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筷子是何來源?最早出現於何時?

歷史上筷子是何來源?最早出現於何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筷子是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相比於西方世界廣泛使用的刀叉,筷子擁有使用靈活、能夠單手操作等優勢,與此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食物加工精細程度的要求,促進了烹飪技藝的發展。作為十分常見的餐具和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許多人在使用筷子時其實並不知道它的背後還有着豐富的歷史底藴,甚至於它的起源至今仍然眾説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説法。

從歷史文獻來看,目前我國關於筷子的最早記載是在法家經典著作《韓非子》當中。書中這樣記載道:“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這個故事説的是當年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用象牙做成了一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聽説後感到十分恐慌。在《史記》當中,司馬遷也記載了這個故事,併為箕子添加了台詞道:“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在箕子看來,紂王用象牙做成筷子後,便會想着用玉製成杯子,做完杯子後不盡興,則又會四處蒐羅遙遠地方的珍奇之物。如此發展下去,宮中的車馬和宮殿就會越來越華麗,而專心享樂的紂王也就沒法再振作起來治理國家了。後來,箕子的預言果然成真,而他用以推測紂王會逐漸沉迷於享樂的那雙筷子也被賦予了非凡的意義,被許多人用來警示自己避免奢侈、追求節儉。

歷史上筷子是何來源?最早出現於何時?

上文當中,筷子被稱作“箸”,而先秦時期它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梜”。據《禮記》記載:“羹之有菜者用梜。”在用餐時,筷子可以精準地夾到湯羹裏的菜,這是用勺子之類餐具所難以做到的,相比之下也顯得更加優雅。通過這些文獻記載,我們可以看出筷子確實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藴。

關於筷子的誕生,民間流傳着許多説法。一種説法認為,當初姜子牙一把年紀卻沒有謀生的本領,生活十分清苦。長久之後,他的妻子終於忍無可忍,打算下毒將其害死後另找伴侶。一天,姜子牙回到家中,見妻子燒好了飯,便像往常一樣直接用手去抓食物吃,但此時一隻小鳥幾次三番向他的手啄去,引得姜子牙出門追趕。

到了外面,那隻鳥開口告訴姜子牙要用兩根細細的絲竹夾住食物吃,結果姜子牙回到家中用絲竹夾起妻子所做的飯,卻見絲竹冒出陣陣青煙,頓時知道妻子暗中做了手腳。此事傳開後,人們紛紛開始用絲竹夾食物吃,儘管無法像姜子牙手中特殊的絲竹那樣驗出食物中是否有毒,但避免了手直接與食物接觸,也算是讓吃飯更加方便了。

根據上文的介紹,紂王已經用象牙做成過筷子,那麼同時代的姜子牙用絲竹夾取食物從而創造筷子的説法顯然站不住腳。據此,還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説法,那便是筷子乃是紂王的寵妃妲己所發明。相傳,紂王性情殘暴,一次因為食物太燙而大發雷霆,妲己見狀用自己的簪子夾起食物吹涼了再送入紂王口中,這成為了筷子的前身。

歷史上筷子是何來源?最早出現於何時? 第2張

妲己發明筷子的説法與紂王以象牙做筷子的記載不衝突,但卻與考古發現產生了衝突。根據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王陵區M1005號大墓出土的銅筷子可以判斷,我國實際上使用筷子的歷史至少是早於紂王的。作為考古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文物的存在證明了筷子不會是姜子牙或妲己發明的。

除了姜子牙和妲己,著名的大禹也被傳説為筷子的發明者,相傳他當年治理水患時非常重視時間,於是常常煮熟食物後便用樹枝夾起送入口中,以節約等待食物變涼所耗費的時間。儘管這個傳説應當也是後人創造的,但我們的先祖確實很可能是為了夾起不方便直接用手拿取的食物才逐漸發明出了筷子。

最後,不得不提的還有筷子被賦予的哲學含義。有説法認為,筷子在夾菜時一根運動,一根保持靜止,這恰好符合陰陽學説;筷子一頭是圓的,一頭是方的,這則符合古人眼中世界“天圓地方”的形狀;筷子兩兩成對,這暗喻了好事成雙。另外,據説古代筷子的長度被規定為七寸六分,這則是代表着人的七情六慾。

綜上所述,筷子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重要的餐具,也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藴和豐富哲學內涵的中國飲食文化的象徵。隨着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逐漸開始學習使用筷子,並慢慢認識到筷子所特有的靈活性,感慨於中國古人的非凡智慧。作為筷子發源地的人們,我們毫無疑問更應該對這種精巧的工具有所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