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潼關之戰哥舒翰為何會輸?哪些原因導致的?

潼關之戰哥舒翰為何會輸?哪些原因導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潼關之戰是安史之亂初期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折,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哥舒翰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不是最終去守潼關,敗給安祿山丟掉一世英名。那麼,把哥舒翰列入中國歷史上的名將系列中,也不為過。

在守潼關之前,哥舒翰也算得上是唐朝的常勝將軍。在他守邊關的時候,當時邊境的百姓中流傳着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這首民歌,充分説明了哥舒翰當時的威懾力和戰鬥力。

潼關之戰哥舒翰為何會輸?哪些原因導致的?

除此外,還有一件事也足以證明哥舒翰戰鬥力的強勁。

當時唐玄宗好大喜功,想要開疆拓土。要開疆拓土,就得把吐蕃修建的一座石堡城拿下來。這座石堡城修建在一座地勢險要的高山之上,是吐蕃舉全國之力來修建的,也幾乎囤積了吐蕃最精鋭的軍事力量。唐玄宗認為,要想攻破吐蕃,最好先拿下石堡城。拿下石堡城,吐蕃就完了。

不過,當時的名將,也是唐玄宗養子的王忠嗣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不能這麼打,因為這個石堡城太難攻了。如果這麼打下去,那麼,唐軍的損失會非常大。他給唐玄宗講了好多次,但唐玄宗不聽,把指揮的大將換成董延光、李光弼來打,讓王忠嗣配合。但最終還是沒把石堡城攻下了。董延光、王忠嗣都受到處罰。

唐玄宗把任務再交給哥舒翰。哥舒翰雖然在攻打石堡城的時候,損失了好幾萬人。但是,最終他如願以償地把石堡城打下來了。由此可見,其戰鬥力實在強悍。

哥舒翰不但指揮作戰的能力很強,他自身也是武功高強。

古代的將軍個人的武功怎麼樣,是後世一個討論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古代將軍指揮能力強,但是他們自身的武功未必好。而哥舒翰在歷史上是有明確記載,他確實是武功高強的。他手裏拿着一杆長槍,由他的一個家奴左車扛着。上戰場的時候,他能用長槍把人挑起來三五尺高再摔下去。那些將領很多當場就被他摔死了。

潼關之戰哥舒翰為何會輸?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2張

在唐玄宗讓哥舒翰守潼關的時候,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腿也出了毛病。不過,雖然説個人打起來不厲害了,但是指揮才幹還在那裏,可是,哥舒翰為什麼會輸呢?

而且,哥舒翰當時的兵力也不少。根據歷史記載中他排兵佈陣的總人數,以及楊國忠對唐玄宗説的話來看,哥舒翰至少有20萬人。這20萬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安祿山當時雖然兵強馬壯,但是他們遠道而來,而且在潼關城外久攻不下,士氣已經受到影響。安祿山軍隊的人數,根據唐玄宗探子的回報,説是不足4千人。當然了,這個人數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就算有問題,至少説明安祿山的人數不會很多。

安祿山軍隊士氣受到影響,人數又不是很多。哥舒翰用20萬人與安祿山打,為什麼就打不贏呢?

歷史上認為,哥舒翰之所以打不贏,不能怪哥舒翰,責任應該由唐玄宗和楊國忠來負。當時哥舒翰已經向唐玄宗提出來了,説最好的辦法,就是堅守潼關不出戰。只要堅守潼關,安祿山攻不進來,他必然會焦躁。再説了,郭子儀和李光弼等大將,已經打敗了史思明等人的軍隊,向長安奔襲而來。只要哥舒翰咬牙挺住,一方面安祿山會很焦躁,另一方面安祿山的糧草也會存在很大問題。這樣一來,安祿山肯定就不攻自退了。

然而,唐玄宗和楊國忠卻一定要哥舒翰進攻,哥舒翰沒辦法,只好執行,因而最終造成了失敗。

歷史上的這個説法確實沒錯。不過,就算唐玄宗與楊國忠不聽哥舒翰的,一定要他出戰,哥舒翰其實也未必輸啊!

前面我們講到了,哥舒翰當時有20萬人,在人數上未必輸給安祿山。哥舒翰自身又能征善戰,雖説自己打起來已經不那麼厲害,但是指揮作戰的能力還在那裏。同時,哥舒翰當時還看出了安祿山作戰的計策,也就是用很少的疲弱之兵來引誘唐軍,把精鋭埋伏起來。當疲弱之兵把唐軍引進埋伏圈的時候,安祿山的精鋭就會對唐軍進行合圍夾攻。

實際上,最終安祿山也是按照這個戰術來打的。

潼關之戰哥舒翰為何會輸?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3張

既然哥舒翰早就已經看破了安祿山的戰略戰術,他為什麼卻不進行鍼對性的佈防呢?這實在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説奇怪,也不奇怪,哥舒翰失敗,根本就是他的思維出了問題。由於他一直抱怨是楊國忠在讒陷他,是唐玄宗不聽他的忠言。因此,他的心中充滿怨氣。由於充滿怨氣,他在打法上就沒有進行精心的佈置準備,有一點賭氣的味道。意思就是,你要我打,我就打吧,輸了別怪我!

因為一賭氣,哥舒翰做了一個非常不恰當的行為,就是“慟哭出關”。想想啊,作為主帥的哥舒翰,帶着軍隊征戰的時候,是這樣的表現,將士們心裏會怎麼想?大家肯定也都跟着埋怨唐玄宗和楊國忠,並且都認為這一仗是要輸的。

還沒打仗呢,軍隊的心就亂了,士氣就散了,唐軍怎麼可能不敗呢!

結果正是這樣,唐軍幾乎一觸即潰,最終20萬人幾乎全軍覆沒,潼關失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