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盤點歷史上與“尊師重道”相關的故事,是值得傳承的美德

盤點歷史上與“尊師重道”相關的故事,是值得傳承的美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尊師重道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優良傳統,也是維繫古代社會有序運轉的一個重要環節。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宋朝時,岳飛嶽武穆的老師周侗也很有名,岳飛盡得其真傳,相傳周侗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週侗死了之後,岳飛在在其墓旁搭了一個窩棚並自守靈一年。

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盤點歷史上與“尊師重道”相關的故事,是值得傳承的美德

尊敬師長,名留後世

漢明帝劉莊,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明帝自從當上太子,向桓榮學習《尚書》,登基為皇帝后,依舊尊重桓榮以師禮相待。

他曾經親自去太常府(桓榮已封太常)探望,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召百官和桓榮弟子數百人來行弟子禮,明帝親自聽講弟子禮節;諸生離開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難問題,明帝(指着桓榮)謙讓地説:“太師在這裏。”結束後,把太官的供具都賜給了太常家。每次桓榮生病,漢明帝就派遣侍從看望問候,並派太官、太醫為桓榮醫治。桓榮病重的時候,呈上奏摺叩謝皇恩,並辭讓交還爵位和官職。明帝親自到他家詢問病情,進去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車了,捧着經書上前,撫摸着桓榮哭泣,賜給他牀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才離去。從此後諸侯、將軍、大夫來探病的,不敢再乘車到門口,在牀前都下拜。

桓榮死後,明帝親自穿上喪服送葬,賜他在首山的東面修築墳墓。桓榮的兒子桓鬱應當繼承爵位,想讓給他兄長的兒子桓泛;明帝不許,桓鬱於是接受封賜,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給桓泛。明帝任命桓鬱為侍中。

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範,值得大家學習。

盤點歷史上與“尊師重道”相關的故事,是值得傳承的美德 第2張

尊師重道,立雪程門

宋朝時,有遊酢、揚時兩人跟着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着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説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着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説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着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麼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遊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盤點歷史上與“尊師重道”相關的故事,是值得傳承的美德 第3張

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説:“教唸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着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着説:“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當我們真心地對待他人的時候,他人也必定會以真心回報我們的。

尊師重道,尊敬師長是我們中國傳統美德,希望這樣的美德能很好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