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yōng jū)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原文是什麼內容?

陳希夷二十四節氣導引坐功圖勢

霜降九月中坐功圖

運主陽明五氣

時配足太陽膀胱寒水

坐功:每日醜、寅時,平坐,舒展雙手,握兩足。隨意用膝間力,縱而復收三十五次,再叩齒、吞津。

治病:風溼痹入腰足,髀不可曲,結痛,裂病,項背腰尻陰股膝髀痛,臍腹腫,肌肉萎縮,下腫,便膿血,小腹脹痛欲小便不得,藏毒,筋寒足氣,久痔脫肛。

【腫瘍】

甘草:行污濁之血,消五發之疽,消腫導毒。一切發背癰疽,用末和大麥粉,湯和熱敷,未成者內消,已成者即潰。仍以水炙一兩,水浸一夜,服之。或以黑鉛汁淬酒服。或取汁熬膏。陰囊癰,水炙煎服,二十日即消。忍冬:癰疽,不問發背、發頤、發眉、發腦、髮乳諸處,搗葉入少酒塗四圍,內以五兩,同甘草節一兩,水煎,入酒再煎,分三服。秦艽:發背初起,同牛乳煎服,取利。山慈姑:同蒼耳擂酒服,取汗。羌活:散癰腫敗血,入太陽經。地榆:諸瘡痛加之。黃芩:癢者加之。黃連:諸瘡痛癢,皆屬心火。龍膽:癰腫口乾。紫草:活血利腸。當歸、芍藥、芎藭:和血止痛。三棱:消堅硬。黃葵花:腫痛及惡瘡膿水,爲瘡家聖藥。鹽收經年用,龍妙。胡黃連同穿山甲貼。芭蕉同生姜貼。三七、蒺藜苗熬膏。苦蔘、土瓜根、獨用將軍、石蒜、牡丹皮、大青、草烏頭、小青、鬼臼根、蘿摩葉、射干醋調。羊蹄根醋磨。藥翡、石菖蒲、芫花膠和。豌豆並主一應癰腫初起。綠豆粉一應癰疽初起,噁心,同乳香、甘草服,以護心。胡麻油大毒發背,以一斤煎沸,入醋二碗,分五次服,毒不內攻。入蔥煎黑,熱塗,自消。翻白草擂酒服。茄子硝石收成膏,酒服,治發背惡瘡。磨醋,塗腫毒。生合熱毒。豆豉作餅灸。大蒜灸一切腫毒陰毒。苦瓠切片,灸囊癰。蔥白米粉炒黑,醋調塗。赤小豆同雞子白,塗一切癰疽。野葡萄根曬研,水調。茱萸醋和,並塗一切癰腫。橡子醋磨,塗石癰。胡桃背癰骨疽未成者,同槐花末,熱酒服之。油者,塗諸腫。烏藥行氣止痛。孕中有癰,同牛皮膠煎服。槐花癰疽發背初起,炒衝酒服,取汗即愈。黃檗諸瘡痛不可忍者,加之。和雞子白塗。同川烏頭末敷之。柞木葉同荷蒂、甘草節、萱草、地榆煎服,癰疽即消,膿血自幹。紫荊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同獨活、白芷、芍藥、木蠟爲末,蔥湯調塗。紫石英煅研,醋調。慈石、石青、石蟹磨醋。露蜂房惡疽、附骨疽,根在臟腑。燒灰,同巴豆煎油,塗軟癤。五倍子炒紫,同蜜塗。或加黃檗、大黃。水蛭咂血。雞冠血頻滴不已,即散。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骨疽瘡圖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癰疽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3張

黃疔瘡圖

【潰瘍】

黃芪癰疽久敗,排膿止痛,生肌內補,爲瘡家聖藥。人蔘熬膏。術、蒼朮、遠志、當歸、黃芩、藁本、芎藭並排膿止痛生肌。白芷蝕膿。附子癰疽弩肉,濃醋煎洗。瘡口久冷不合,做餅炙之,數日即生肉。隔蒜灸亦可。巴豆炒焦,塗腫瘍,解毒;塗瘀肉,自化;做捻,導膿。松脂、楓香、蘇方木排膿止痛生肌。桐葉醋蒸,貼疽,退熱止痛祕方。梧桐葉炙研,貼發背。白楊皮敷骨疽。山白竹灰蝕肉。鯉魚治一切腫毒,已潰未潰,燒塗。

【乳癰】

白芷同貝母末,酒服。半夏煨研,酒服,及吹鼻。貝母、丹蔘同白芷、芍藥、豬脂、醋,熬膏塗。大黃同甘草熬膏貼,亦末敷。射干同萱根塗。龍舌草同忍冬塗。麥面水煮糊,投酒熱飲,仍炒黃,醋煮糊塗之,即散。赤小豆酒服並塗。米醋燒石投之,溫漬。銀杏乳癰潰爛,研服並塗。白梅水柳、根並搗貼。桂心同甘草、烏頭末,酒塗,膿化爲水。楓香貼小兒劍疽。丁香奶頭花裂,敷之。牙皂莢蜜炙研,酒服。或燒研,同蛤粉服。皂莢刺燒,和蚌粉酒服。樺皮燒研酒下,一服即消,腐爛者亦可服。蔓荊子炒末,酒服,並塗。

【解毒】

敗醬除癰腫,破多年凝血,化膿爲水。腹癰有膿,同薏苡仁、附子爲末,水服,小便當下出愈。大薊葉腸癰瘀血。人蔘酒毒,胸生疽瘡,同酒炒大黃末,薑湯服,得汗即愈。黃芪除腸胃間惡血。薏苡仁、冬瓜仁、甜瓜仁腸癰已成,小腹腫痛,小便似淋,或大便下膿,同當歸、蛇蛻,水煎服,利下惡物。大棗腸癰,連核燒,同百藥煎末服。烏藥孕中有癰,同牛皮膠煎服。皁角刺腹內生瘡,在腸臟,不可藥治,酒煎服,膿悉從小便出,極效。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