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戰史祕聞 > 不到百年此國就殺敵140萬 僅他一人就貢獻90萬

不到百年此國就殺敵140萬 僅他一人就貢獻90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充滿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忘記生命的脆弱。每個人都會告訴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和親人,要好好的健康的活着,平安是福。但人生總是充滿了無奈,個人在世界的大勢面前,在國家機器面前,要多渺小就有多渺小,說是大千世界裏的一粒微塵並不爲過。最觸目驚心的肯定是戰爭,不管是什麼朝代不管是什麼時空,戰爭從來不會吝惜於人命。相反生命的數字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幫助它們更清晰的能在歷史上刻下重重的痕跡。

我們在電視、電影裏看過多少驚心動魄戰爭場面。每一次衝殺,每一次聲嘶力竭地嘶吼,每一次的正義與邪惡的大戰,每一次王朝的更替。或保衛自己或主動殺向對面,人們總能給自己找到理由去進行無何止的戰爭。我們不難看到,每次戰爭暫停或分出勝負之後,那如煉獄般的戰爭殘骸。那裏便有着一條一條鮮活的生命最後只變成一個戰損的數字,或許還不會被多少人知道和銘記。

上面說的是軍人,戰亂時期除了一些遠離戰場的都城,還有無數的戰場周遭的普通民衆全都會是流離失所的狀態。他們好像已經不再是生命,他們可還會有希望,可還能看到第二天的初生的太陽,誰也不知道。

華夏五千年從遠古走來,從有史書記載的夏商以來,又經過多少次的王朝更替。每次的動盪都代表着一個個殘酷和血腥的數字。所謂的皇權、寶座都是安放在累累枯骨之上!

不到百年此國就殺敵140萬 僅他一人就貢獻90萬

不管在哪裏看到的資料,我們都清楚知道歷代的首腦對於敢於不服和敢於挑釁自己統治的人們。從來都信奉一個道理,寧可錯殺也不放過。不管他們是否曾經是屬於自己的同胞和國民,還是屬於新的版圖上的新的種族。不管是兵士還是包括小孩和老人的民衆,他們的宗旨往往是把自己認爲的能威脅到自己一點點的上面提到的種種的生命,全部不須留情的殺戮。沒收你的土地,佔領你的村鎮、城池。從糧食到堡壘當然還包括鮮活的人,努力消滅一切敵方的有生力量,直到跪地臣服或者滅亡。

史實的記錄是一種文明進步的象徵。據很多先輩中人一直以來的鑽研求證,在戰爭中屠殺普通百姓的記載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出現。《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記載,秦國是一個野蠻的國度,沒有禮儀,因爲他們會在戰爭時獻上敵方的首級用來立功。生於三國中蜀地的譙周在《集解》中評論說:秦國於公元前356年開始採納商鞅的建議,訂爵位爲二二個等級,而軍士們斬獲敵人的首級數量將關係到能做到多大的官。所以,秦軍在每次戰場結束,都會將視線之內所有的不是己方的人全部殺頭,從而幾乎全部都能因此而受賞,天下人都視秦爲殘暴的國度,而厭惡它。

秦時期先後與六國進行征戰,共殺戮多少兵士和百姓,並沒有史書記載。但六國之中比較有名的戰役,史書還是有些記載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國有名的大將白起,在公元前293年率軍在伊闕和韓、魏聯合兵馬交戰,此戰共得首級24萬,共佔領五座城池。隨後在帶軍和魏國作戰時,活捉魏大將級別3人,獲得首級13萬。後又與趙國賈偃做戰,同樣大獲全勝,同時把趙國的2萬降兵驅趕入黃河,又到韓國陘城,割頭5萬。果然不愧爲歷史中只報名號便能止小兒哭的赫赫殺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長平之戰,與趙在長平一戰,因損失過大,怒火攻心,直接將40萬人左右的趙軍驅趕入挖好的巨坑進行活埋,此戰共計消滅趙軍45萬餘人。實在是令人髮指的暴行。

司馬遷史記章節中有關白起的戰爭描述,是殺敵90萬衆。

其中有一部三聯書店出版的《中外歷史年表》對秦軍斬首的數量做過統計,從公元前331年到前234年的將近百年中,共殺敵140萬。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殺神”的貢獻佔一大半足佔64%。當然這種統計也只是一部分,畢竟這些歷史已太過久遠。

另有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秦和山東六國,軍士有500萬餘,從這裏推百姓數量,應該有千萬餘。天下版圖劃分三十六郡,秦攻六國的過程中,所殺死有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秦時期戰爭,使軍民死傷人數爲600餘萬。

從古至今的大多數史學家們都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歌頌豐功偉業上,而秦統一六國是確實是其中不可不寫的濃重的一筆。只是戰爭中死了多少軍士,又亡了多少百姓,卻很少有人提及。造成的影響就是,現今的人們只能看到那些歷史進程中的里程碑,看不到碑下的亡人,便讓人少一點感覺到那歷史的厚重。

不到百年此國就殺敵140萬 僅他一人就貢獻90萬 第2張

除秦之外,所有的歷史都是驚人的相似。做爲戰爭,不管是政權方和農民起義之間;還是一個民族和另一個民族;還是爲了皇權,同胞之間;所有的這些,似乎都找不到一絲理由會出現禁止屠殺的狀況。那麼通常勝利方會毫無例外的進行屠城、屠村,等滅絕的行爲來鞏固己方的勝利或平復未亡之人的仇恨的心。

戰國《漢書·高紀第一》記載,劉邦奪得政權之前,用計謀拉攏了楚國的大司馬周殷。背叛了項羽,並屠殺了周圍六個地方的村鎮,後帶領人馬和劉邦的大將匯合,一起對城池進行屠殺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城父集)。最後餘下魯地沒有搶奪得手,劉邦得知後,調集屬下人馬,對該地進行屠戮。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劉邦政權時期,屬臣陳豨起兵造反,劉邦下令周勃帶軍前去討伐,周勃對陳豨據守的馬邑城進行屠城;後燕王盧綰叛亂,周勃時任相國,他代替了樊噲率軍討伐,對盧綰據守的渾都進行屠城。

《後漢書·耿弇》記載:耿弇是一員大將,前後平定了四十六個郡,一共攻破和殺戮三百座城池,未曾得敗。

《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記載:三國時期,董卓京城造反後,大多數百姓向東面奔逃,最後停留在彭城左近。曹操帶領軍隊經過這裏,不分男女,殺死了數萬人,把屍體扔進了泗水,形成人體大壩造成泗水斷流。和曹有殺父之仇的陶謙,帶領人馬在武原駐軍。阻擋了曹操的行軍路線,曹就率部繞路從另一個方向進攻睢陵、夏丘......,所到之處,屍橫遍野,前進途中無一人也。

《朱粲傳》記載:朱粲自稱帝,立年號爲“昌達”。其部在戰時無糧草,未找到可充飢之物。絕境之時,殺百姓嬰兒,蒸後作食。其令士兵:食物之中人肉最爲鮮美!而人又是到處可見,以後不用爲糧草再擔憂也。其後到得一處,就蒐集人口,尤其是婦女孩童。令士兵將其煮食以分之。最後的最後,竟然發明出“人稅”一詞。行軍途中攜帶人形乾糧。果然是畜牲不如的非人存在!

上面記載和幾個例子中,又以東漢時期的開國將領耿弇殺戮最多。因爲東漢建國,全國分十二州,一個州擁有六到八個郡。一個郡又含縣城七或者八座,全國共計城市七百餘座。而僅僅耿弇在攻城之時就共滅殺三百餘城,城市佔比達到快一半。以一城之人爲一萬人,就是三百萬餘。正所謂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東漢是在新皇王莽亡後,共經歷21年戰爭後成立的。柏楊先生著有《中國人史綱》,對此戰爭有些記載:

不到百年此國就殺敵140萬 僅他一人就貢獻90萬 第3張

首都長安和其它的十六郡基本減少到了只有原人口的23%。長安人口戰爭前爲682000人,戰後餘286000人,減少58%;而西河郡(今內蒙準格爾旗西南),在戰前有699000人,戰後爲21000人,減少到只有原人口的3%,爲人口減少最多的區域。數據顯示,戰爭前全國人數共計6005000人,戰爭後爲834400人。共亡5170600人。這五百多萬人包括戰陣中死的將士,還有因戰而餓死病死,還有被屠戮之人。

華夏曆史中歷來是改朝換代的戰爭,都是至少數年,多的幾十年。其中比較近些的以清代明的戰爭,是自1627年陝西之地域的農民發起反抗,到1682年吳、耿、尚等史書中的三藩之亂被平息,共計55年,戰亂中直接或間接而亡的百姓總計超過了一億。柏楊先生這一統計數據,可以用來進行推斷其他朝代更替中民衆所傷亡的情況。古往今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將尚且如此,那麼一帝呢?

最後附上唐·曹鬆《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