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科學探索 > 太平洋蠵龜屬於什麼品種?都有哪些餵養的技巧呢?

太平洋蠵龜屬於什麼品種?都有哪些餵養的技巧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不知道大家對太平洋蠵龜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太平洋蠵龜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太平洋蠵龜品種簡介

太平洋蠵龜屬於什麼品種?都有哪些餵養的技巧呢?

太平洋蠵龜

太平洋蠵龜是瀕危保護物種,海洋生物之一,每年只有產卵季節會出現的海灘,其餘時間通常遊蕩在大海中,身體代謝很快,需要不停的捕食,在我國海域偶見,主要產卵地分佈在日本。

中文學名:太平洋蠵龜

中文別名:赤蠵龜、紅海龜、靈蠵、靈龜、嘴蠵

英文名:Loggerhe adturtle

二名法:Caretta carett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目:龜鱉目

科:海龜科

屬:蠵龜屬

種:太平洋蠵龜

分佈: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

繁殖方式:卵生,每年5~7月為繁殖期,在海邊沙灘掘穴產卵,每次產6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8~40mm左右。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

外觀特徵:體形尺寸體大,長可達1米,一般重約100千克。體型較大,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

生活習性: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

食性: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和藻類為食。

保護狀態: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UCN瀕危等級:瀕危;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太平洋蠵龜形態特徵

太平洋蠵龜屬於什麼品種?都有哪些餵養的技巧呢? 第2張

太平洋蠵龜

太平洋蠵龜的外觀與大西洋蠵龜相似,背部呈流線型,頭部較大,脖子短、頸肩寬,四肢呈漿狀,這樣的身體形狀有利於在海水中的滑行,太平洋蠵龜是海洋中的精靈,數量稀少,需要人們的保護。

太平洋蠵龜的體型較大,體長可達1米,一般重約100千克。體型大導致背甲曲線長度745~1025mm(n=16)。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頭寬大,具有極為強健的鉤狀喙。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2對,比綠海龜多1對。背甲呈心形,臀部窄而高。體鱗平砌。頸盾寬短,椎盾一般5~6枚,肋盾通常5對,第一對與頸盾相切,緣盾13對,具3對下緣盾。四肢漿狀,四肢槳狀,前肢大,後肢較小,前後肢各具1~2爪,適於游泳,尾巴較短。

蠵龜一共有兩種,根據分佈不同分為大西洋蠵龜和太平洋蠵龜,太平洋蠵龜主要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較溫暖的海域,他們不會漫無目的的遊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太平洋蠵龜可以明確的找到自己的行進路線,但是具體原因並不明確。

太平洋蠵龜護理知識

太平洋蠵龜曾一度遭到人類的獵殺,主要原因在於,中醫理論認為龜身上的任何部位都是很好的中藥材,就從人們喝“鱉湯”的情況就可以看出,這個理論已經深入人心。

一、太平洋蠵龜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太平洋蠵龜龜板膠為滋補品。其血可治療刀劍毒。取膽囊、膽汁、掛通風處乾燥備用,有清肺、瀉火的功能。因此被利用。掠奪性的亂捕濫殺,濫挖龜卵,是西沙群島海龜資源急劇減少的重要原因。過去海南島也曾有過較多海龜,正是由於人們捕龜挖蛋,導致海南島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龜蹤影了。臺灣省東海岸沙灘風景優美,可惜在人為捕殺破壞後,已幾乎無海龜在此產卵。

二、太平洋蠵龜的習性

太平洋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佈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主要以魚類、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特別是頭足類動物。每年5~7月為繁殖期,雌性交配之後在夜間到海岸沙灘上挖穴產卵,每次產6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8~40mm左右。然後在岩礁間休息2~3周後,還可以再產一次卵。產卵後用沙覆蓋,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

太平洋蠵龜生活環境

太平洋蠵龜生活在廣袤的海洋中,蠵龜的分佈很廣泛,在每一個大洲的某片海灘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大平陽蠵龜是蠵龜的某一亞種,主要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某片溫暖的海域中覓食,每年的產卵及,太平洋蠵龜都會憑藉著驚人的毅力以及方向感,準確的找到產卵位。

太平洋蠵龜在國外分佈於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國內分佈於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S.S. Frazier等(1988)報道在我國福建與廣東調查資料,共觀測得龜16號。據該文作者統計我國龜記錄多在福建(81%),其中一半以上得自福建平潭島沿海。太平洋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佈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而在我國的海灘雖然可以發現其蹤跡,但是近年來的獵殺已經導致產卵趨於“零”,所以並不能算作是一個合適的產卵地。

太平洋蠵龜飼養要點

太平洋蠵龜較少有人類飼養的記錄,通常都是在海洋中生長,不同於玳瑁這一類海龜,太平洋蠵龜的食物更加豐富,一些魚類也在太平洋蠵龜的捕食範圍內,這大大增加了他的捕食範圍。

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佈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主要以魚類、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特別是頭足類動物。5~7月間繁殖,雄性和雌性通常在產卵場所的沿海岩礁間交配。雌性交配之後在夜間到海岸沙灘上挖穴產卵,每次產卵130~150枚,然後在岩礁間休息2~3周後,還可以再產一次卵。

產卵後用沙覆蓋,大約需要50天左右的自然孵化,幼體就能破殼而出,遊向大海。太平洋麗龜是最小的一種海龜類動物,體長約60~70釐米,體重大約為12千克左右。太平洋蠵龜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的溫水淺海中,在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西、廣東、海南等沿海,以及上海的黃浦江中。它主要捕食底棲或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水母和其他無脊推動物,偶爾吃魚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