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泓水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戰雙方是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和楚國(長江中游和漢水流域一帶)。戰爭的發動者是宋襄公,結果宋敗楚勝。宋襄公以“仁義”起家,也以“仁義”覆敗。泓水之戰就是他以“仁義”指揮戰爭遭到徹底失敗的一次戰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背景:宋襄公名茲甫,爲宋桓公嫡子,很長就被立爲太子。宋桓公快死時,茲甫一再請求把君位讓給庶兄目夷,目夷當然不敢擔當,茲甫又推讓一番,然後當上國君。因此時人稱他是講“仁義”的國君,宋襄公名利雙收,嚐到了講“仁義”的甜頭。

宋襄公即位後第八年,齊桓公病死,五子爭位,齊國內亂,齊太子昭逃到宋國後,經宋襄公幫忙繼位,是爲齊孝公。齊本是東方大國,且齊桓公是春秋第一個霸主,而宋襄公平定齊國內亂,代它立新君,無形中宋國的地位就在齊國之上了。於是宋襄公準備出場當霸主。

宋襄公仿齊桓公的做法,準備召集一些諸侯舉行會盟,藉以擡高自己的聲望。他怕大國諸侯不聽號令,就約請幾個小國諸侯,但是連小國諸侯也沒有按時到齊,甚至還有諸侯中途偷跑回國。宋襄公被激怒,對小諸侯訴諸武力,接着宋襄公準備同大國打交道,以便確定他的霸主地位。

當時大諸侯國有齊秦晉楚等,但齊自內亂後已經衰弱,秦晉則離中原還遠,暫時並不妨礙宋襄公稱霸,只有楚國,纔是宋襄公稱霸唯一的對手。楚成王時國力強大,魯陳蔡鄭等中小諸侯國都被迫同楚國訂立盟約。宋襄公打算拉籠楚國,這樣同楚國結盟的諸侯國自然也會一起過來,他的霸主地位也就可以確定了。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第2張

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約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在鹿上會盟,要求楚成王約請他的盟國出席下一次諸侯會盟,楚成王答應了。秋天會盟時,楚成王帶着那些中小諸侯國如期而至,可是在會上楚成王一聲令下,楚兵就把宋襄公拿下。楚成王押着宋襄公,帶領楚軍一直打到寧國都城商丘,幸虧目夷早作準備,楚軍一時攻不下破城。後來楚成王覺得宋襄公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就賣個人情把他放了。

標榜“仁義”的宋襄公要報仇,但總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湊巧,公元前638年,鄭國國君去朝見楚成王卻不朝周天子,所以宋襄公要懲罰鄭國,而且鄭國兵力不強,容易戰勝,再者鄭是楚盟國,打敗鄭國也能出口氣。

泓水之戰:鄭打贏宋而向楚救援,楚成王立刻發兵,直攻宋國。宋襄公急忙領軍回趕。宋軍趕到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蔗)北岸,楚軍也已到達泓水南岸。

宋軍列好陣,楚軍正在渡河,目夷勸宋襄公趁楚軍渡河混亂擊之,宋襄公卻說講仁義的人不能乘別人困難時去攻打;楚軍過河後,還沒擺開陣勢,目夷勸宋襄公趁楚軍陣勢未列即刻發動攻擊,宋襄公卻說講仁義的人不能攻擊不成陣勢的隊伍。楚軍擺好陣勢殺過來時,宋襄公才下令還擊,但宋軍少而弱,楚軍多而強,結果宋軍大敗。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第3張

回到宋國,大臣們埋怨宋襄公喪失戰機,宋襄公卻理由十足地爭辯說:“講仁義的人不去傷害已經受傷的人,這叫作‘君子不重傷’;也不去捉拿頭髮已經花白的老人,這叫作‘不擒二毛’。我怎能忍心向沒有擺好陣勢的敵軍發動進攻呢?”

宋襄公傷勢很重,泓水這戰後幾個月就死了。

分析:宋襄公一向標榜所謂“仁義”,在戰爭中也想亮出這面旗子,譁衆取寵。其實,在階級社會裏“仁義”不過是統治者欺騙人民,籠絡人心的幌子。宋襄公嘗過“仁義”的小甜頭後,就不分場合,不會條件地到處搬用“仁義”,甚至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也來這一手。結果騙人害己,最後連自己的性命也送掉。泓水大敗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所謂“仁義”的虛僞性的絕大諷刺。

毛澤東曾經寫過:“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麼蠢豬式的仁義道德。我們要把敵人的眼睛和耳朵儘可能地封住,使他們變成瞎子和聾子,要把他們的指揮員的心儘可能地弄得混亂些,使他們變成瘋子,用以爭取自己的勝利。”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