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昆陽之戰實力相差懸殊,劉希爲什麼還能獲勝?

昆陽之戰實力相差懸殊,劉希爲什麼還能獲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劉秀,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爲了改變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的情況,獲取民心,王莽推行了新的政治改革制度,改革的制度雖好,卻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使得當時的人們更加懷念被王莽取代的西漢。苦難從不獨行,除了制度不符,強制執行外,天災頻頻爆發,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各地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聲勢最爲浩大的是北方赤眉軍跟南方的綠林軍,王莽剛剛建立起的新朝開始變得搖搖欲墜。

昆陽之戰實力相差懸殊,劉希爲什麼還能獲勝?

輕視綠林,愈發壯大

相比較這兩支叛軍,王莽覺得北方的赤眉軍更爲強大,威脅更重,畢竟此時的南方尚未得到完全開發,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主要還是集中在北方,於是王莽就把戰略重心放在了圍剿北方的赤眉軍上,派遣精銳之師圍剿赤眉軍。

一場戰役的失敗,往往都是從輕敵開始的,在對待鎮壓綠林軍的問題上,最初的王莽就覺得不過是烏合之衆,朝廷一派軍隊,揮之即滅。於是任用嚴尤、陳茂等人爲統帥,軍隊則是臨時招募外加各郡縣軍隊拼湊而成,爲了防止這些人也加入作亂的行列,這些人的行軍以及作戰計劃每次必須上報,兵符也在王莽之手。

昆陽之戰實力相差懸殊,劉希爲什麼還能獲勝? 第2張

這樣拼湊出來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綠林軍擊敗了嚴尤等人帶領的雜牌軍,綠林軍中的將領擁護西漢皇室後裔劉玄爲帝,並且公然提出了恢復漢朝,誅滅王莽的口號,愈發的發展壯大起來。

這時的王莽才意識到綠林軍對新莽的威脅更爲嚴重,只能匆忙把圍剿叛軍的作戰重心轉移到南方,將正在北方作戰的精銳調往南方,不光如此,還調集各地的軍隊,準備匯成大軍,企圖一舉消滅掉綠林軍這個威脅。

昆陽之戰,兵力懸殊

公元23年,王莽任命王邑爲大軍統帥,調動集結各地士兵在規定的期限內到達洛陽,這樣集結的各地軍隊多達40多萬,爲了壯聲勢,宣稱“百萬大軍”。爲了防止軍中士兵缺少謀略,還集結了諸多精通兵法之人,遮天蔽日的大軍開始的向昆陽地區進發。此時駐守昆陽的綠林軍不過只有區區八九千人,跟王莽號稱的百萬大軍相比之下,兵力數量懸殊差距嚴重,軍中上下憂心忡忡,首領王鳳甚至想棄城逃跑。

而這時候只是一員偏將的劉秀堅決反對逃跑,認爲想要戰勝新軍,除了死守之外,還要到各地求援。每當在歷史的重大關鍵時刻,未來的歷史走向總是由英雄一般的人物所主導的,劉秀講述了投降與死守的利弊,綠林軍的將領們聽取了劉秀的建議,死守昆陽,劉秀則是出城四處求援。

昆陽之戰實力相差懸殊,劉希爲什麼還能獲勝? 第3張

王邑爲了彰顯新軍的強大,裏三層、外三層地將昆陽包圍,到處都是軍營、軍旗。攻城之時漫天箭羽齊射,城中飛箭就像雨水一樣,這樣艱難的守城過了幾天,首領王鳳一度看不到希望,想要投降。但新軍統帥王邑認爲破城指日可待,他還要等着破城之後,壯軍威、建功業、拒絕了王鳳的投降。投降無果更容易激起士兵的血性,在當前情況下,只有死守纔能有一線生路,更加頑強拼死地與新軍戰鬥。

天公作美,大敗新軍

據《後漢書》記載:“會大雷風……雨下如注虎……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爲不流。”

援軍到來後,此戰劉秀身先士卒,率領數千士兵作先鋒衝入新軍大營之中,新軍見到綠林援軍又見到敵方直入大營,紛紛驚慌逃竄。此時的劉秀直衝統帥中帳,殺掉了王尋。留守的綠林軍見到援軍也是士氣大振,出城前後夾擊新軍。新軍的軍隊本就是各地集結拼湊的,在綠林軍勇猛的作戰下,不堪一擊,此時也許是天公作美,暴風、雷電、暴雨接踵而至,本就陷入一片混亂的新軍徹底潰敗,新軍大敗,王邑僅率領餘下的幾千人狼狽地逃回了洛陽。此戰也奠定劉秀的威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