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戰史祕聞 > 爲什麼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爲什麼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隋末瓦崗軍首領李密於公元616年宣佈煬帝楊廣十大罪行檄文中的名句,不僅成爲“罄竹難書”這一成語的典故由來,也道出了當時天下人“無向遼東浪死”的怨憤之情。兩年後,已是孤家寡人的楊廣被困江都(揚州),“普天之下,莫非仇讎;左右之人,皆爲敵國”,最終落得個被屯衛軍勒死的下場。

爲什麼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若以智商標準衡量,楊廣並非下乘,論文才寫過不少華美豔詩,論武略曾率軍討伐陳國完成了江山一統。弒父殺兄篡權後,他曾得意地朝堂上稱,朕若與士大夫比才學,亦當爲天子。然而這個生於豪門而不關心民間生計的紈絝子弟,雖在謀奪太子位前僞裝過簡樸,卻不懂動用兵役伕役的基本限度。其父楊堅自581年建立隋朝後,經艱辛創業20多年,不僅結束了華夏大地400年的分裂戰亂,還苦心積蓄起巨大的糧食倉儲,如黎陽倉、洛口倉的規模被現代考古發掘證明爲世界古代無雙。楊廣繼位後卻完全走向另一極端,揮霍無度又窮兵黷武,僅14年便使繁盛的隋朝重蹈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場。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曾說過,“暴力還是由經濟力量來決定”,這也是古今中外戰史證實的唯物主義原理。古代除了遊牧騎兵或造反暴民在短期可“隨掠而食”,農耕社會的軍隊調用都必須遵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養兵用兵都需根據民力即經濟能力而定。古時靠手工勞作支撐的生產力水平低下,風調雨順之年以多數青壯耕作,才能勉強維持社會供應,遇天災兵亂則饑饉立至。曹操便算出一兵遠征需十夫保障。唐代以前的史籍對數字缺乏精確考證的傳統,動輒記載某戰出兵“帶甲百萬”,顯系虛張聲勢之詞。只是隋朝兵役動員的驚人統計,從史實看卻是實情。

爲什麼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第2張

楊廣這個好大喜功的獨夫篡位後,長期僞裝形成的心理壓抑猛然釋放,窮奢極欲並大搞“形象工程”。他修東都洛陽、挖運河用民夫多達300萬,北抗突厥、西討吐谷渾又用兵數十萬。三次征伐東北的割據政權高句麗時,楊廣在612年一次便出征軍隊113萬人,依靠大運河運輸時還調用隨軍民夫230萬人,行軍隊伍長960華里。《隋書》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這確實創造了中國古代戰史上用兵數的最高紀錄。建東都累死民夫百萬,第一次徵遼大敗即死士卒30萬,隋煬帝卻毫不痛惜,只是下令再徵兵拉夫補充缺額。

在封建自然經濟條件下,脫產官吏和軍隊若超過人口3%,通常便會超過社會負擔能力。隋廷最盛時人口統計爲4600萬人,若加逃稅隱漏者至多不過6000萬,煬帝時服兵役勞役者至少超過800萬,盡發男性青壯尚不足,竟至“役及婦人”。如此男不得耕,女不能織,農事荒廢,官員軍隊尚可靠倉儲維持,民間卻是餓殍遍野。逃役者嘯聚山林,天下大亂相互攻伐,曠露的屍體又“臭穢盈路”造成瘟疫流行,形成死亡率攀升的惡性循環。

爲什麼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第3張

在618年那個淒雨綿綿的早春,被困江都的楊廣只能終日醉酒消愁,哀嘆頸上好頭顱不知誰來斬,卻仍不明白衆叛親離的根本原因。他在身邊軍人叛亂前不久,還賦詩稱:“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真可謂至死不悟。因之後人論及昏君暴主,莫不以隋煬帝爲最!

封建帝制是造成君主驕狂的體制性根源,不過像楊廣這般無理性地大興兵役還是罕見之例。唐朝總結其“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怨,以怒興師”的前車之覆教訓後,實行慎用民力和精兵政策。唐朝初年戰事不斷,對抗頭號強敵突厥及再度徵遼各役,用兵都不超過10萬,結果頻繁出征並未影響經濟恢復。太宗李世民以史爲鑑可知興替,實非虛言!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