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大名府的地理位置與多重要?為何會逐漸落幕

在古代大名府的地理位置與多重要?為何會逐漸落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有過太多輝煌的城市,雖然它們在現今已經衰落,可是在當時卻是世界級的大都市,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曾經的大名府在中國歷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是鼎鼎大名的都城之一。它坐落在河北省大名縣附近,自古就是河朔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

在14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裏,大名府作為一座熠熠生輝的千年古城,曾兩次為國都,七次為陪都,享有北方重鎮“畿輔八府”之首的殊榮,一直是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

但如今的大名府,卻只是一個小縣城。那麼,堂堂的大名府為什麼沒落成這個樣子呢?

大名府在春秋時期隸屬衞國,是齊桓公所築的五城之一,成為五鹿城。

春秋末年,魏武侯在此設置陪都,將它劃為公子元的食邑,因此叫做元城,這也是大名府作為陪都的開始。

西漢時期,劉邦在此設魏郡。由於王莽及其姑母王政君家族就誕生於此,因此,這裏也叫做“貴鄉”。

隋朝大業年間,魏州成為了武陽郡,轄10多個縣。隋煬帝開鑿了從洛陽到涿郡的永濟渠,大名府也因此得以繁榮。隋煬帝還曾乘船到此巡遊,並賜這條運河為“御河”。

到了唐朝年間,大名府迎來了它的黃金髮展期。在初唐時期,大名府成為河北道的治所。一代名臣狄仁傑曾在此抗擊契丹南侵,為武周王朝北境平安,寫下輝煌的篇章。在經過了唐朝中期的快速發展後,大名府已經一躍成為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取代了諸如邯鄲等城市的地位。晚唐時期,大名府大規模擴建,分為大城和小城。整座城池的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這種規模在古代歷史上,是少見的。

在古代大名府的地理位置與多重要?為何會逐漸落幕

宋代時期,大名府漸至鼎盛。宋仁宗為阻止契丹南下入侵中原,在“慶曆二年,建大名府為北京,宮城裏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駐蹕行宮,城南三門,東一門”。正是由於仁宗再次修建了陪都,契丹人才取消了南侵的念頭。

這時的大名府,被稱作北京大名府,成為了宋朝的第四個京城。其繁華程度達到了鼎盛。“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就是對它的寫照。

之所以大名府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有兩個原因。

一是得益於它便利的交通條件。陸路上,大名府處於冀、魯 、豫三地交界之處,是有名的交通樞紐。水路上,除了漳河、黃河兩條水道外,流經此處的大運河,也為大名府提供了繁榮的條件。

二是大名府為戰略軍事要地,是中原地區的軍事重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扼守南北通道咽喉,在地理上很容易成為政權中心。明代兵備副使侯一元説: “夫大名者,古之魏地,以其襟帶兩河介於山東西之間故,常為天下樞。”

那麼,大名府從輝煌繁榮的陪都,成為現在的一個小縣城,又是什麼原因呢?

一、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發生了轉移。

至元朝以後,中國的政治中心大幅北移,來到了河北北部地區。隨之而來的國家防禦,也向北推進,大名府不再具備昔日“北門鎖鑰”的作用,其戰略地位大大降低,重要性也日趨下降。

相反,國家的經濟中心向着南方轉移。整個北方在歷經戰亂後,經濟蕭條沒落,農業飽受摧殘,大名府也就在整個經濟殘破的大環境中,無法徹底恢復過來。

明清之時,大名府失去了統治者政治上的有力支撐,經濟上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土壤和條件,軍事上不再是不可替代。這樣的大名府,怎能不衰落呢?

二、運河的改道也是大名府衰落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大名府的地理位置與多重要?為何會逐漸落幕 第2張

忽必烈一統中原後,就開始對大運河進行改造。整個運河向東轉移,不再經過大名,而經濟州過臨清。雖然大名府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河流和運河相通,但已不復往昔喧囂繁華的漕運碼頭情景。其“車水馬龍喧夜市,流光溢彩飄歌聲”的時代,已一去不回了。

三、洪水氾濫也是大名府沒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地處漳、衞二河之間,經常被水患困擾。特別是明清時期,兩河的水量隨季節性變化更為顯著,雨季洪災頻繁。據統計,在短短的400年間,大名府所在地就發生了大小水災近60次。這些水患不僅沖毀了城市,淹沒了大量的土地,也迫使一部分老百姓舉家遷徙,這進一步加速了大名府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