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春分奇遇記》是什麼題材?二十四節氣的另類表現

《春分奇遇記》是什麼題材?二十四節氣的另類表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9日訊(記者萬旭明)從春節時《唐宮夜宴》的妙趣橫生,端午時《洛神水賦》的翩若驚鴻,到七夕節《龍門金剛》的剛柔相濟……在過去的一年裡,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一次又一次驚豔“出圈”,網路流量更是以百億計。19日晚,由同一班底全新打造的《中國節氣》系列將播出第一期《春分奇遇記》,不同於傳統佳節時的至美大餐,二十四節氣將以更小而美、趣且新的戲劇樣式來呈現。

《春分奇遇記》是什麼題材?二十四節氣的另類表現

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中國節日》《中國節氣》系列節目導演組,作為傳統文化傳播中的“爆款製造機”,他們眼中最大的流量其實是文化。

小而美的中國節氣,以歷史關照當下

一次次被《中國節日》驚豔后,人們一提到河南衛視,就會條件反射地聯想到“沉浸式的節日場景,美到無法呼吸的舞蹈節目”。但在全年共計12期的《中國節氣》中,每一期的時長只有10~15分鐘,一位“節氣先生”將貫穿全年,以古今人物“奇遇記”的形式,展開每一期的“一個節氣,一段奇遇,一種情感,一首歌曲”,彰顯節氣所蘊含的中國精神哲思,喚起今人共情和共鳴。

在春分這一期中,最早編寫記錄二十四節氣的西漢淮南王劉安就會穿越到當下,與小男孩劉一旦相遇,共同完成一場“春分到,蛋兒俏”的科學實驗。AI、XR等技術仍將加入,以豐富視覺呈現。

《中國節氣——春分奇遇記》總導演陳雷透露,“相較於傳統節日而言,節氣對於當代很多觀眾來說可能並不太瞭解和熟悉,所以做這一系列主題節目,首先要具有科普的性質,更為平實和直白的講故事方式,能夠更好地進行表達”。

的確,與沿襲千年的傳統佳節不同,二十四節氣誕生於農耕時代,用於指導農民農事活動。可在當下,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何意義?《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總導演之一、《中國節氣》系列節目執行策劃徐娜說道:“在節氣系列中,我們更多是用歷史的視角展現當下和未來。”在她看來,二十四節氣的核心內涵是人與自然在對話與互動中達到和諧共生,“現在我們探討碳排放等,其實依然是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她希望通過節目,能讓觀眾瞭解節氣,關注身邊的花花草草、自然規律。

“不懂流量”的爆款製造機:最大的流量是文化

2021年春晚全網點選量50億次、元宵奇妙夜30億次、端午奇妙遊50億次……曾被調侃“不懂流量”的河南衛視,憑藉《中國節日》系列穩穩地拿捏住了“流量”二字。

但在徐娜心目中,最大的流量有二:一是文化,是中國的文化自信;二是人民群眾。“所謂的我們拿捏住流量,其實是在這兩大流量之間搭了一座橋。”

而隨著“頂流”之路越走越遠,“反流量套路”的節目裡也有了明星藝人的身影。在2022年河南衛視春晚中,就邀來了河南籍藝人王一博等。徐娜說道:“大家口中的流量明星,在我們的節目中就是河南的孩子,他回家了。這些藝人並沒有以他最常規的樣式來出現,而是符合節目的內容和調性。年輕觀眾對他們的喜愛,加上傳統文化這一真正頂流,兩者疊加在一起,會產生更多破次元壁的傳播。”

相較於50億、100億的資料,徐娜更關心的是網友的評論。“網友們說不想看到太多視效、想看到實景拍攝,這些意見我們都會形成覆盤資料反饋給導演。”今年,徐娜會適當地放下對資料的關注,“其實,流量一點也不討巧,反而會做得更加辛苦。”

傳統文化的傳播密碼:不復刻不搬運

《春分奇遇記》是什麼題材?二十四節氣的另類表現 第2張

很長時間裡,人們最熟悉的河南衛視節目是《梨園春》與《武林風》,很傳統,很文化,卻不流行。可從《中國節日》開始,同樣是傳統文化主題,卻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找到了流量密碼。年輕的網友們用節目素材做二次創作,玩得不亦樂乎。年長的觀眾也認可對傳統的創新表達,“沒有亂來”。

“經過這一年,我們終於找到了一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底層邏輯。”徐娜一直在琢磨,“我們不復刻傳統,也不搬運歷史,而是用不那麼具象的、相對抽離的方式,只抽絲、不剝繭,留一些空白給觀眾。”

在一次次創作中,他們發現,“文化其實就是以文化人,我們從中找到一個小的切口,在節目中將它放大。其中的美、趣味、藝術自然會觸動到觀眾,願意去百度它、挖掘它,然後就會發現,原來傳統裡有這麼多奇妙的東西”。

停不下來的“內卷”,最大的競品是自己做過的精品

其實早在去年中秋節後,《中國節日》團隊已官宣要做二十四節氣,“但我們實在抽不出人手”。徐娜介紹,目前整個主創團隊共有60人左右,包括15人的導演組。其中,“70後的導演擅長挖掘文化、歷史內涵,80後的我們更多當下視角,90後的主創則給出未來視角。”共同的是,大家都“想一股腦地趕緊多出一些作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多多地展示給觀眾。”

可他們手頭的節目包括一年數期的《中國節日》,一年12期的《中國節氣》,未來還計劃以季播形式解讀中國發明。徐娜笑道:“我們是真正的內卷。”導演與導演之間“卷”,能者上。主創還跟自己卷,“有人問我們最大的競品是什麼,其實就是自己做過的精品節目。”不停地顛覆自己,不停地重新整理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停地探討新的表達。“可能很多觀眾會期待,節目還可以照以前的模式做,大家還是喜歡的,但我們就會覺得,要換換口味了。”

雖然不以資料來考核,但不同節目的導演還是會對照資料“卷”自己,“反思觀眾為什麼不喜歡,是文化內涵塞得太滿,還是理解門檻設得太高”。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