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衞青的三子都被封侯,衞青死後他們結局如何?

衞青的三子都被封侯,衞青死後他們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5.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衞青的故事。

西漢著名將領衞青,留於史書的兒子有三人:衞伉、衞不疑、衞登。無一例外地,出生年月不詳,至於他們的生母,也屬於歷史缺失的一頁。

衞青的妻子非常出名,就是那個曾把衞子夫獻給漢武帝的平陽公主,而衞青是她的第三段婚姻。最初,平陽公主嫁給開國功臣曹參之後曹壽,幾年以後,曹壽去世,她又改嫁夏侯頗,此人祖上亦有功勛。然而沒多久,夏侯頗畏罪自殺,平陽公主遂改嫁衞青,彼時衞青身上已有戰功。

有關二人的成婚年份,史學界爆發着巨大分歧,司馬遷在《史記》提出,衞青成為大將軍,二人結婚。而另一種説法則是:元鼎二年,漠北大戰已經結束,衞青才娶到長公主。

但是總歸,根據年份推衍,衞青那三個孩子都不是出自平陽公主。

元碩五年,即公元前124年,漢朝北擊匈奴,衞青大獲全勝,消息傳到大漢中央,武帝立刻下令封賞。

對於衞青來説,升官、發財,早就不是稀罕事了,唯有恩及於子孫,於是衞伉、衞不疑、衞登皆封列侯。

彼時這三個孩子皆在“襁褓”,在秦漢,襁褓指十歲以下的孩子。武帝這個賞賜不可謂之不重,其動機也非常明顯了:1,拉攏戰將。2,使衞青帶着感恩的心,繼續為朝廷效力。

但同時應該明白另一個道理:爵位不是靠功勞,而是靠家人獲得,終歸不長久。因為當衞青這個靠山死後,他的兒子們又無法填補上衞青在朝廷的職能時,武帝對他們的期待會迅速下降,其爵位也會貶值。

這就引出衞家在衞青去世後銷聲匿跡的第一個原因:朝廷對他們的需求沒有那麼大了。

衞青的三子都被封侯,衞青死後他們結局如何?

徵和二年,巫蠱之亂的前奏爆發,丞相公孫賀和他的兒子公孫敬聲被下獄,不久後定罪處死。受到牽連的人有不少,令人震驚的是,捲進其中的不乏“大人物”:衞伉、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而這些人的身份無一例外:親近太子以及衞皇后,也就是所謂的“外戚黨”。

時至今日,巫蠱之禍的真相有一大半已經明朗:劉據和公孫賀等人是被人構陷,劉據造反也是被逼無奈。但是仍舊有幾個既定事實

1,公孫敬聲確實挪用軍需。

2,衞伉等人確實與東宮更為親近(有沒有真的密謀,在所不問,因為站在敵人的角度,有聯繫即可作文章)

衞家銷聲匿跡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捲進黨爭和奪嫡,而參與進的一方卻一敗塗地。

衞青的三子都被封侯,衞青死後他們結局如何? 第2張

第三個原因是:衞氏倒台,即便朝中仍舊有衞氏子孫,也無法顯名。這點歷史早有前車之鑑:

漢武帝早期有一個丞相,名叫竇嬰,是竇太皇太后的侄子。竇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把持朝政,因此竇嬰得到倚重,且羣臣敬仰。武帝的母親王太后有一個弟弟,名叫田蚡,亦有爭奪之心,但也只能屈居第二,做個太尉。

竇太皇太后去世,武帝很快將大權收回到自己手中,此時竇嬰失寵,閒散在家。田蚡取代竇嬰做上丞相,且對竇嬰落井下石。

滿朝文武百官早就看準風向了,有的即便是竇嬰老相識,也不敢站出來説話。最終竇嬰連自己的家臣都庇護不住,還落得身首異處下場。

這足以説明:在政治面前,之前多麼顯貴,落魄後就有多麼危險。因為不僅皇帝為了權衡勢力要打壓,競爭者也會共擊。

太子劉據和衞子夫自盡後,衞家再也沒有庇護的人,且朝廷對衞氏的剛性需求也不再(之前尚有軍事牽扯),衞不疑和衞登選擇“消失”,其實是個聰明的選擇。

後記:

衞伉被殺,衞青另外兩個兒子並沒有,所以歷史上有一種“衞氏在巫蠱之禍裏被滅族”的説法,是不正確的。

漢宣帝劉詢繼位,他是劉據之孫,所以自覺地承擔起為親人們平反的責任。宣帝撥給衞登的兒子五十萬錢,用以復家。這就説明:最起碼衞登一支血脈是保留了下來,只不過已經落魄,到了需要“復家”的地步。

漢成帝、漢平帝年間,衞青玄孫也得到優待,不僅加官還得以進爵,最終封賞關內侯。雖然,遙想當年,衞青是大名在外的大將軍,他的子孫岌岌無名有些傷感。但是再想到,這支血脈能夠在奪嫡大戰裏保持延續,何嘗不是歷史給予他們的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