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笏板從春秋沿用到明朝,為何在清朝時期被全面廢除?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大家可能都在古代影視題材電視劇中看過皇帝上朝的場景,很多人都注意到,官員在上朝時雙手都捧着一個狹長的板子,這個板子就叫做笏板。

這種笏板起源於春秋時代,是中國古代王朝臣子上朝的必備品之一。官員一般把要上奏給皇帝的話記在上面,有時也將皇帝的訓令記在上面以免忘記。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在清宮戲中看到笏板,這又是為何呢?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原來,在清朝入關後,沿用兩千多年的笏板制度就被清朝正式廢除,自此以後,大臣上朝不再需要攜帶笏板。我們不禁好奇,為何清朝要將一個歷史如此悠久,且具有實用性的笏板制度廢除呢?

從春秋到明朝:笏板的形成與演變

1. 笏板的緣起

紙張要等到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後才迅速推廣開來,此前的書寫載體五花八門,商朝用甲骨、西周用青銅和甲骨,春秋戰國開始流行用竹簡。笏板的出現就和竹簡的流行有關。

正是因為人們在春秋戰國時期習慣於將文字記錄在竹木削成的竹片或木片上,這種竹片、木片也就成為朝中大臣日用必須品。久而久之,人們將這些隨身攜帶的竹片、木片稱作“笏”。

根據《禮記》記載:“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禮記》成書於戰國,當時的一尺大約相當於19.7釐米,兩尺六寸約等於51.22釐米,三寸為5釐米。所以,當時的笏板大約是一個半米長,5釐米寬的狹長木片或竹片。

這種尺寸十分便於攜帶,可以隨時別在腰上。久而久之,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了大臣上朝攜帶笏板的習慣。

此外,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男性服裝沒有鈕釦,當時的男性都是在袍衫外再束上一條腰帶。有了腰帶後,笏板就更方便攜帶了。貴族男性可以將笏板直接插入腰帶,隨身攜帶。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第2張

於是,我們在《禮記》中看到了這樣的記載:“執笏者,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

這句話的意思是説,那些需要拿笏板的人,遇到一些臨時事務,可以將笏板暫時別在腰上,方便騰出手來解決事情。

此後,這種搢笏逐漸變成貴族男子、官僚成員的專屬特權,如《禮記》記載,一個貴族男性,每天早起,必須衣着整潔,不能忘掉搢笏,這是外出拜訪友人、侍奉君王的必備禮節。

與此同時,由於貴族、官僚使用腰帶一般由“紳(用蠶絲織成的腰帶)組成”,極為精緻,所以,在戰國時期又出現了“搢紳”一詞,以此專門指代那些彆着華美腰帶,腰帶裏插上笏板的官僚、貴族。

這種稱呼在戰國時期已經十分流行,如《莊子》記載“其在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山東鄒魯地區的士人、搢紳大多熟悉詩書禮樂等儒家學問。

2. 東漢-明朝:笏板的制度化

東漢時期,隨着造紙工藝的不斷改進,紙張逐漸成為士人的主要書寫載體。

按理説,此時笏板應該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實則不然,由於春秋戰國以降,士人、貴族長期使用笏板,使得笏板不僅沒有因為紙張流行而漸次消亡,而是成為中高級官員官階、地位的物質象徵。

編纂於漢代的《禮記》記載“笏,天子以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以竹本”。也就是説,不同身份等級的人使用的笏板材質不同。

天子使用玉質笏板,諸侯使用象牙笏板,大夫使用魚須文竹製作的笏板(即使用魚皮裝飾文竹做成笏板),士人使用簡單的竹製素面笏板。

由此可見,笏板的材質逐漸與使用者身份等級掛鈎,笏板不僅僅具有實用功能,還具有彰顯身份地位的社會功能。

時至唐代,笏板的社會功能進一步制度化。

《唐會要·輿服志》記載:“詔五品以上執象牙笏,以下執竹木簡……一律上圓下方”。

從這則記載不難看出,笏板與身份不再模糊對應,而是精準地以五品官位為分界線,五品官以上的官員使用象牙笏板,五品以下只能用竹木簡。同時,唐人還規定了笏板的統一形制。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第3張

此外,唐宋官員的朝服開始按照一定顏色區分貴賤,大體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員朝服用紫色,五品用硃色,七品用綠色,九品用青色。

因此,除了笏板材質要與身份等級對應外,官員所持笏板還要與服飾顏色相匹配。

如此一來,唐宋時期,笏板逐漸與官員品級、服色形成了穩定聯繫,成為區別官員貴賤的重要標準。

甚至於,唐宋時期還規定,不只是上朝時要攜帶笏板,幾乎所有重要場合(如宴會、慶典、祭祀等等),官員都要攜帶笏板,以便禮官安排官員的相應位次,笏板的社會功能完全壓倒了實用功能。

到了明朝,笏板的實用功能完全被拋棄,僅剩下象徵社會身份的功能。如果非要説笏板還有點實用功能,恐怕也只剩下用笏板遮擋自己的臉部,以免上朝時直視帝王,冒犯天威。

清朝的剃髮易服與補服制度

1.強制剃髮與清除明朝影響

1644年,清軍入關後,多爾袞馬上出台剃髮令,據《清史稿》記載:“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薙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也就是説,所有清軍治理下的百姓與官僚都要剃髮,衣服與冠帽遵循滿族人的制度。

這條剃髮令一度受到漢人的強烈反對,由於當時清軍僅僅征服了黃河北部部分地區,廣大南部、西北地區尚在親明勢力手中,所以,清政府被迫暫緩實行這條命令。

此後,隨着清軍對中國各地的漸次征服,清朝政府又再次開始推行剃髮令。此時,清政府再度遭遇了漢人的激烈反抗,但清政府不再妥協,而是頒佈嚴格禁令。據《清史稿》記載,清朝政府下令:“頒佈(禁令)十日後,如有不剃髮易服之人……無論官員治以重罪”。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第4張

也就是説,清朝政府開始用行政高壓和法律手段強行推廣滿族髮飾和服飾。

作為明朝象徵的褒衣博帶、漢家衣冠、腰帶笏板都被清朝統治者視作在文化上懷念明朝,也在此番禁令中逐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鼠尾辮、補服等等。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清朝統治者信奉“衣冠風俗同,則國家同”(《清史稿》)的理念,大力推行剃髮易服制度,才將象徵明朝漢族文化的服飾、笏板等一一廢除,企圖在文化領域“去明朝化”。

2.補服制度與笏板的消失

除了文化上的考慮外,清朝官制中規定的官員補服迥異於此前的漢族王朝官服,從實際服裝設計上就沒有給笏板留下空間,這是笏板在清代被全面廢除的技術原因。

明朝的官員服飾多為長袍式,右衽大襟,腰間有束帶,可以插笏板。

而清朝則與明朝迥異。清朝的官服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朝服,二是補服。

朝服是清朝文武百官參加朝會大典時所穿,是朝臣一生為官中最隆重的服裝。按照清朝規定,朝服皆為上衣下裳相連,兩袖為馬蹄袖,沒有束帶插不了笏板。

補服是清朝官員的日常官服,在很多場合都會用到,在現代清朝影視劇中也極為常見,是一種外在形象最明確、最易辨認的官員袍服。

清朝的補服自有其特色,包含了滿族傳統服飾特點,與明朝大不相同。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第5張

從補服樣式上來看,明朝官服為長袍式,右衽大襟袍,袍袖是窄口的。清朝的補服為長褂式,褂子從前襟中央對開,中間有鈕釦可以扣上,袖口減至肘前。依然沒有束帶,無法插上笏板。

此外,與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官員的等級可以用服裝的補服紋飾和頂戴花翎相區別,笏板標識官員身份等級的作用被這兩種特徵取代,這與滿族人來自東北,常年與野獸打交道關係密切。

因為,不管是補服還是花翎,都強調用珍禽彰顯官員身份。

從九品到一品,補服花紋上的動物也各不相同,文武官員又各有一套體系。文官一品為仙鶴,九品為練雀。武官一品為麒麟,九品為海馬。

花翎是插在朝冠上的一種裝飾,因為常與頂子相連,所以又被稱作頂戴花翎。

花翎由孔雀翎製成,分為單、雙、三眼三個級別,三眼花翎最為珍貴,一般只授給王公貴族或作出重大貢獻的臣子。

六品以下的花翎由染成藍色的鶡鳥羽毛做成,又被稱作“染藍翎”,無眼。

由此看來,清朝廢棄笏板不用,根據自身的遊獵經驗,再造了一套用動物紋飾和羽翎彰顯身份地位的裝飾體系。

總結

在紙張尚未出現,以竹簡作為主要書寫工具的春秋戰國時代,竹簡是士人日常生活、辦公的必備之物。久而久之,形似簡牘的長條板狀物成了士人上朝的必帶品,方便記錄君主言行和相關政策,這就是最初的笏板。

春秋到明朝時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為何要全面廢除 第6張

此後,笏板逐漸與身份等級掛鈎,不同地位的人使用不同的笏板。

東漢以降,隨着紙張的流行,簡牘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笏板並未因此銷聲匿跡,而是進一步與身份等級形成穩定聯繫。

在唐宋的朝政大典中,特別規定了不同等級官員所用笏板的差異,笏板彰顯社會等級差異的功能一直延續到明末。

時至清朝,笏板被徹底廢除。一是因為清朝入關後實行剃髮易服,試圖清除明朝漢文化的影響。二是因為清朝官服制度不同於明朝,沒有束帶,也用不了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