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成語“孤注一擲”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孤注一擲”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孤注一擲成語出處】

《元史·伯顏傳》:“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耳。”

釋義:

注:賭博時所下的錢物。擲(zhì)。賭徒把全部賭本都押上,來拼最後的輸贏。比喻在危急的時候,使出全部力量冒險一試。

【孤注一擲成語意思】

成語“孤注一擲”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公元1004年,北宋的統治者為宋真宗。契丹人大規模入侵北宋,朝廷上下一時間人心惶惶。新任宰相寇準力勸真宗帶兵親征,副宰相王欽若和另一個大臣陳堯叟卻暗地裡勸真宗逃跑。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陳堯叟是蜀人,勸真宗逃到成都去。

成語“孤注一擲”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第2張

宋真宗聽了這兩個大臣的意見後,猶豫不決,最後召見寇準,問他說:“有人勸我遷都金陵,有人勸我遷都成都,你看該怎麼辦才好?”寇準一看兩邊站著的王欽若和陳堯叟,心裡早有了數,他聲色俱厲地說:“這是誰出的好主意?出這種主意的人,應該先斬他們的頭!”他認為只要真宗親自帶兵出征,鼓舞士氣,就一定能打退遼兵;如果放棄東京南逃,就會動搖軍心,敵人也會乘虛而入,國家就保不住了。宋真宗聽了寇準的一番話,也壯了壯膽,決定親自率兵出征,由寇準隨同指揮。

宋軍兵馬剛剛到韋城,一些隨從的大臣聽說南下的遼軍實力強大,便嚇得戰戰兢兢,趁寇準不在的時候,又在真宗身邊嘮叨,勸真宗暫時退兵,避一避風頭。宋真宗意志本來就很不堅決,一聽到這些意見便動搖起來,於是又召見寇準。宋真宗對寇準說:“大家都說暫時到南方避一避風頭比較好,你覺得怎麼樣呢?”寇準嚴肅地說:“主張南逃的都是些懦弱無知的人。現在敵人已經迫近,人心動盪。我們只能前進,決不可後退!如果前進,前方將士便會鬥志昂揚;如果後退,全軍便會土崩瓦解。到那時,敵人緊緊追趕,陛下就是想到金陵去避難,恐怕也去不成了。”宋真宗聽寇準說得義正詞嚴,無話可說,才決定動身到澶州。

在寇準等文武大臣的護衛下,宋真宗渡過黃河,來到了澶州北城。這時候,各路宋軍也已經集中到了澶州,將士們看到宋真宗的黃龍大旗,士氣高漲,個個奮勇殺敵,果然大勝。

王欽若當時任副宰相一職,他本來就和寇準不和,現在看到寇準陪著皇帝親征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真是又妒又恨。於是,他便借一次陪同宋真宗賭博的機會陷害寇準。王欽若對真宗說:“皇上您知道賭博的時候最危險的是什麼嗎?”宋真宗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很想知道答案,王欽若就趁機對真宗說:“最危險的是一次將所有的賭本都押上,因為這樣一旦輸了就可能會輸得精光。上次澶淵之戰,寇準分明是將皇上作為賭本押上了,這是把大宋所有的‘本錢’都押上了。這個寇準絲毫不顧及皇上的安危啊!”宋真宗聽了他的這番話後,非常生氣,覺得自己被寇準利用了,不久便撤了寇準的宰相之職。

後來,人們根據史料記載:“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引申出“孤注一擲”的成語。

——《宋史·寇準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