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魯頃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

魯頃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魯國末代國君魯頃公,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戰國發展到魯頃公時代,諸侯們大多認識到秦國的力量。再聰明的人也沒有辦法改變人心大勢,諸侯列國們的腐朽已經是爛到了骨子裏,所謂合縱連橫完全被瓦解掉了,六國之餘威消散殆盡,秦國自長平之戰後就再無匹敵之國。周人的歷史就是一種從部落酋長式政治到中央集權式政治的探索,那種分散的部落管理思維演變成所謂的分封體系和嫡長子繼承製,政治制度融合到社會之中成為構架國家運轉的基礎體系,即是眾星捧月式的管理模式。諸侯們是眾星,周天子是月,這種制度保障着八百年周人政治的穩固,並在周禮中成為規則與法律,被一代代的傳承下來。

魯頃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

而秦國人的擴張史則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集權史,就是把那種基於血緣關係的分封制度轉變成以皇帝為獨尊的政治管理體制,只有皇帝才是能夠發光的,以前的眾星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諸侯徹底消失了,代之以皇帝嫡系任免的地方縣令,全國之政令系出皇帝一人。而這種模式其實本身就是當年的強國們所信奉的,就是國君要有絕對的權限才可能真正逃脱國中權臣家族的控制,才可能真正推動國家體制變革的全面進步,任何阻礙變法運動的力量都是絕對錯誤的,都應該在國君的掌控之中。春秋戰國時代很多諸侯國都推行過變法,只是大多都在保守派的反對中失敗,如韓國的申不害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

魯頃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 第2張

當週天子的嫡系力量東周君跑到秦國朝拜,就代表着周人的集權探索已經失敗。那個時代的諸侯們從思想根源上還是希望有個強權人物,能夠真正意義上改變上古亂世紛爭,能夠統領全國之諸侯,即便後來周天子勢微還是有齊桓公、晉文公等人在推行“尊王攘夷”,就是在試圖尋找某種平衡。可是在戰國時代隨着周天子集權探索的崩壞,諸侯國們很長時間內找不到能夠讓大家都願意臣服的國家,秩序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混亂,各大諸侯國都開始搗亂,打打殺殺只不過搶奪國家利益的舉措而已,百餘年間中原都不能出現如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人物,至於掌控着最多周人政治遺產的魯國人,則根本無法適應這種變化。

在魯國朝堂之上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的,如三桓、孔子等人。當然這些人都是自始自終接受着周人政治教育的,這是他們能夠為國君所用的關鍵,他們既傳承着周人貴族政治的傳統,又掌握着國家的核心資源,引導着社會輿論的發展;同樣的問題在於,他們所接受的這種教育,導致他們不能更為徹底的改變國家的發展軌跡,不能如韓趙魏三家和後來的田齊,直接將國君驅逐而自立為王,以自我的思想來推進國家與時代的並軌運行。因此魯國人在進入戰國而後的存在感是明顯要低於春秋的,這種困局持續了近兩百年,後來在秦人攻滅周天子的戰役中終於得以解脱。

魯頃公:王的前朝之末日黃昏 第3張

周天子不在了的那些時日裏,不知道魯頃公會作何感想。魯國人有着最多的周人政治制度遺存,有着最多的周人文史典籍遺存,就是周人頂禮膜拜的周禮大多數也是存儲在魯國深宮之中。作為守持着最多周人政治遺產的魯國人,得悉秦國人攻滅周天子的事情而後,一定會在內心感歎“周天子居然不在了?”魯國存在的意義何在?魯國人還能與哪個國家同仇敵愾,北方的田齊國君主已經不姓姬了,南方的楚國也是異族,鄰近的韓趙魏只不過是遠親,最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已經不能與秦國對戰。史書載:“楚考烈王伐滅魯。頃公亡,遷於下邑,為家人,魯絕祀”,魯頃公能做的只是隨身攜帶周禮,並祕密藏於牆壁之中,靜靜的等待着魯國生命的終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