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歷史教科書和科普讀物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合稱“(漢末)三國三大戰役”。世人皆知赤壁之戰是劉備、孫權聯盟對抗曹操的結果,夷陵之戰是劉備、孫權聯盟瓦解的結果。單獨看官渡之戰,這是一場曹操單挑袁紹的戰爭,實際上,官渡之戰和夷陵之戰頗有相似之處——這是袁紹、曹操聯盟瓦解的結果。

袁紹和曹操是發小,在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兩人形成了合作關係。在關東諸侯混戰的過程中,兩人形成了聯盟關係。孫劉聯盟只需要面對曹操一個人就行了,袁曹聯盟則需要面對一羣人,這羣人裏有袁術、陶謙、劉備、公孫瓚等,其中,對袁紹威脅最大的人當數公孫瓚。

袁紹能在河北發展壯大,其根基在冀州,爲爭奪冀州,袁紹和公孫瓚頻繁發生戰爭,界橋之戰便是一次關鍵的戰役。更有意思的是,袁紹佔據冀州前,曾聯合過公孫瓚,也就是說,他們昔日是友不是敵,界橋之戰也是一場從友變成敵的戰爭。

智取冀州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可謂是大出風頭。袁紹自己是盟主,冀州牧韓馥是他先輩的門生故吏,後將軍袁術是他的堂弟,山陽太守袁遺是他的堂兄,河內太守王匡是他的老同事,陳留太守張邈和奮武將軍曹操都是他的老朋友。從表面上看,袁紹的勢力在聯軍內部佔據着絕對的優勢,他能當上盟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關東諸侯討伐董卓

然而,風光無限的袁紹卻有一個軟肋,那就是,他實際擔任的官職是渤海太守,本身的實力並不夠強大。渤海郡當時隸屬於冀州,即袁紹的直屬領導是冀州刺史韓馥,而韓馥對討伐董卓並不熱心,或者說十分冷淡。

董卓入京後,謀廢少帝改立獻帝,起初支持董卓進京的袁紹沒有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和董卓激烈爭吵,而是佯裝答應董卓,隨後迅速離開洛陽,來到冀州投奔韓馥。董卓顧及袁氏在全國的聲望,沒有怪罪袁紹,於是順勢任命袁紹爲渤海太守。

董卓爲籠絡士大夫,除任命袁紹外,還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員,韓馥亦在其中。韓馥和袁紹對董卓的態度截然相反,袁紹剛一到任謀劃起兵討伐董卓,韓馥則是不願招惹董卓,爲防止袁紹給自己添亂,韓馥派軍隊守住袁紹,致使袁紹形同囚徒。

當韓馥收到東郡太守橋瑁討伐董卓的檄文後,他不知如何是好,便問屬下:“我們是該幫助袁紹?還是幫助董卓呢?”屬下聽後,當即斥責韓馥說:“起兵是爲國家,跟董卓、袁紹有什麼關係!”韓馥自知失言,於是聽從屬下的建議,同意幫助袁紹起兵討伐董卓。其後,韓馥坐鎮鄴城,爲屯兵河內的袁紹調集糧草,當然,韓馥並沒有全力幫助袁紹,他每次給袁紹運送軍糧時都會缺斤少兩,企圖使袁紹的部衆離散,省得不安分的袁紹再回冀州。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2張

董卓的影視劇形象

經過滎陽之戰(曹操、鮑信等徐榮擊敗)、樑縣之戰(孫堅被徐榮擊敗)等數次敗仗後,關東諸侯銳氣盡挫,討董聯盟逐漸走向瓦解,其內部鬥爭日趨激烈。袁紹和韓馥已經結怨,深恐回到冀州再次被韓馥控制,便沒有返回渤海,而是留在河內,謀劃發展自己的勢力。袁紹想出的第一招是擁立新帝,樹立權威,他聯合韓馥推舉幽州牧劉虞爲皇帝,劉虞出身漢朝宗室,沒有政治野心,自是沒有答應袁紹。

袁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採納謀士逢紀的計策,再次聯合幽州,以驅逐韓馥奪取冀州。這次,袁紹沒有找劉虞,而是找到了劉虞的手下公孫瓚。

公孫瓚是遼西令支人,年輕時到涿郡拜盧植爲師,和劉備是同學。其後,公孫瓚歷仕遼東郡吏、遼東屬國長史、涿令、騎都尉、中郎將等官職,長期率領幽州突騎作戰。幽州突騎是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騎兵,在劉秀開創東漢王朝和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幽州突騎在吳漢、耿弇等名將的指揮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東漢建立後,幽州突騎捍衛邊疆,又長期和鮮卑、烏桓作戰,是一支令人生畏的軍隊。公孫瓚亦驍勇善戰,一次,他率領幾十個騎兵出塞巡邊,突然和幾百個鮮卑騎兵遭遇,面對險情,公孫瓚毫不畏懼,他親自持矛,兩頭施刃,帶頭衝鋒,殺傷數十人,最終化險爲夷。

此時,公孫瓚和劉虞也發生了矛盾。公孫瓚身爲武將,渴望建立戰功,劉虞出身文官,更傾向於邊境安寧。於是,劉虞處處壓制公孫瓚,兩人的關係一如韓馥和袁紹,十分緊張。袁紹和公孫瓚處境相同,兩人爲擺脫各自上級的壓制,利益一致,雙方的聯盟一拍即合。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3張

公孫瓚的影視劇形象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以冀州爲誘餌,勸說公孫瓚南下,公孫瓚欣然應允。公孫瓚來勢洶洶,冀州北境紛紛告急。韓馥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部將麴義此時又反叛並擊敗了自己,致使冀州內外不安。袁紹早不回冀州晚不回冀州,偏偏在這個時候從河內出發,來到了延津,這不是巧合,分明是故意。袁紹既沒有幫助韓馥,也沒有進攻韓馥,而是派使者來到了鄴城。

使者對韓馥說:“公孫瓚趁勝南下,而諸郡應之。袁車騎(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引兵東來,其意圖又不可知,將軍真是危險啊!”韓馥六神無知,問道:“那我該怎麼辦?”使者隨即答道:“你把冀州讓給袁紹,既能得到讓賢之名,又能擺脫危險,保全性命,實爲上策!”言畢,使者又鄭重說道:“願將軍勿疑!”韓馥沉思片刻,說道:“好!我把冀州讓給袁紹!”

事後,韓馥的屬下們紛紛出言勸阻,韓馥堅持己見,最終沒有改變主意。韓馥的怯弱讓袁紹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冀州,而他卻沒有擺脫危險,這危險來自袁紹。韓馥昔日的冤家朱漢在袁紹的默許下,帶兵圍住韓馥的府邸,朱漢發泄私怨,親手打斷韓馥大兒子的雙腿,嚇得韓馥再也不敢待在冀州,躲到了陳留太守張邈處。不久,袁紹派使者來到陳留,使者當着韓馥的面,和張邈耳語,又嚇得韓馥斷了生念,自殺身亡。至此,韓馥再也無法威脅袁紹了。

遠交近攻

袁紹入主冀州後,公孫瓚退兵,麴義歸降,一切迴歸風平浪靜。

袁紹在冀州剛站穩腳跟,便扶持曹操擔任東郡太守,周昂擔任豫州刺史,迅速走向了擴張勢力範圍的道路。

前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禦黑山軍(活躍在河北的起義軍)的進攻,袁紹讓曹操在危難之際代替王肱治理東郡,王肱的直屬領導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表示反對。

豫州是孫堅的勢力範圍,孫堅能成爲豫州刺史,完全是袁術扶持的結果。此時,孫堅正全力以赴和董卓作戰,向洛陽進軍。周昂趁虛襲擊豫州,把豫州變成了自己的地盤。

袁紹和袁術的關係向來不和,如今袁紹又染指豫州,更激化了兄弟間的矛盾。孫堅攻佔洛陽後,袁術命令孫堅火速返回豫州,進攻周昂。孫堅驍勇善戰,一舉擊敗周昂,重新控制了豫州。在這場戰鬥中,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幫助孫堅作戰,不幸中箭身亡。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4張

袁術的影視劇形象

公孫瓚不久前剛幫助袁紹奪取冀州,現在又幫助袁術奪取豫州,他到底想幫誰呢?話說劉虞不僅是袁紹拉攏的對象,也是袁術拉攏的對象。劉虞眼見袁紹和公孫瓚聯合驅逐了韓馥,奪取了冀州,他不禁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安全,爲擺脫危險,他聯合袁術對抗袁紹。公孫瓚雖不支持劉虞,但迫於形勢,還是派堂弟公孫越帶兵聽從袁術調遣,同時,公孫瓚也不忘用計離間劉虞和袁術。

當豫州爭奪戰爆發時,袁術隨即派公孫越幫助孫堅進攻周昂,不料,公孫越戰死豫州。公孫瓚聽到公孫越的死訊後,沒有對袁術產生怨恨,而是對袁紹產生怨恨。或許,公孫瓚是在後悔自己捲入了袁紹、袁術兄弟間永無休止的鬥爭中,如果公孫越不死,他尚能繼續依違在袁紹、袁術中間,而今,公孫越戰死,他不得不做出一個抉擇:是站在袁紹一邊?還是站在袁術一邊?公孫瓚從現實利益出發,選擇了幫助袁術。

袁術此時佔據着荊州的汝南郡,又控制着豫州,實力遠超袁紹,豫州之戰便是明證。公孫瓚聯合袁術,從南部壓制袁紹,自己便能全力進攻冀州。不過,公孫瓚自量當即進攻冀州的希望並不大,他還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很快,機會來了。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5張

關東諸諸侯聯盟混戰圖

關東諸侯的混戰讓黃巾軍死灰復燃。初平二年(191年)冬,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北上冀州,進入渤海郡,公孫瓚不等袁紹出兵(袁紹正和曹操合力迎戰黑山軍,也無暇出兵渤海郡),便率領兩萬步騎南下,迎戰青州黃巾軍。公孫瓚在東光奮勇作戰,大敗黃巾軍,黃巾軍掉頭南走,公孫瓚緊追不捨,又在黃河取得大勝。公孫瓚兩戰皆勝,共生擒七萬青州黃巾軍,一時威名大震,實力大增。

隨後,公孫瓚掉頭西進,目標直指冀州。當初,袁紹用卑鄙的手段奪取冀州,冀州諸城已生不滿之心,公孫瓚如今兵強馬壯,勝券在握,冀州諸城於是把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紛紛歸降公孫瓚。曾經,袁紹和公孫瓚使韓馥內外交困,而今,公孫瓚亦使袁紹內外交困,袁紹自知一時難以戰勝公孫瓚,於是被迫向公孫瓚妥協,任命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爲渤海太守(公孫範在袁紹身邊),不料,公孫範一到渤海郡就背叛袁紹,舉兵幫助公孫瓚,公孫瓚的實力由此更加強大。

公孫瓚眼見形勢對自己越來有利,他不再把冀州作爲自己的目標,而是把冀州、青州、兗州都作爲自己的目標。公孫瓚隨後任命嚴綱爲冀州刺史,田楷爲青州刺史,單經爲兗州刺史,似乎,河北盡在自己的掌握中。

界橋大戰

初平三年(192年)春,公孫瓚率領四萬多步騎進屯廣宗,進逼袁紹。袁紹再也沒有退路,只得集結數萬步兵迎戰公孫瓚(具體數字,史書不詳,按照戰前的情形推測,袁紹的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公孫瓚)。雙方在界橋南二十里對陣,公孫瓚把三萬多步兵列爲方陣,步兵方陣的左翼和右翼分別是五千多騎兵。公孫瓚爲保證取得勝利,還把騎兵中的精銳部隊白馬義從放在了第一線。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6張

袁紹的影視劇形象

春秋戰國時代,盛行數百年的車戰由於受地形的限制,逐漸被步兵和騎兵所取代。春秋戰國之際,魏將吳起組建的專業步兵武卒登上歷史舞臺,並在陰晉取得了五萬武卒大敗五十萬秦軍的驚人戰績。及至戰國晚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組建起中原第一支專業騎兵。步兵相對於戰車,更能發揮集團作戰優勢,把一個個士兵彙集成大兵團,成倍提升戰鬥力。方陣便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除方陣外,孫臏還在其所著的兵法中提到了圓陣、疏陣、數陣、錐行陣、雁行陣、鉤行陣、玄襄陣、火陣、水陣,以上十陣的作戰意圖各不相同,而方陣以其易操作性在軍隊中廣泛使用。

騎兵相對於步兵,行動更加迅捷,但在作戰方法上卻有很大的侷限制。此時的騎兵由於沒有馬鐙,騎兵只能雙腿夾住馬背以保持平穩,在戰鬥中,騎兵在力求平穩的基礎上使用弓箭遠射敵軍,故而,騎射是戰國時代騎兵主流的作戰方法,騎兵一旦和步兵短兵相接,進入肉搏戰狀態,騎兵便極容易墜馬,其遠程射殺敵軍的優勢將不復存在,變成不如步兵的單兵,後果可想而知(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也是如此)。漢將李陵能用五千訓練有素的步兵對抗匈奴十萬騎兵,便是發揮了步兵大兵團作戰的優勢,抵擋住了匈奴騎兵一次次進攻。

進入秦漢時期後,步兵的作戰方法沒有發生多大變化,騎兵的作戰方法在漢武帝時期發生了一次變革。中原騎兵的騎射水平不如天生善於騎射的匈奴騎兵,因此經常在對射中吃敗仗,衛青、霍去病總結戰爭經驗,獨闢蹊徑,把中原步兵善於衝鋒陷陣的特點嫁接到騎兵身上,讓中原騎兵和匈奴騎兵直接進行肉搏戰,匈奴騎兵只會騎射,不善肉搏,於是在戰爭中屢屢失利。

進入東漢時期後,中原騎兵衝鋒陷陣的作戰方法被應用到內地,前文提到的幽州突騎在戰爭中大放異彩,不過,騎射依然是中原騎兵主流的作戰方法。公孫瓚長期和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作戰,在戰爭中了降服了很多遊牧民族騎兵,他把這些遊牧民族騎兵編入軍隊,並挑選騎射水平精湛者組建成一支裝備優良的特種部隊,由於這些精銳士兵的坐騎都是白馬,“白馬義從”的稱號由此誕生。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7張

東漢騎兵

袁紹的兵力既沒有公孫瓚多,也沒有騎兵,在佈陣時便採用了傳統的步兵方陣。袁紹沒有被動地防禦,而是選擇了試探性的進攻,他派遣麴義率領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爲先鋒,對公孫瓚發起了挑戰。公孫瓚看到袁紹只出動了一千八百人,不禁信心倍增,爲速戰速決,瓦解袁軍的鬥志,他命令騎兵對麴義發起了衝鋒,企圖把麴義和他麾下的一千八百人踩成肉泥。

麴義長期在涼州生活,十分熟悉遊牧民族騎兵不善肉搏的弱點,他命令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蹲在地上,用盾牌作掩護,靜靜地等待公孫瓚騎兵(以下稱騎兵)靠近。當騎兵靠近後,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同時起身,揚塵大喊,給騎兵來了個出其不意的驚嚇,有效減緩了騎兵的攻勢。隨後,麴義發起進攻,他命令八百步兵在前擋住騎兵,和騎兵展開肉臂戰,一千弩兵在後輪番射擊。騎兵在近戰中不是步兵和弩兵的對手,很快敗下陣來,就連急於立功的冀州刺史嚴綱也被袁軍斬殺。

公孫瓚的騎兵撤回本陣時衝散了步兵的陣型,於是,公孫瓚全軍登時大亂。袁紹見戰局已經逆轉,便率領全軍追殺公孫瓚。袁軍越戰越勇,一直追到界橋,再次擊敗公孫瓚,並攻佔了公孫瓚的軍營。袁紹爲擴大戰果,便讓麾下將士放開手腳去追殺公孫瓚的軍隊,不再防備公孫瓚的反攻,不料,公孫瓚的二千多騎兵突然殺到了眼前,袁紹只有精銳步兵大戟士一百多人,還有弩兵幾十人,騎兵把袁紹團團圍住,箭如雨下,使袁紹陷入了巨大的危險中。

屬下請袁紹躲起來,袁紹面色不變,把頭盔扔到地上,大聲說道:“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騎兵剛吃過肉搏戰的虧,不敢再貿然發起進攻,袁紹的弩兵在步兵的掩護下頑強反擊,射殺了不少騎兵。騎兵不知袁紹在陣中,又不能取勝,便逐漸退兵了,適逢麴義前來救援,騎兵紛紛散去,袁紹於是轉危爲安。

界橋之戰是怎麼樣的?袁紹和公孫瓚從友變敵? 第8張

東漢步兵

界橋之戰後,公孫瓚損失慘重,不得不從冀州退兵。其後,袁紹和公孫瓚又發生了多次互有勝負的戰爭,這年冬天,公孫瓚聯合徐州刺史陶謙,發兵三路(劉備屯兵高唐,單經屯兵平原,陶謙屯兵發乾)進攻袁紹和曹操(曹操已經是兗州刺史),再次被袁紹和曹操聯合擊敗。從此,公孫瓚再也不能對冀州造成威脅,青州開始成爲袁紹和公孫瓚激烈爭奪的對象。

初平四年(193年),袁紹成功佔領青州,對公孫瓚取得絕對優勢。建安四年(199年),袁紹佔領幽州,公孫瓚自殺,袁紹由此成爲河北霸主。一年後,袁紹和佔領河南的曹操(曹操、袁紹和劉表在初平四年聯合擊敗袁術,曹操得以佔據豫州;建安三年,曹操又擊敗呂布,佔據徐州,成爲河南的霸主)爲爭奪天下霸權,兩人幾十年的友誼、近十年的聯盟走到了盡頭,官渡之戰於是爆發。

在人們的印象中,騎兵的戰鬥力比步兵高,因此在戰爭中容易取得勝利。界橋之戰表明,歷史早期的騎兵不是無敵的,步兵採用大兵團和弓步協同的作戰方法是能有效抵禦無馬鐙騎兵進攻,甚至能擊敗無馬鐙騎兵的。隨着馬鐙的誕生,騎兵的肉搏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步兵擊敗騎兵的難度加大,戰爭形態就要另當別論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