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辛棄疾詩詞名句賞析: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

辛棄疾詩詞名句賞析: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辛棄疾的《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一起來看看吧!

辛棄疾詩詞名句賞析: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

亭上秋風,記去年嫋嫋,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餘。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註釋】

[1]嫋嫋:微風吹拂。

[2]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後因稱中國的疆城爲禹跡。

[3]蓴鱸:詠思鄉之情、歸隱之志。

辛棄疾詩詞名句賞析: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 第2張

【賞析】

這首詞寫於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棄疾時年六十四歲,在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任上。張鎡在和這首詞的小序裏說:“稼軒帥浙東,作秋風亭成,以長短句寄餘。”得知這首詞是寫給張鎡的。浙江東路包括當時南宋的京都臨安(今杭州)在內,北靠長江,東臨大海,地勢重要。南宋王朝委任他爲這一地區行政大員,說明南宋對辛棄疾的重任,也使他很感意外。雖然他這時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但他卻一如既往,想爲抗金大業作一些事情。但到任不久,可能對朝廷的黑暗腐敗更有所瞭解,後悔這次不該出山,因此,作者登亭觀雨,有感而賦此詞。詞雖說是觀雨,但全詞不見一個雨字,這說明這首詞不是爲觀雨而作。詞的上片寫作者登上秋風亭,舉目遠望“山河雖異,風景非殊。”紹興與鉛山的山河形狀雖然不同,但卻都是一片笙歌宴樂的太平景象。“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這是以自己親身遭遇,對南宋小朝廷使用人材的反動措施的揭露。下片作者因《秋風辭》而想到漢武帝致力於北方,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現今只是“木落江冷,眇眇愁餘。”作者再生退隱的思想,借“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蒪鱸。’”最後“誰念我”挑燈讀書,隱晦透露了作者的淒涼之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