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説到長孫無忌,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七月初八,黔中道黔州(治今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霏霏淫雨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多月,下的人們心頭宛若住了二十五隻貓,百爪撓心。73歲的長孫無忌蝸居在狹窄簡陋潮濕陰冷的貶所內,鬚髮皆白,蒼老不堪。自從三月被罷官流放,他的思緒也宛若坎坷波折的貶途,起伏不定。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7年),長孫無忌出生於關隴貴胄之家,父親名叫長孫晟,時任左勛衞車騎將軍。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長孫晟去世,留下續絃高氏和12歲的長孫無忌以及8歲的長孫氏。長孫晟長子長孫安業繼承了爵位和家業,遂將母子三人趕出家門,三人投奔了高氏的哥哥高士廉。長孫氏和李淵次子李世民早有婚約,可惜8歲不能結婚,便一直在高府住着。11歲的李世民經常來高府看未婚妻,與只長一歲的大舅哥長孫無忌玩的很嗨。

大業九年(613年)正月,長孫氏13歲,剛剛及笄,高士廉便和長孫無忌安排她跟李世民結了婚,從此長孫無忌和李世民更是打成了一片,兩人結成了非常凝固的友誼,這種少年友誼決定了李世民日後對長孫無忌的所有信任。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率軍攻入長安城,各路豪傑紛紛投奔,長孫無忌毫無懸疑成為秦王李世民心腹,拜為渭北道行軍典籤。

典籤也叫典籤帥,始於南朝,乃朝廷為監視出任方鎮的諸王而設,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名為典領文書,實則監視諸王行動,因其權力甚大,遂有籤帥之稱。李淵派長孫無忌給李世民當典籤,可見對李世民的絕對信任。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李世民東征西討,長孫無忌一直負責機密文書的起草工作,搭檔便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天下大定,李世民和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長孫無忌跟房玄齡杜如晦是主要智囊。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請李世民吃飯,李世民中毒吐血,房玄齡跟長孫無忌説,這兩兄弟已經圖窮匕見,肯定得死一個。趕緊讓秦王學學周公,誅管蔡吧。長孫無忌於是入府進諫,李世民沒答應,長孫無忌説,當年舜帝仁孝,被瞎眼老爹和無良弟弟差點弄死。要是他被幹掉了,還能繼承堯帝志向,立下千秋偉業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要三思啊。

李世民聽了,遂召房杜謀劃,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建成元吉,逼李淵退位,自立為帝。事後論功行賞,長孫無忌被定為功臣第一,封齊國公,食實封一千三百户。

房玄齡被稱為李世民的蕭何,跟李世民無話不談,為啥不敢直接進諫,反而需要長孫無忌轉達?這就是古人説的“疏不間親”。當年劉備得了諸葛亮,如魚得水,氣的關張吹鬍子瞪眼睛,劉備看兒子劉禪無能,假子劉封英武類我,就想讓劉封繼承王位,問諸葛亮,諸葛亮卻説,這是陛下家事,問關張可也。關羽是劉備結拜兄弟,説,陛下自有親子,何用螟蛉。

李世民跟李建成奪權,也諮詢過李靖和李勣的意見,李靖沉默不語,李勣説,這是陛下家事,外人不便置嘴。房玄齡也是這意思,李世民跟李建成兄弟鬩牆,這是李家的“家事”,只有家人才能解決,自己是外人。李建成身邊的魏徵不把自己當外人,勸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幹掉李世民,後來李世民責問他,你為啥挑撥我們兄弟關係?大才子王勃給李治的兒子英王李顯寫了篇《鬥雞賦》,李治大怒,你為啥挑撥英王李顯和太子李賢的兄弟關係?開除你的公職。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大舅哥,是家人,因此只有他能跟李世民説,幹掉你哥吧,咱們吃香的喝辣的。別人都沒有資格。

事實上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事”,最後就死在這事上。

太子李承乾謀逆被廢,李世民在繼承人問題上陷入了糾結。從李世民本人的傾向上,他是想立李泰的。因為李泰年齡大,類己,李治年齡小,懦弱,李世民怕他挑不起大唐社稷這副重擔。當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支持晉王李治,劉泊岑文本馬周等人支持魏王李泰。事實上房玄齡也支持魏王李泰,因為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跟李泰打得火熱。如果房玄齡不看好李泰,他是不會縱容兒子胡來的。只是房玄齡為人謹慎,沒有明確捲入這種奪嫡紛爭。

此時長孫無忌起了關鍵作用。長孫無忌説,晉王仁孝,是個守成之君,他當了皇帝,不會對兄弟下手。這句話擊中了李世民軟肋。李世民一輩子活在弒兄戮弟逼父的陰影裏,他不想讓兒子們重蹈覆轍。恰好此時李泰得意忘形,跟李世民説,我死之後,把兒子殺掉,把皇位傳給李治。這種張口就來的謊言徹底擊潰了李世民對他唯一的念想。虎毒尚且不食子,一個人如果連親兒子都殺,能指望他對別人心慈手軟?後來武則天把親生兒子女兒都乾死好幾個,掀起血雨腥風也在情理之中。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第2張

長孫無忌還有個原因,就是得到了豪門大族的支持。而支持李泰的卻是小門閥,李唐王朝武功集團靠山東豪傑,文治集團靠的依然是關隴勛貴等大門閥,這是北魏以來六百多年曆史累積而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事實上直到唐亡,這些門閥勢力依然非常強勁。

李世民在朝堂上開會商議立儲,眾人爭論激烈,未決,退朝後,獨留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三人,説道,我三個兒子,不知道立誰,我好無聊。説完拔出刀子要自殺,眾人趕緊攔住,問李世民,你到底想立誰。李世民説,想立晉王。長孫無忌説,謹奉詔,異議者斬!李世民説,你跟我一條心,別人不知道怎麼看。長孫無忌説,外界對晉王風評也很好。如果不好,我百死莫贖。於是定了李治。

過了幾天,李世民後悔了,又想立吳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次子,母親楊妃是隋煬帝女兒,地高望重,中外所向,卻並非嫡子。自古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先嫡後長,所以這事難度很大。因此長孫無忌説,凡事舉棋不定則敗,下個棋都得謀定後動,何況立儲。你這樣反覆無常,只怕生出大亂子啊。李世民説,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不是李恪舅舅,認為他以後會對你不利,才阻止我立李恪。我覺得李恪日後當了皇帝,也不會把你咋樣。長孫無忌説,晉王仁孝,我是為大唐社稷着想,沒有私心雜念。

許多人讀到這一段歷史都很納悶,李世民一代明君,為啥要聽長孫無忌的,自己沒個主意嗎?其實這就是上文説的,疏不間親。立儲雖然是國事,卻也是李家的家事,只有長孫無忌這樣的家人才有分量很重的發言權,別人都不敢隨便插嘴。事實上也證明,置身事外的房玄齡李勣等人都得到了善終,而參與其中的侯君集劉泊岑文本等人都沒有好下場。

李世民臨終,託孤長孫無忌,跟褚遂良説,我有天下,無忌力也。你們好好輔佐他,勿令讒毀者害之。其實長孫無忌在李世民的艱辛創業中根本沒啥功勞,李世民打天下,文靠房杜等謀臣,武靠尉遲恭李勣等悍將,他最大的功勞是催促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下了決心。李世民開創貞觀盛世,靠的也是房杜和魏徵等人,沒長孫無忌什麼事。這一點長孫皇后看的一個門清,她説,長孫無忌沒啥能力,“徒以外戚見幸”,因此多次告誡長孫無忌,不要插手國事,做個富貴閒人就好。但是長孫無忌沒有認清這一點,以為自己很牛逼,這是他日後覆亡的根源。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第3張

李治即位,長孫無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逐步肅清影響他權勢的力量。首先對付的便是李勣。李世民臨終佈局是,文官集團靠長孫無忌的關隴勛貴,武將集團靠李勣的山東豪傑,二者互相掣肘,一起輔佐李治成長。但是長孫無忌很快讓李勣坐了冷板凳,自己大權獨攬。李勣也很識相,乖乖讓出兵權,回家賦閒了。接着長孫無忌對付的便是房玄齡。房玄齡雖然死了,可他當了十九年宰相,門生故吏遍佈朝野,餘蔭猶在。

恰好房遺愛妻子高陽公主狀告房遺直非禮,李治派長孫無忌親自審理此案,長孫無忌硬生生把一個桃色緋聞搞成謀逆大案,吳王李恪也被無辜牽連其中。李恪臨終詛咒,長孫無忌弄權誤國,如果社稷有靈,他將族滅不久。

此時的長孫無忌,已經越走越遠了。

李治雖然懦弱,卻不糊塗。現在有人矯枉過正,認為李治並不懦弱,扮豬吃老虎,也就過了。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過程,李治當太子時只有14歲,一向養尊處優,未經世事,遇事優柔寡斷,也在情理之中。但他經歷了長孫無忌屢興大獄之後,看到兄弟姐妹兒時好友一個個被無情誅殺,自己卻無能為力,哭着向長孫無忌請求,卻遭到無情拒絕,也就慢慢成長起來,明白眼前這個“一心為他好”的舅舅才是最大的敵人,他必須把舅舅幹翻,才能當個真正説了算的皇帝,否則便是傀儡,甚至會被廢掉,下場比兄弟姐妹們都慘。

於是武媚娘被推向前台,成為李治和長孫無忌鬥法的利器。王皇后不生孩子,李治以此為突破口,要求廢后,立武昭儀為皇后。王皇后和蕭淑妃都出身於大門閥,武昭儀父親卻是商人,他們的鬥爭,其實還是李泰和李治當年奪嫡鬥爭的變相表現。那便是,皇帝到底需要誰來輔佐自己?是咄咄逼人的豪門大族,還是躍躍欲試的微門小族?相對於皇帝而言,豪門大族威脅更大,不聽話,不能絕對信任。微門小族根基淺,好使喚,也好收拾。

雙方拉鋸一年多,李勣起了關鍵作用。李治問李勣,我想換老婆,你怎麼看。李勣還是那句話,這是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其實這句話是針對長孫無忌説的。長孫無忌之前一直是李世民家人,幫助李世民處理家事,現在李治娶媳婦,他便也成了“外人”。因為古人娶媳婦,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聽父母的,父母不在,自己便能做主,沒聽説誰娶媳婦還得聽舅舅的。在娶媳婦這個問題上,舅舅也是外人。

既然長孫無忌不是家人,而是外人,那麼問題就好辦了。對外人還有啥好客氣的。很快,許敬宗指使洛陽人李奉節上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不信,許敬宗説,證據確鑿,你有啥不信的。李治哭了,我妹妹高陽公主謀反,我哥哥李恪謀反,現在我舅舅又謀反,我咋命這苦啊。許敬宗説,你妹妹一個女孩子,即使謀反,又能咋樣?長孫無忌就是曹操一樣的奸雄,權勢熏天,誰見誰怕,他要造反了,你咋辦啊。你難道不曉得隋文帝楊堅是怎麼從外甥周靜帝手中篡位的嗎?

李治哭的更厲害了。可他是我舅舅,我不忍心殺他啊。許敬宗説,漢文帝殺舅舅薄昭,傳為千古佳話。長孫無忌已經違背了先皇囑託,成為亂臣賊子,比薄昭可惡百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乘機亟行,緩必生變。無忌與先帝謀取天下,天下伏其智,王莽、司馬懿之流。今逆徒自承,何疑而不決?

長孫無忌:終其一生都在處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後也因此而死 第4張

李治意遂決,廢掉長孫無忌一切職務,貶到黔中道黔州,監視居住。顯慶四年(659年)七月,又讓李勣、許敬宗複審此案,許敬宗命中書舍人袁公瑜前往黔州,逼令長孫無忌自縊。長孫無忌自縊前,耳邊響起了李恪的臨終咒詛,彷彿聽到妹妹長孫皇后説,四哥,我當年苦勸你抽身退步,做個富貴閒人,你不聽,現在樓塌了,悔之何及。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功成,賜了長孫無忌一篇《威鳳賦》,中有“期畢命於一死,本無情於再飛。幸賴君子,以依以恃”之句,意思是,當年我跟李建成鬥法,本來已經心灰意懶,不想再鬥了,只想一死了之,是你給了我拼一把的勇氣。

換言之,長孫無忌一輩子也就幹了一件事,便是勸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