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衞青位高權重,寵任無比,漢武帝為何從不懷疑他?

衞青位高權重,寵任無比,漢武帝為何從不懷疑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朝名將衞青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明代思想家馮夢龍這樣評價衞青:

衞青握兵數載,寵任無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權遠嫌故。

的確,作為漢朝名將,衞青手握兵權,縱橫軍中20餘年,漢武帝對衞青從未有任何猜忌,也沒有任何人構陷衞青。衞青能夠做到這一點,在歷史上十分罕見。很多人認為,衞青之所以能深獲漢武帝信任,是因為他為人忠直,而且又是漢武帝的小舅子。其實,不僅僅是這樣。

衞青出身低微,他本是母親和小吏的私生子,因不願忍受其他兄弟的虐待,因此離開家族,給平陽公主做奴隸,而衞青的同母姐姐衞子夫則是平陽公主家中的歌女。

有一位囚徒擅長看相,他見到衞青後驚訝説:“你是貴人,將來必然被封侯。”衞青覺得囚徒的話非常好笑,説道:“我身為奴僕,只求不被打罵便好,怎麼可能被封侯呢?”

建元二年,漢武帝來平陽公主家中做客,看中了身為歌女的衞子夫,並納入後宮。衞青因此被升為宮中差役。一年後,衞子夫懷孕,陳皇后的母親館陶公主意圖報復衞子夫,祕密派人殺掉衞青。不巧此事被漢武帝知道,漢武帝反而提拔了衞青。此後數年,衞青有機會跟着漢武帝參決政務,為將來帶兵打仗打下基礎。

衞青位高權重,寵任無比,漢武帝為何從不懷疑他?

八年後,漢武帝派公孫敖、李廣、衞青、公孫賀四路大軍迎戰匈奴。沒想到的是,衞青在龍城之戰中取得大捷,一舉俘虜匈奴700餘人,這是衞青第一次上戰場,當他忐忑地回到大營之後才發現,其他三路大軍有兩路潰敗,一路無功而返,竟然只有自己勝了。

從漢朝初年開始,漢朝對匈奴作戰連續失敗,龍城之戰是漢初以來對匈奴作戰的首次勝利,而取得這次勝利的將領竟然是初出茅廬的衞青。漢武帝得知自己的小舅子立下大功,龍顏大悦,封衞青為關內侯。

此後20多年,衞青先後在雁門、河套地區、朔方等地大破匈奴,並且帶領漢朝大軍遠征漠北,匈奴人聞衞青之名而膽怯。衞青的出現,徹底扭轉了漢朝對匈奴多次出兵不利的局面,為漢武帝的雄圖霸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衞青立下一件件大功的同時,衞青在軍中的威望也逐漸增長,將士們聽聞是跟隨衞青出征,無不歡欣鼓舞。從歷史上看,這不是好的徵兆。

自古以來,凡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要麼想辦法自污以求自保,要麼因功高震主而被賜死,戰國時期的白起,西漢初年的韓信,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然而,衞青卻從未被漢武帝猜忌。

公元前125年春天,漢武帝命衞青帶兵10萬攻打匈奴,公孫敖、李廣、公孫賀、趙信、蘇建等人皆歸衞青統轄。衞青兵分六路,蘇建、趙信等人各率3000騎兵,第一日出師不利,遭遇匈奴單于伏擊,蘇建和趙信二人帶兵和匈奴軍鏖戰一天一夜後,士兵傷亡殆盡,最終趙信投降,蘇建則獨自逃回漢軍大營。

與戰一日,兵且盡,信降單于,建獨身歸青。

面對這種情況,議郎周霸和長史任安吵了起來,周霸建議衞青殺掉蘇建,理由是蘇建拋棄軍隊,獨自逃回來,殺掉他可以彰顯大將軍(衞青)的威信。而任安則認為,蘇建以3000人抵擋敵人數萬兵卒,他已經竭盡全力鏖戰一天,最終因為力量不夠而僥倖逃脱,如果殺了蘇建,後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像趙信一樣投降。

衞青位高權重,寵任無比,漢武帝為何從不懷疑他? 第2張

衞青作為三軍主帥,他是如何處理蘇建的呢,衞青説:

“青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霸説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專誅於境外,其歸天子,天子自裁之。”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説:我衞青作為天子的外戚,帶兵出征,並不怕自己沒有威嚴(駁斥周霸)。若論職權,我作為主帥,是有權殺掉蘇建的,但我的權力是天子給的,我不敢在塞外擅專殺人,我覺得,應該把蘇建押回京城,等陛下裁決。

這便是衞青和其他將領的不同之處,衞青身為三軍主帥,又是外戚身份,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很多雙眼睛盯着。但他知道,自己的權力是漢武帝給的,所以,他只負責帶兵打仗,把裁決將領生死的權力交給漢武帝。

正是衞青的這種謹小慎微,不敢擅專的特點,漢武帝才對衞青毫無猜忌,因為漢武帝知道,衞青把自己僅僅當成一位帶兵的將領,並不苛求其他。蘇建的結局是:

遂囚建詣行在,天子果赦不誅。

衞青把蘇建押回京城,漢武帝最終赦免了蘇建。其實,在衞青的發言中可以看出,衞青本不想殺蘇建,但他把這個決定權和威嚴都留給了漢武帝,讓漢武帝內心非常受用,這便是為將者的高情商。

衞青位高權重,寵任無比,漢武帝為何從不懷疑他? 第3張

有人説,衞青之所以會得到漢武帝百分百的信任,是因為衞青忠心耿耿,其實不是這樣的,衞青雖然忠直,但真正深入漢武帝內心的,還是衞青懂得時刻把“權力”留給漢武帝。

北宋時期,名將狄青橫空出世,他一生打了25場大戰,鮮有敗績,生生阻擋了西夏的進攻。若論忠直,狄青絕對不輸衞青,狄青對大宋王朝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但是,狄青卻沒有把權力和威嚴都留給宋仁宗。狄青擔任樞密使時,多次袒護昔日的部下,將士們每次得到衣服和糧食,都會説,這是狄家爺爺賞賜的。這引起了宋仁宗和朝廷文臣的不滿,於是,釀成了狄青的悲劇。

很多人認為,狄青是生生被文彥博、歐陽修等文臣害死的。但拿狄青和衞青相比,我們不難看出,狄青之所以會有如此結局,和他自己有很大關係。所以説,衞青能得到漢武帝的無限度信任,並不是因為他的忠直,而是因為他不善專,知道把權力留給漢武帝。

因此,後人中説衞青“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權遠嫌故”,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