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關於仁義的歷史內容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泓水之戰遭到徹底失敗?只因宋襄公以“仁義”指揮戰爭

泓水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戰雙方是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和楚國(長江中游和漢水流域一帶)。戰爭的發動者是宋襄公,結果宋敗楚勝。宋襄公以“仁義”起家,也以“仁義”覆敗。泓水之戰就是他以“仁義”指揮戰爭遭到徹底......
2020-09-27
歷史上真實的徐偃王,是仁義之君還是越禮之徒?

歷史上真實的徐偃王,是仁義之君還是越禮之徒?

徐國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跨越千年的諸侯國,歷經了1600餘年,共有君主44任,但在後人口中,最強大的徐偃王卻有很大爭議。周王室稱其為“越禮之徒”,不服從周禮,規格超越周天子,然而百姓和後世的學者卻認為其為仁義之君,樂善好......
2012-09-25
宋襄公的仁義體現在哪些方面?他的仁義為宋國帶來了什麼?

宋襄公的仁義體現在哪些方面?他的仁義為宋國帶來了什麼?

對宋襄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繼齊桓公之後,第二位春秋五霸宋襄公,一生講究仁義,即便是與楚國交戰的戰場上,還以仁義為主,最後確丟了性命。春秋時期的宋國,是一個小國,宋桓公病重時,太子茲甫就諫......
2021-06-10
漢景帝的性格猜忌狹隘,為何卻留下了“仁義之君”的形象?

漢景帝的性格猜忌狹隘,為何卻留下了“仁義之君”的形象?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也有認為漢始於公元前206年一說),史書又稱為“前漢”“先漢”,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既然漢景帝是猜忌之君,......
2022-12-30
陳宮為何不選擇仁義大氣的劉備,卻反而選擇了呂布?

陳宮為何不選擇仁義大氣的劉備,卻反而選擇了呂布?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陳宮這麼聰明,為何會選擇呂布這種莽夫做主公,而不選擇劉備......
2022-08-01
泓水之戰中,第一個死於仁義的人

泓水之戰中,第一個死於仁義的人

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春秋無義戰,可是你們知道這句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這是不得不提我們的主人公宋襄公。春秋一來五國輪番爭霸,宋國就是其中一個,公元前643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後,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內......
2022-03-20
宋朝的明君宋仁宗到底有多仁義?竟然連自己都不能給後宮加薪?

宋朝的明君宋仁宗到底有多仁義?竟然連自己都不能給後宮加薪?

在宋朝奇葩皇帝輩出的大環境下,他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並且其在位42年,創造了宋朝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史學家曾評價他在位期間的功績,說他是“仁宗盛治”。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名臣,都出現在這個時期。那這樣的皇帝......
2020-12-09
劉備自詡仁義,為什麼連劉璋的兄弟媳婦都不放過?

劉備自詡仁義,為什麼連劉璋的兄弟媳婦都不放過?

首先先問大家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知道劉備入蜀稱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後來稱帝后的皇后是誰嗎?這個蜀漢第一位皇后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國馬雲糜竺的糜夫人,當然也不會是完全是因為政治才嫁給劉備......
2022-03-21
宋楚泓水之戰的起因是什麼?泓水之戰為什麼會是仁義之戰?

宋楚泓水之戰的起因是什麼?泓水之戰為什麼會是仁義之戰?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宋楚泓水之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宋楚泓水之戰,發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年),為齊桓公領導諸侯稱霸中原之年。齊桓公死後,中......
2020-06-28
劉備以仁義著稱,為何卻有很多人不認同呢?

劉備以仁義著稱,為何卻有很多人不認同呢?

在三顧茅廬中,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認為曹操手上有漢獻帝這塊王牌旗幟,所以佔據了天時。孫權則憑藉著長江天險和獨步天下的水軍,佔據了地利。而劉備雖然實力弱小,但是由於仁義之名滿天下,所以可以佔據人和,這樣就......
2021-10-14
趙雲是仁義之將,為何與劉備的關係卻不好呢?

趙雲是仁義之將,為何與劉備的關係卻不好呢?

三國時期荀彧和曹操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荀彧對曹操的幫助非常大,荀彧在戰略方面上給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也”。又一方面,荀彧忠於漢室,反對曹操稱魏王,最後遭到曹操猜忌,鬱郁而......
2021-01-06
孫權早年知人善用以仁義著稱 晚年的時候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兒子

孫權早年知人善用以仁義著稱 晚年的時候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兒子

對孫權殺兒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孫權,作為三國時期東吳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的一生可以被稱讚也可以被議論,他儘自己所能守住了父兄的基業,並且在他手上發展壯大,東吳的崛起與孫權的統治......
2022-05-14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真的為了劉禪竟親自逼死了義子嗎?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真的為了劉禪竟親自逼死了義子嗎?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劉備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劉封可能是三國曆史中最憋屈的一個人,哪裡憋屈?他對義父劉備忠心耿耿,最後卻被義父用莫須有的罪名通迫著自殺了。......
2018-06-14
劉備的仁義:吸引部下為其粉身碎骨的一件武器

劉備的仁義:吸引部下為其粉身碎骨的一件武器

曹操這樣的奸雄都承認劉備是敵手,所以,劉備必然具備有某些能彌補無能的強力武器,簡言之,那就是他的仁德。劉備的部下,例如關羽、張飛、趙雲等豪傑,以及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都願意粉身碎骨地為他效命。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受劉備......
2017-07-30
孟子為何不相信革命會流血?革命成功關鍵在仁義

孟子為何不相信革命會流血?革命成功關鍵在仁義

關於湯武革命,孟子有一段很有名的話。齊宣王問他:“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說:“於傳有之。”齊宣王很害怕,說:“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則斬釘截鐵地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
2022-04-16
匪夷所思:三國史上的蜀漢竟然因為仁義而亡國

匪夷所思:三國史上的蜀漢竟然因為仁義而亡國

不管是讀小說《三國演義》,還是讀史書《三國志》,都會讓後人感覺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是最有機會統一中國的。但是歷史給所有人開了個玩笑,蜀漢在建立之後僅僅到劉備兒子劉禪手中就悄然滅亡了。這其中有很多的歷史偶然性,更多......
2018-07-01
劉備的仁義之心:為何還要照顧黃權家眷

劉備的仁義之心:為何還要照顧黃權家眷

劉備,字玄德,是中國歷史上蜀漢的創立者之一,被譽為“仁德之君”。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他對待部下的仁義之心,更是讓人敬佩。其中,他對黃權的家眷的照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麼,劉備為何還要照顧黃權家眷呢?這其中又......
2023-11-17
秦穆公三救晉難,是情誼,是仁義,還是計謀?

秦穆公三救晉難,是情誼,是仁義,還是計謀?

晉獻公晚年寵信驪姬,在驪姬生下兒子之後,有意廢除太子申生,所以派遣申生守衛曲沃,遠離政治中心。在驪姬的枕邊狂風中,晉獻公迷失了自我的本性,處死了太子申生,可嘆虎毒尚且不食子,這老頭實在是鐵石心腸。申生死後,他的兩個弟弟......
2018-04-16
劉備以仁義而聞名,他為何一定要對自己的義子痛下殺手?

劉備以仁義而聞名,他為何一定要對自己的義子痛下殺手?

漢朝末年,皇權衰落,群雄割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虎踞益州以匡扶漢室,孫權秉承父兄基業於江東。及至公元220年,曹操病故、曹丕掌管大權,漢獻帝劉協禪讓於曹丕,漢朝覆滅,三國時期到來。曹丕稱帝的次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
2021-06-17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與仁義的辯證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與仁義的辯證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時期的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關於他的武力和人品,歷史記載和後人評價多有不同。一方面,劉備被尊為仁德之君,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他的仁德有虛偽的成分。本文將探討正史中對劉備武......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