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唐朝因為氣候的變化,才成就的盛世,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歷史時期氣候的冷暖變遷與中國封建王朝的興替有著驚人的對應關係。特別是在中國的北方,氣候這種影響更為明顯和突出。一言以概之,歷史時期氣候的冷暖變遷對我國社會發展程序起著推進和延緩的作用。唐代氣候的冷暖波動對當時的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大唐帝國的興衰與當時氣候的波動並非是歷史的巧合,氣候的冷暖波動對社會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的。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一、唐代氣候的變化大勢

1、唐代氣候冷暖

曲江池也種有梅樹。曲江,因水流曲折而得名,在長安城東南隅。隋朝時鑿地為池,稱為“芙蓉池”,並建有“芙蓉園”。唐玄宗時“芙蓉池”更名為“曲江池”,並在芙蓉園增建樓閣。這一帶盛唐時期成為了著名的皇家園林和名冠京華的遊賞勝地。可見,園中種植的梅樹同宮廷中的梅樹一樣均屬於觀賞性質的花木。對於它們而言,人為採用的防寒措施有可能改變冬季溫度這個限制條件,所以“觀賞性花木的分佈地點不宜作氣候條件的指示證據”,因此園苑中種植梅樹的氣候指示信度不高。除此之外,現代作為觀賞性而栽培的梅樹的最北界限是北京地區,因此唐代長安園苑中栽植的梅樹不能證明當時的氣候較現代溫暖。相比較而言,野生梅樹則更具有氣候指示意義。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第2張

2、唐代氣候的波動

唐代氣候自七世紀中期始變溫暖,其中,七世紀中期至八世紀末150年間冬無冰雪的年份高達19次,大約每8年出現一次暖冬。九世紀初至唐亡的這107年間,氣候明顯轉寒,冬無冰雪的年數僅有四次,與唐代中前期形成強烈反差,可見有唐一代氣候明視訊記憶體在著波動。其大致以八世紀末為界點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暖冬頻率很高,氣候較現代溫暖,後期則明顯轉寒。寒冷持續了70多年後,到九世紀中葉氣候又有所回暖。具體表現為,這一區段間寒冷事件出現頻率很低,間或亦有“關中少雪” “冬無雪”和“暖如仲春”之類的記載。不可否認這一期間由於人為因素導致史料記載嚴重缺失,如唐代皇帝“完整的實錄只到文宗為止,宣宗以後都沒有實錄”,因此從宣宗直至唐朝滅亡這一期間內缺乏氣候冷暖的相關記載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確實給我們推測這一區段間的氣候冷暖程度帶來很大的麻煩,但是仔細統計851-880年間的寒冷事件和冬無雪以及暖如仲春的記載後發現,兩者實際上相差不大。考慮到戰禍等種種原因對寒冷事件和溫暖事件記載具有同增減的效果,在此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當時氣溫當與現代大致相當,或稍低於現代,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期間較781-850年間溫暖。

二、氣候與社會漫談

1、氣候與經濟

唐朝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強勁,文化昌盛,相容幷蓄,是我國曆史時期最為強盛的一個朝代。中國曆來以農立國,農業在經濟生活中長期處於支配地位,唐朝也是將經濟的發展建立在農業基礎之上的。農業(此處指狹義的農業)作為唐代經濟的中心產業,自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重點照顧,但是農業生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氣候變化,特別是氣溫和降雨變化的影響,在北方這種影響尤為明顯。不僅如此,相較於中原農耕區而言,邊疆畜牧業對氣候的依賴程度也高,因為“氣溫波動和降雨量的變化對牧業生產的影響往往是致命的”。歷史證明,每逢氣候轉寒和乾旱加劇,北方畜牧業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牲畜多死,最終導致遊牧民族的大舉南侵。農業是古代傳統農業社會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傳統農業的生產不但與勞動力的多寡、生產技術的改進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它的發展也深受自然條件的制約,氣候變遷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因子。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第3張

一般來講,氣候變化是通過“影響氣溫和降雨進而影響農業生產”的。有關研究表明,氣溫和降雨這兩者之間有著很好的對應關係,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在生產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農業生產尚不能完全擺脫氣候的影響,更何況生產技術相對低下的唐代。魏晉南北朝以來氣候轉暖,至隋唐時期更是進入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明顯溫暖期,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為農作物提供了一個優越的生長環境。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粟類作物就是華北地區的主要作物,“國家是以粟類作為收取租稅的標準食糧”。至唐代,生產力的發展和耕作技術的進步為北方粟麥輪作複種制的普及提供了技術支援,唐代溫暖溼潤的氣候則為北方粟麥輪種制的普及提供了優越的水熱條件,小麥在隴右、中原、山東和淮北地區逐漸普及開來。

2、氣候轉寒與唐代農業經濟的萎縮

溫暖溼潤的氣候確實對唐代中、前期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整個唐代並非一直都處於溫暖溼潤的狀態。在八世紀末九世紀初,氣候明顯轉寒,降雨量也隨之減少。氣候的惡化致使自然災害和次生災害頻發,北部遊牧民族的畜牧業深受其害,中原和南方地區的農業(特別是種植業)也不能倖免於難,農業產量明顯下降,甚至出現農作物大面積被凍死的情況,這種情形在北部邊疆的屯墾區尤為常見。頻繁的凍害、積溫的下降以及降雨量的減少,以及受政局動盪、府兵制的衰落等因素的影響,唐代後期屯田的效益日益降低,致使屯田所取得的收效不足以解決邊地戍軍的糧銅。涼州“歲食六萬解,屯田所收不能償墾”,北疆延邊數十州也出現了“營田及地租不足以供軍”的情形,唐王朝不得不向民間收購糧谷,運往邊地以供軍需。降雨量的逐步減少更加劇了屯田區供需矛盾,一些屯田和營田直接就被拋荒以致廢棄,大部分屯田則遷往內地。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第4張

三、氣候與政治

1、中原農耕民族與邊疆遊牧民族的博弈

農業經濟繁榮的同時,唐代畜牧業特別是馬匹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唐代氣候溫暖,降雨充沛,水草豐盛,對畜牧業的恢復和發展極為有利。唐初主要在隴西、金城、平涼、天水四郡養馬,後又不斷向西向東擴充套件,最盛時“西至河曲,東到今天的陝北和晉西”。為了便於管理,唐政府特意任命內外閒廄專管牧場的相關事宜。於長安東西兩側,史念海先生稱其為“長安的左膀右臂”。河西、隴右的屯田和黃河流域的農耕區是長安的左膀,為邊疆守軍提供了充足的糧銅,長安的右臂—西北的國營牧場則提供了精良的戰馬,大大增強了邊睡駐軍的軍事戰鬥力,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唐王朝才得以北逐突厥,西降薛延陀,東破百濟和高麗,海內臣服,版圖也臻於極盛。從八世紀六十年代起,氣候就開始轉冷變的乾燥了,自然災害頻繁,農業歉收。原本富庶的河西、隴右地區的軍屯所產糧食今不足以自保,不得不從內地調配糧食運往邊地,耗資巨大。党項族和吐蕃族也趁機南下東進,佔據了隴東至陝北一帶,這一地區“成為新的畜牧區”。黃河流域的小麥也普遍減產,水稻種植區南退,糧食產量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方鎮林立,大量的人口不堪忍受殘酷的剝削和戰火的蹂踴,紛紛南遷,為南方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淮水以南長江中下游以至嶺南的開發,其中尤以太湖流域最為富庶。江南一帶的新的富庶的農耕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不足以填補糧食嚴重短缺的漏洞,就連長安也得就食於東都。

唐朝因為氣候的波動才出現盛世的嗎?大唐的興衰與氣候產生哪些影響? 第5張

2、溫暖氣候與唐代多政治中心格局的形成

除了臨幸兩京道的行宮外,諸帝王還避暑於太原府,而且在當地駐紮比較長的時間,起到了臨時政治中心的作用,從而與長安、洛陽一起構成了唐代多政治中心格局。此外,出於避暑的考慮,京師三大內之一大明宮的政治地位逐漸凸顯出來,自唐玄宗起就一直是唐中後期的政治中心樞紐的所在地。唐代氣候溫暖溼潤,為關中地區冬小麥種植的普及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加上石磨的普遍推廣,關中平原冬小麥田急劇擴大,所產小麥被磨成麵粉,運往京師長安進行交易。

結語

八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唐代氣候溫暖溼潤且比較穩定,農業經濟得以快速恢復和發展,隴右和關中兩大國營牧區常年出產大批優良戰馬,這強有力的“長安左膀右臂”為唐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溫暖溼潤的氣候也為北方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自然生長條件,遊牧民族豐衣足食,多能與唐朝和平相處,進行友好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