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好水川之戰中宋軍佔據優勢,爲何卻最終戰敗呢?

好水川之戰中宋軍佔據優勢,爲何卻最終戰敗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好水川之戰是北宋與西夏作戰中的一次著名的戰役,此戰宋軍大敗,死傷過萬,大量軍事將領陣亡,領軍的主帥夏竦被貶河中通判;副帥韓琦上書請求朝廷治罪,被貶秦州知州;作爲主將之一的范仲淹,則被貶到了耀州擔任知州。好水川之戰,宋軍明顯佔據優勢,爲何卻遭到了失敗的命運?

好水川之戰中宋軍佔據優勢,爲何卻最終戰敗呢?

1041年,北宋與西夏的戰爭已經持續到了第三個年頭。接連多次擊敗宋軍,使得西夏景宗李元昊的野心越來越強烈,他開始公然的向宋朝宣稱“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而這一次,李元昊率領着10萬大軍再一次殺入宋朝境內。

一、宋朝方面的內部分歧

面對着氣勢洶洶而來的李元昊,宋朝的仁宗皇帝趙禎在西北安排了重兵佈防,同時也安排了豪華的將領組合來抵禦西夏的入侵。首先軍事“一把手”是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夏竦,安撫招討副使韓琦,這兩人均是歷經幾朝的北宋名臣。

這裏還有另外一個名氣更大的安撫招討副使,就是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絕代名臣范仲淹。這三個人組成了北宋西北防禦西夏的“鐵三角”,在他們坐鎮期間,北宋一改往昔對邊患妥協綏靖的作風,逐步加強鞏固西北防線,並有效的遏制住了西夏逐步蠶食宋朝領土的迅猛攻勢。

不過這一次面對李元昊的10萬大軍,韓琦和范仲淹二人卻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一是韓琦要打“速推”戰。韓琦認爲,西夏大軍深入宋境,正是大規模殲滅西夏大軍有生力量的機會。所以此刻更應當主動出擊,採取積極的態度應對李元昊的進攻。

二是范仲淹要打消耗戰。范仲淹卻認爲,西夏精銳鐵騎十分擅長運動作戰,宋軍以步兵爲主,機動力遠不及西夏騎兵,如果主動出擊十分不利。而宋朝的真正優勢實際上是國家綜合實力,所以只需要依託城池、堡壘對敵人進行消耗,逐步壓縮西夏的生存空間,耗到最後輸的一定是西夏!

這樣的意見分歧最後竟然鬧到了仁宗皇帝那裏,仁宗皇帝當然希望能夠迅速解決邊患,從而緩解朝廷財政方面的壓力,所以最終同意了韓琦主動出擊的計劃。

二、西夏方面的部署

西夏方面動員10萬大軍侵略宋朝,對於此番出征李元昊做了充分的準備,尤其是重點諮詢了麾下謀士張元的看法。這個張元原本是宋朝人,在宋朝時卻多次參加科舉屢試不第,自覺自己一身的才學難以施展,轉而投奔了西夏,被李元昊重用爲國相!

要說這個張元雖然是宋朝的叛徒,但是卻着實有幾分才華。這一次西夏入寇,張元爲李元昊的謀劃便是:威逼宋軍堅城卻不直接進攻,伺機在外圍設伏,利用党項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打擊宋軍的有生力量。不得不說,張元的這一番謀劃正好剋制了韓琦的整體戰術思路。

三、党項鐵騎肆虐好水川

李元昊的大部隊自靈州折姜一帶出發,浩浩蕩蕩向南殺來;宋朝方面由韓琦領銜,率領北宋西北諸路人馬予以正面迎擊。這一刻便拉開了好水川之戰的序幕:

一是佯攻懷遠,誘敵來援。李元昊首先將自己麾下的兵馬分成兩部分,其中一小撮先頭部隊直接進攻宋朝的懷遠城,而他自己則率領着大部隊在好水川一帶進行埋伏。其真實的目的在於誘使韓琦麾下的部隊增援懷遠,從而利用好水川的有利地形對宋軍予以減免。

韓琦果然中計,於是命令麾下環慶路副都統任福率領數萬宋軍快速增援懷遠,自己則親自統帥諸路人馬隨後而行。當然韓琦並非無謀之人,他也在敵方着李元昊的“圍點打援”的策略,於是囑咐任福不要正面與西夏軍隊正面交鋒,而是迂迴到敵人身後切斷其退路便可,屆時既可埋伏殲敵,也可堅守待援,不至於被敵人一口吃掉。

二是添油戰術,請君入甕。任福立功心切,一路命令部隊全速趕往懷遠。他的部隊在固原縣遭遇了西夏的部隊。一番廝殺之後西夏人開始主動後撤,任福則認爲西夏軍隊已經不支潰敗,於是開始揮軍一路掩殺,意圖擴大戰果獲取更多軍功。

宋軍既然開始追擊,西夏人則按照既定的戰術安排繼續向後撤退,他們一邊有序的撤退一邊又會時不時的安排一小股部隊返身回去和身後的宋軍廝殺,用這種“添油戰術”一直吊着宋軍胃口,漸漸的把任福的部隊引向了好水川方向。

此時此刻,任福早已經把韓琦先前的囑託放在了腦後,他的腦子裏只想着賺取更多的軍功,獲取軍功是宋代武將唯一可以快速上升的途徑。正是在這樣的利益誘惑之下,任福做了一個極爲愚蠢的決定!他命令麾下作戰人馬脫離糧草輜重部隊,全員輕裝前進追擊西夏敗軍。

三是騎兵衝陣,兩翼夾擊。就這樣,西夏軍邊打邊退,任福率領的宋軍則是邊打邊追,漸漸的進入到了好水川這個地界。然而在宋軍進入好水川之後卻忽然失去了西夏人的蹤影,他們卻看見好水川區域內的道路兩旁放着大量的銀色泥盒。

任福擔心其中有詐,於是命令士卒將泥盒紛紛打碎。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卻是,這些泥河之中竟然是一些活着的鴿子。這些泥盒一碎,鴿子頓時便成羣結隊的飛上了天空,宋軍還在疑惑不解,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正好暴露了他們此刻所在的位置。

李元昊的大軍遠遠望見鴿子飛上天空,當即揮師向着宋軍所在的方向圍了過來。他們首先採取騎兵正面衝鋒的進攻方式,向任福的部隊發起了瘋狂的進攻。戰場之上,西夏的鐵鷂子在宋軍的陣營中來回往復的反覆衝鋒,一遍又一遍的蹂躪着、收割着宋軍士卒的性命。

任福的部隊非常頑強,他們結成密集的方陣拼死抵禦着西夏騎兵的衝擊,心中只盼着後面的援軍能夠趕上來。然而這個時候,西夏的步兵又從兩翼突然殺出,幾路人馬夾擊之下宋軍終於陷入全面崩潰。

面對眼前這一幕,任福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但他也不願獨自突圍逃生,終究只能仰天長嘆:“吾爲大將,兵敗,以死報國爾!”最終,任福所部一萬餘宋軍被李元昊全殲於好水川。西夏10萬大軍趁着大勝之威,一路掩殺,接連擊敗韓琦後續多路援軍。此役宋軍兵力折損總數在3萬以上。

好水川之戰,宋軍明顯佔據優勢,爲何卻遭到了失敗的命運?

其一,高級領導層對於作戰的意見不統一。我們都知道,當要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一羣人的意見無法統一,那麼難免的會影響這件事的完成效率和成果。但是,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領導軍隊、指揮作戰的主將們身上,那麼情況就會更爲嚴重。

而在好水川之戰中,意見最不統一的恰恰就是兩位最爲優秀的主將——韓琦與范仲淹。范仲淹認爲,宋軍雖然人多,但缺少精兵強將,戰鬥力差,西夏境內山川險惡,沙漠廣袤,不宜貿然深入。韓琦則認爲,在西北逐路設置重兵把守,會分散軍力,如果遇上敵軍會不容易對抗,如果一同出兵,一鼓作氣,乘着敵軍驕惰,那麼一定能擊敗他們。

由於兩人一攻一守,意見正好相左,且各有各的道理,導致宋仁宗在兩人的作戰方案上態度搖擺不定。他先是與主要大臣商量後,決定採用韓琦的主張,下詔命鄜延、涇原兩路宋軍同時進兵,於次年正月入討西夏。不過,經過范仲淹的勸阻,他折中了一下,讓韓琦負責涇原路主攻,范仲淹則負責鄜延路擔任招納、牽制的任務。

好水川之戰中宋軍佔據優勢,爲何卻最終戰敗呢? 第2張

於是,就在宋朝內部關於出擊進攻還是應該堅壁自守的時候,李元昊趁機南下攻宋,韓琦主動出擊的計劃就此落空。而范仲淹與韓琦的主防與主攻的爭議,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後來北宋與西夏戰爭的主動性。以至於迎戰有些過於倉促,而導致被西夏設計。

其二,領軍將領的冒進,被西夏誘敵深入。在西夏攻宋之後,韓琦不顧范仲淹勸阻,執意派出環慶副都署任福率軍萬餘人,並令涇原路駐泊都監桑懌,鈴轄朱觀、涇原都監武英、行營都監王珪各率各其部,隨同作戰,宋軍自鎮戎軍抵羊隆城,到了西夏境內後,伺機擊敗西夏。

而任福卻沒等到所有人馬到齊就出發了,以桑懌爲前鋒,一直到了懷遠城各軍才聚齊。而在懷遠城,正遇上鎮戎軍與西夏作戰,殺死幾千西夏軍隊,西夏不斷在增援。任福也趕到了當地進行支援,但西夏趁機假裝戰敗,結果任福果然上當,緊隨其後。而西夏軍則向着好水川主力集結的地點跑去。

任福孤軍深入,偏離了之前韓琦與之定下的行軍路線。而李元昊在聽到宋軍追來的消息後,早已設下伏兵。等任福追到好水川,便被李元昊的軍隊伏擊。任福軍長途追擊,早已人困馬乏,而李元昊軍則是以逸待勞。

兩軍激戰三個時辰,宋軍便潰敗下來,戰死10300餘人。而任福、桑懌、劉肅、武英、王珪、趙津、耿傅等將領無一倖存,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僅逃出千餘人。

好水川之戰的失敗是從高層決策到下級執行的兩個環節都出現了失誤所共同導致的。高層對於作戰方案的分歧處理不夠及時,耽誤了備戰的時間;而下層執行決策軍官對於決策的執行也不夠徹底,導致了作戰計劃的泡湯,從而導致宋軍的慘敗。一場戰爭的勝利永遠也少不了決策的正確與及時,執行的徹底與堅決,倘若做不到,那麼失敗也是意料之中的結果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