、回鄉後皈依基督教。

盧慕貞雖不懂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但一直以來都恪盡職守做好一位賢妻良母,在孫中山最困難時期,甚至大度地鼓勵他納妾,好有一個人在身邊照顧他,但是她終究沒想到,最後出局的是自己。她一度陷入了疑惑,“何必非要離婚呢,可以納妾的啊。”可後來她又想,“我總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就如她時常抱怨自己的不足一樣,

“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

“纏腳行動又不便”

“幫不上先生什麼忙”

最後,她決定了——“願先生與我各尋良人”。

盧慕貞同意離婚,她在給孫中山的回信中寫了一個“可”字,隨後於1915年9月赴日本,辦理了相關手續。別過之後,爲消除輿論對孫中山的質疑,盧慕貞少有地拋頭露面,站出來爲孫中山說話:孫先生爲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爲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和宋慶齡舉行婚禮,從此民國的風雲歷史多了一對佳人。

離婚之後,孫家依然認盧慕貞是自家人,同時孫中山也沒有忘記這位爲家庭生兒育女,付出了三十餘年的大恩人。他不時就會送錢回鄉,又派人回去看望,只要來信告知經濟上有需要,孫中山都會答應要求。而且在護法戰爭期間,孫中山即使日理萬機,也未忘寫信關心盧慕貞的生活情況,後來又於1917年、1923年間兩次在澳門、廣州兩地看望盧慕貞。

兩人之間雖沒有愛情,但卻在平凡的點滴中不斷涌出親情。相比同時代那些大文豪的原配妻子,一輩子都被丈夫厭惡朱安,又如更甚之的郭沫若,幾十年忘記給鄉下未離婚卻一直侍奉雙親的原配寄生活費,那麼盧慕貞也算得到了尊重,同時孫中山亦有情有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盧慕貞悲痛萬分,她請人代筆讚譽孫中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

曾經盧慕貞說過,“願先生與我各尋良人”,但其實離開先生後,盧慕貞終生未嫁,一直一個人活到了85歲,最後在澳門與世長辭。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第3張

自古以來,不論是偉人還是聖人,都無法釐清個人的感情關係,加之孫中山先生肩負着國家使命,與宋慶齡的結合是時勢所需要,並不是普通人所能凌駕於道德問題上隨意質疑的,反而盧慕貞對孫中山的最後評價,已經昭示了當事人內心的真實感受。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廷駐英公使囚禁,剛剛經歷了九死一生,獲釋後不久就迎來了喜訊,女兒孫婉在自己而立之年的生日出世了,那麼看來,這對父女上輩子一定是一對緣分不淺的情人。

但只可惜,上輩子修來的緣分,卻在這輩子因爲諸多的無可奈何,成爲了恩恩怨怨。

孫中山一生爲革命奔波,對家庭一直缺失甚多,孫婉到了12歲,也才僅僅見過父親兩次。

雖然極少團聚,但孫中山從未有過一刻不惦記着家裏的孩子,即使在流亡途中依然給女兒寫信,信中向孩子們索要照片,以慰思念之苦。

這樣的愛是最不易的,也是最彌足珍貴的,但同樣,也是最易碎的。

1914年,在外國留學的孫婉與王伯秋私定終身,男女婚事,自由戀愛,這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孫中山卻橫插一手,原因是得知女兒結婚之後,他發現王伯秋早在15歲時就已經在老家與一個名叫李澄湘的女子結婚。這與自己提出並堅決抵制一夫多妻的新政衝突,所以孫中山無法接受女兒給別人當二房的事實,於是電報催促孫婉,“新政與新婚必是有衝突的,尤其做小一事,婉兒應該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國,把事情辦理妥當。”

在孫中山的阻攔下,王伯秋不抵壓力,帶着與孫婉所生下的一雙兒女離開了。孫婉的初戀婚姻就這樣被父親一手粉碎,在她的印象裏,父親是個冷冰冰的“偉大人物”,“是屬於國家的卻不是屬於我的,甚至連我的婚姻也要橫加阻攔”。

自此之後,孫婉對父親有了怨恨,就連1921年與留美法學博士戴恩賽大婚也拒絕了父親出席自己的婚禮。後來孫中山寫信寄去了4000元,但孫婉連信都沒回,錢也直接轉交給了母親,發誓不動用父親一分錢。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第4張

1925年2月,孫中山病危,在公事上作了最後囑託後,他吩咐宋慶齡把一張自己的照片寄給了不肯來見自己最後一面的女兒。

孫婉對父親的怨恨一直未隨着歲月的沖洗或者父親的離世而完全消弭,直到1969年,已經73歲高齡她在和女兒聊天時,依舊對與王伯秋離婚一事有怨氣,“當年,我對你外祖父是有意見的。”

1979年6月10日,孫婉在澳門去世,多年之後,孫婉的乾女兒在2010年的11月將一張養母留給她的照片交還給了中國政府,並稱“這是孫婉女士對她父親的懺悔”。

這張照片便是孫中山先生最後彌留人世之際叮囑寄給女兒的照片,原來,女兒一直保存了85年。

夫妻三十年後丈夫提出離婚離婚,她一生不嫁活到85歲 第5張

如今的社會,在家庭關係上其實大有盧慕貞、孫中山、孫婉三人的縮影。仍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家庭主婦,她們不是男人事業上的好幫手,卻是整個家庭的後盾。孫中山尚且在百忙之中給妻子寫信,而她們卻連丈夫的認同都得不到。那些留守在家鄉的孩子,未曾得到過太多父親的關愛,卻因隔閡,受到了來自父親的傷害。同樣,爲了養家餬口而背井別鄉的男人,雖不如孫中山偉大,但也是爲家庭撲心撲命,卻難以得到子女的包容諒解。

這一切的一切,都唯有在歲月的懊悔中得到釋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