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戴名世在史學上的成就:被梁啟超贊為“史才特絕”

戴名世在史學上的成就:被梁啟超贊為“史才特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號藥身,別號憂庵,晚號栲栳,晚年號稱南山先生。死後,諱其姓名而稱之為“宋潛虛先生”。又稱夏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幼時家境相當貧寒,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窘困多艱的時期,也是一個發憤立志的時期。其坎坷不平的生活經歷,以及由此而來的生活磨鍊,不僅鑄就了戴名世獨特的性格特徵,而且也為他日後的思想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礎。戴名世自幼即刻苦上進,力學古文不輟。他“一日不讀書,輒忽忽如有亡失;但得一書,往復觀玩,可以忘寢食”(《與朱生書》)。戴名世六歲開蒙就讀,十一歲熟背《四書》《五經》,被鄉里長輩公認為戴氏“秀出者”(《戴母唐孺人壽序》)。由於孜孜不倦的追求,戴名世年未及弱冠即善為古文辭,二十歲起開始授徒以養親,二十八歲以秀才入縣學,不久後以拔貢生入京師,補為正藍旗教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戴名世在史學上的成就:被梁啟超贊為“史才特絕”

史論評價

他的史論言辭犀利,議論透闢,如《老子論》、《范增論》、《撫盜論》、《史論》等。後代學者稱讚他“才氣汪洋浩瀚,縱橫飄逸,雄渾悲壯,舉動得《左》、《史》、《莊》、《騷》神髓”(蕭穆《戴憂庵先生事略》)。其中《老子論》認為老子所言,多“涉歷世故之道,”憤恨道教徒妄託老子為教主;《范增論》認為“定天下者必明於天下之大勢,而後可以決天下之治亂”;《撫道論》認為“群盜”是“假手於文武大吏”,這種官吏正是“國家之大盜”;《史論》認為《史記》、《五代史》為良史,以上這些都可謂是真知灼見。

史傳文學

名世最佳的散文首推史傳文學和遊記。《南山集》今本卷六、七、八的數十篇傳記,卷十一的五篇《日記》,卷十二《子遺錄》,卷十三的四篇《紀略》等,既表彰了明亡之後堅持民族氣節、隱居不仕的讀書人,又歌頌了拋卻一己之私、奔走於抗清事業的忠貞烈士,同時還在有的章節(如《曹先生傳》)中將他們與那些“受人主知遇得富貴而反顏事仇者”作一對比,譏刺了為求富貴而搖身一變、腆顏事清的無恥故明官僚。

戴名世在史學上的成就:被梁啟超贊為“史才特絕” 第2張

戴名世以史遷為師,史傳作品成就最高,或謂“先生為文得司馬子長之神,歸熙甫後一人”(鄧實《戴褐夫集跋》)。《畫網巾先生傳》是他的名篇,堪稱史傳文學中的佳作。此文用極其生動的筆調刻畫了一個“其姓名爵裡皆不得而知”的反清英雄形象,雖實錄其事而人物個性鮮明,通篇寓莊於諧,情趣盎然,繼承了司馬遷史傳文學的優秀傳統。因為他的史傳普遍筆法生動洗練而又述事周詳,故梁啟超稱讚他“史才特絕”。

《南山集》中的一些遊記散文如《遊天台山記》、《龍鼻泉記》、《雁蕩記》、《遊大龍湫記》等,“空靈超妙”(方宗城《桐城文錄序》),寫山川景色頗細,文筆清麗生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