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代好婆婆定姜:兒子死後支持兒媳婦再嫁

古代好婆婆定姜:兒子死後支持兒媳婦再嫁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婆媳矛盾絕對是第一大家庭矛盾,古往今來一直皆是。到底是婆婆厲害還是媳婦更生猛,如今這個社會已很難辨出個結果。但是在古代,婆婆是絕對的常勝將軍,佔據着絕對的主導地位,最讓人熟知的例子便是宋朝詩人陸游和他的第一位妻子唐婉。明明是一對神仙眷侶,但陸游的母親就是看不慣兒媳婦唐婉,硬是活生生將相愛的兩個人拆散開來,導演了一場愛情悲劇,叫人唏噓到如今。

在古代,一個女子的婚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於夫君,而是取決於婆婆。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新嫁娘詞》雲:“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雖然這首詩作者寫它的初衷並非實指新嫁娘,而是爲了自己的仕途投石問路,但從中,古代婆媳關係也可見一斑。一個初作人婦的女子,嫁到婆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旅遊度蜜月,不是曬恩愛,而是想辦法討婆婆歡心,以求得以後能與夫君過上安心的日子。可憐,可嘆也!

中國幾千年的父權制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加之孝文化的深入,使得作爲晚輩的兒媳婦自然是一個家庭中的“弱勢地位”。而像陸游母親這樣的婆婆大有人在,但是還是那句話,凡事皆有特例,好婆婆也是有的,比如今天的主人翁定姜。

古代好婆婆定姜:兒子死後支持兒媳婦再嫁

定姜是春秋時期衛國衛定公的夫人,我查過一些史書,在《左傳》和《列女傳》中有關她的記載,讓我產生興趣的便是《列女傳》中劉向老前輩對她的描述。

說的是定妻的兒子找了個老婆,可惜她兒子命薄,還沒等到老婆生孩子便自己先去閻王那報道了。三年服喪期滿之後,定姜居然親自把兒媳婦嫁人,讓其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並親自將兒媳婦送到城外,婆媳二人上演了一曲感人肺腑的送別戲。

由此可見,定姜應該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好婆婆,相信她兒媳婦在她家也沒經歷過婆媳矛盾的困擾。這件事不是劉向寫定姜的主題,定姜也並非就憑這件事上了劉向《列女傳》的母儀篇。

能夠登上《列女傳》母儀篇的女子可不簡單,必定是各方面品德端正堪稱典範的女子,僅僅是嫁兒媳婦之種小事顯然是不夠的,主要是表現在其對國家的貢獻,她是一位有遠識,顧全大局又賢德的女子。

古代好婆婆定姜:兒子死後支持兒媳婦再嫁 第2張

定姜的老公衛定公討厭當時衛國的卿大夫孫林父,使得孫林父逃到晉國請求庇護,後來晉國又解除了對戚邑的保護,讓使臣到衛國請求讓孫林父回國。衛定公先是不肯,但定姜相勸說:“不能這樣的,孫林父是先君宗卿的後代,大國又出面相求,你不答應,勢必會引起麻煩,甚至會導致亡國。還是忍忍吧,以國家爲重。”衛定公聽從了老婆的意見,這才同意讓孫林父回到衛國。

後來衛定公去世了,立了姬妾敬姒的兒子衎繼位,是爲衛獻公。在衛定公的喪期間,衛獻公表現非常不好,一點悲傷的意思都沒有,這在古代可是大逆不道之事,也可窺得其人品質不咋的。定姜見到很難過,嘆氣說將來衛獻公不會是位明君,很可能衛國會亡在他的手裏。起先,定姜是主張讓敬姒的另一個兒子鱄繼位的,因爲鱄比他哥哥賢明得多,可惜定姜的意見沒有得到重視。

古代好婆婆定姜:兒子死後支持兒媳婦再嫁 第3張

果然如定姜所料,衛獻公因暴虐不得人心,被逐出衛國12年。在此期間曾向宗廟申訴自己無罪,但定姜不認同,並用事實細數衛獻公的過失,最後還是在鱄的努力下才得以回國復位。

定姜的賢德不僅體現在家事及宮廷政治鬥爭之中,還體現在軍事之上,在她的分析及指導下,衛國軍隊成功擊敗了鄭國的入侵,將鄭國軍隊趕出了衛國,並俘虜了其主帥皇耳。

由於史料缺失,不能細數定姜的賢德之舉,但相信這幾件事僅僅是她生涯中的幾個代表。即便這樣,我們還是能得知定姜是一位很識大體,有遠識,又有魄力的賢德女子,她的形象是正面而完美的,比起那些淫亂奢靡的後宮女子而言,定姜簡直是一股別樣的清流,直沁人心。

最後摘錄劉向《列女傳》中的話來以示敬仰, “衛姑定姜,送婦作詩,恩愛慈惠,泣而望之。數諫獻公,得其罪尤。聰明遠識,麗於文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