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看重“風水氣運”這件事。他們很在意犯“忌諱”,以至於,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忌諱”。不說別的,就單說名字的讀音和寓意,若是犯了忌諱,那對很多人來說這些都是頭等大事。

在明朝,一個人改名換姓的事情時有發生,有的人則因爲自己的名字和皇室成員的名字有着相同的讀音而改掉自己的名字,也有人則是爲了不讓別人認出自己而更改了名字;還有就是皇帝給其他人改名換姓;最後,也有爲了給自己轉運而更改姓名的人,並且,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徐輝祖一三六八年出生於濠州的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是明朝的開國大將徐達,身高八尺有餘,英俊瀟灑又頗有才氣。因爲,自己的家族是世襲侯爵,他一出生就是衆星捧月養尊處優的主,家族又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給他取名爲“允恭”。

但是,在他九歲那年,朱元璋的嫡長孫出世,皇帝欣喜異常,給他取名爲“朱允炆”。“允恭”中有一個“允”字和皇長孫名字中的“允”字相同。朱元璋本就性情暴烈,睚眥必報,爲了避免後來不必要的麻煩,徐達則認爲:

自家很有必要和皇室有個區分,於是,就把兒子的名字改成了徐祖輝。

在朱棣上位之後,他排除異己,血洗朝野,但是,作爲朱允炆的支持者,徐祖輝卻逃過死劫,只是被囚禁在了自家的府中,革去了爵位俸祿而已。那麼,疑心很重的朱棣爲何不殺了徐祖輝?其實,這是因爲徐祖輝的姐姐是朱棣的皇后,所以,看在是小舅子的份上,纔沒有殺他。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2張

徐有貞本名叫徐珵,一四零七年出生,在二十六歲那年考上進士,從此入仕。他身材矮小,精於算計,對於各種學問都頗有研究,雖然精明幹練,但是喜好功名利祿。因爲西南地區連年用兵,徐珵對此十分憂慮,所以,他對皇帝提出了有關於用兵的五條建議受到了皇帝的褒獎。

一四四九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結果,在河北一帶兵敗被俘,明軍二十萬人馬全軍覆沒。太后急忙召集羣臣商討對策,徐珵極度厭惡戰爭,想讓明朝退讓以求一時和平。當即,他就以星象有變爲理由,向太后建議遷都南京,以避戰爭。

但是,這個懦弱的建議卻遭到了羣臣的強烈反對,大臣于謙更是對他破口大罵:“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應該被斬首。”其他大臣也紛紛咒罵他,徐珵頗爲沮喪,不敢再言語。之後,新皇明代宗朱祁鈺登基,在於謙等人努力下一舉擊潰了瓦剌聯軍,於是,南遷一事更成了大家的笑柄。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3張

徐珵向來追求功名利祿,卻因爲南遷的建議遲遲等不到升遷。原來,別人向皇帝推薦徐珵的時候,新皇卻不以爲爲然,並且,說道“這個就是建議南遷的徐珵嗎?”徐珵不知爲何新皇厭惡自己,還以爲是于謙從中作梗而心生怨恨。

後來,當他知道事情原委之後,就將自己的名字徐珵改成了徐有貞,這才躲過了別人的追罵。畢竟,當時他的官職低,人們只認名字不認人。最後,明英宗朱祁鎮復辟,他更是一路高升,期間,他讒殺于謙、王文,又與石亨、曹吉祥爭權,一度權傾朝野。

結果,他卻被構陷罪名,貶爲廣東參政,後又流徙金齒,始終未能得到起復。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4張

朱元璋一個草莽皇帝的上位史可謂是十分精彩,他歷經千辛萬苦纔打下的政權,自己當上了皇帝,所有,就有了一點“小人得志”的心理。他爲了將自己與百姓做一個區別,從名字上就不能有半點鬆懈。全國上下的名字裏和皇帝的名字裏有同音的人,統統都要改名字。

但是,普天之下不止朱元璋一個人姓朱吧,總不能讓別人把祖宗的姓都改了呀。所以,朱元璋特地制定了一條法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如果是不小心冒犯了我的名字,那就杖責八十;如果是故意的,就杖責一百;如果只是一個字同音,那就沒有罪。”

但是,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名字裏的“朱”和“豬”同音,老百姓總不可能不吃肉吧,那麼,街上小販要“殺豬”或者“吃豬肉”怎麼辦呢?總不可能因爲皇帝的姓氏而不吃豬肉了吧。其實,朱元璋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特意將豬改名爲“豕”或“彘”。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5張

別人都是爲了避諱而給自己改名,這個吳情卻是爲了給自己轉運而改名,但卻沒有想到,改了名字之後竟變得更加的倒黴。

他原名汝威,一五零四年在無錫出生,性格溫和,飽讀詩書。十九歲考上秀才,二十七歲中了舉人,但是,在接下來九年的三次考試中,都是名落孫山。所以,汝威爲了給自己轉運,希望老天給自己一些情面,讓自己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能夠順利通過,所以,給自己改名爲:吳情。

結果,在一五四四年的時候真讓他考上了狀元,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那個帶給他好運的名字,也讓他倒黴透頂。皇帝看到他的名字時,嘴裏唸叨“吳情吳情,可不就是無情,大明不能有個無情的狀元”。說罷,就因爲一個字的諧音,就把他的狀元桂冠給摘了,降成了探花

古人爲什麼總是在改名換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6張

後來,他當了南京的鄉試主考官,這年中舉的無錫人居然有十三名之多。其他地方的考生紛紛表達不滿,這分明是給同鄉的人開後門,人們還說:“說道無情也有情,江南連中十三名。”後來,還是吏部爲其奏白冤情,嘉靖帝答應不處罰,但即便如此吳情還是被氣病了。

後來,吳情辭官回家,過上了悠閒自在的日子,在家裏開辦了學堂,把自己掙的錢一大部分捐給當地的農民,剩下的補貼那些家鄉進京趕考的考生的路費。他死後,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埋在了學堂後面的雞籠山上,之後,這座山改名爲“探花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