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5.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馮道。

馮道,一生事十二主,且非一朝。在長達五十二年的執政生涯裏,馮道一直身居高位,被譽為“五朝宰相”。官場裏的常青樹,馮道,當之無愧。然而,馮道究竟有“何德何能”可以位極人臣這麼多年,何況是在五代十國?筆者做了個小研究,在這就從馮道選擇李嗣源開始,談談馮道能做“常青樹”的原因——選擇老闆的學問。

李存勖的覆滅

話説當時後唐之軍猛然,大有統一天下之勢。而馮道在李存勖那已是叱吒風雲,君臣二人同心,唐之中興指日可待。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馮道丁父憂,按例需守孝三年(實際二十七月)。

馮道那邊過着安逸的田園的生活,而李存勖這卻已然是天翻地覆。馮道沒想到,當初的洛陽一見竟成了永別,李存勖死於一場軍事譁變。細細品來,李存勖的失敗原因可以歸結於以下兩點: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1.宮禁不嚴與狂妄自大。李存勖的正妻劉皇后着實是個“鐵母雞”,真真是一毛不拔。禁軍久不發餉,就和這個貪婪的皇后有關,“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潑婦本質暴露無疑。不光是劉皇后,李存勖自己的毛病也不少,最主要的一個就是太愛攬功了。明明是大家一起打下的江山,李存勖非要狂妄自大地説,“天下自吾十指中得之,與他人無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不讓兄弟們吃香的,喝辣的,豈能高枕無憂?

2.重用宦官集團、愛猜忌。“莊宗季年,稍怠國事、巷伯伶官,干預國事。”可見,李存勖已經不復當年的雄心壯志,開始趨於享樂。之前大唐怎麼覆滅的,李存勖難道不清楚?皇位坐久了,李存勖的猜忌也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宦小集團煽風點火,曾被馮道千辛萬苦救下來的後唐第一名將郭崇韜也被李存勖處死。

失去了軍心,後果可想而知。若是馮道沒丁父憂,情況或許還會好點,至少有個能給李存勖諫言的人。不過,事情已經發生,李存勖大勢已去。需要説明的是,當馮道準備迴歸時,李存勖的部下已然譁變,而馮道應該還不知道。

鏡頭一轉,我們回到李存勖那。李存勖此時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正愁派誰去,李嗣源出現了在他面前。李嗣源之於李存勖,除了猜忌還是猜忌,為什麼?能力超羣,怎能不防?不過朝堂之上,放眼望去,李存勖也只找到這一人。沒辦法,就他吧。

正當李存勖猶豫不決該派誰時,亂軍已經勢如破竹殺入了李存勖的龍興之地——河北。口號聲滔天,一個個喊着要造反。那聲勢之浩大,李嗣源看了都要畏懼三分。果不其然,等他急匆匆地趕到鄴都城下時,亂軍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挾持,還一個個苦口婆心地勸道:皇帝要坑殺魏軍(亂軍地家鄉為魏博,故稱魏軍),民心盡失,今日救天下者,非令公(李嗣源)而誰?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第2張

“萬般無奈”之下,李嗣源只好硬着頭皮答應,被“劫持”到了洛陽。大軍壓境,李存勖竟然無兵可派,只能在宮裏等死。馮道選擇老闆的學問之李嗣源

回到馮道。這時,大家可能已然看清楚了,李存勖大勢已去,馮道不選李嗣源還能選誰?還講什麼學問?別急,馮道的下一步行動可能會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當時,還沒等馮道做出決定,就已經有人來“遊説”了。他的名字是孔循,説來也怪,這個孔循卻也不是他的真實姓名。出於種種原因,孔循四處認乾爹乾媽,一生四次易姓,名字也跟着改,“牆頭草”實錘。

孔循是個“聰明人”,誰是未來的主,打聽打聽消息就清楚。好心如孔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馮道趕緊投靠李嗣源。要説馮道不知道孰優孰劣,那自然是個假命題。然而,馮道卻做出了個“驚天動地”的選擇——去見李存勖。

都説亂世裏的生存法則是“多磕頭,少説話”,結合洛陽附近的指揮使和都虞候來看,更是如此,那架勢,惟恐投降投慢了。馮道瘋了嗎?非也,非也,這裏面可有着學問。

第一,未來後唐的主是誰,馮道自然清楚,他可不會做出自毀前程的舉動來。

第二,馮道去見李存勖未必會失勢,還有可能是個加分項。你想,馮道今天輕而易舉地投靠了李嗣源,第二天又不知道會投靠誰。放在現在也是如此,誰想要一個不忠誠的員工?尤其是機會來了,這正是馮道表現忠誠度的機會。

第三,馮道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有前人的例子。當年魏徵不是這樣嗎?若是他像孔循那樣,見了新主就跪,李世民還會重用魏徵?馮道此時不作為,什麼時候吸引李嗣源的注意?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第3張

第四,李嗣源這個人馮道是瞭解的。在馮道出任河東掌書記時,二人就有交集。李嗣源不是個泛泛之輩,看人認人自有一番手段。那些個過來諂媚的人,重用不得。馮道對李存勖忠誠,就是讓李嗣源知道,自己是可靠之人。我馮道能尊重李存勖,自然也會尊重你李嗣源。

除了以上四點,馮道去見李存勖不光是為了利益,還因為他念舊情,不然誰會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去見舊主?後來事情也向着馮道所想的發展——馮道順利地坐上了宰相的高位。馮道選擇老闆的學問之安重誨——不合適的選擇

馮道雖然坐上了宰相的高位,然而在李嗣源那他還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還有個樞密使安重誨。史載:重誨為樞密使,四五年間,獨綰大仁,臧否自若。

舉兩個例子。李嗣源的侄子李從璨一天喝醉,在皇帝的御榻上坐了一會兒,罪不當誅。可沒成想,安重誨看不順眼,一道上疏請奏李嗣源賜李從璨一死。李嗣源沒辦法,只能照辦。接着宣武軍節度使符習和安重誨素有矛盾,時不時就上書告他一狀。安重誨怎是受氣的人,直接讓諫臣去告符習一狀(理由:貪污)。符習走量,安重誨一個就夠,李嗣源隨後辭退符習。

大家看到了,安重誨在李嗣源那的地位可高,高到李嗣源都奈何不了。

再説説馮道。馮道現在面臨一個選擇,因為李嗣源老了,登臨大寶時就是花甲之年。而李嗣源的身體每況愈下,誰都知道朝廷要變天了,馮道能不清楚?而李嗣源有四個兒子,老大早死不論,老幺太小不論,剩下的就是李從榮與李從厚。李從榮戾氣太重,李從厚沒啥能力,兩個都不適合當皇帝,這事李嗣源也清楚。

不過,從字輩還有個能人,那就是河中節度使李從珂。李從珂是李嗣源養子,常年在外作戰,人也算是孝順,倒是個當皇帝的好苗子。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對於李嗣源來説,當然選自己的兒子順他意些。

以上是李嗣源的想法。李嗣源怎麼想無所謂,對於安重誨來説,無論是李從榮或是李從厚誰當皇帝都行,因為他們都視自己如父親。唯獨李從珂不行,威望大,還處處與自己作對。安重誨想要繼續控制朝廷甚至是當皇帝,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李從珂。

馮道是什麼人?為什麼説他是五代十國的常青樹 第4張

再回到馮道。馮道現在有很多選擇,選李從榮、李從厚、李從珂或是安重誨。以上三個先不論,單説安重誨。對於馮道來説,像是安重誨這樣的沙坨粗人且嗜殺,是萬萬不可對其低三下四的,士大夫的良心告訴他不能。可是目前安重誨勢力滔天,馮道對他的態度也不好太過強硬,乾脆緘口不言吧。馮道選擇老闆的學問之安重誨——既然不合適就除掉

隨着李嗣源一天天老去,安重誨與李從珂的鬥爭也在加劇。為了能除去李從珂,安重誨不惜假傳聖旨,令河中指揮使楊彥温驅逐李從珂。

李從珂接到聖旨後,感覺不對勁,立馬上書李嗣源陳述原委。李嗣源一聽,朕什麼時候下過這道命令,驅逐三兒(李從珂小名)?安重誨沒料到,李從珂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簍子捅大了。

李嗣源想質問楊彥温究竟是誰指使的?這時候安重誨卻想殺人滅口。還沒等李嗣源對質,安重誨就搶先令步軍都節度使藥彥綢立斬楊彥温,來個死無對證。安重誨這步確實走錯了,李嗣源隨後就開始指責藥彥綢失職。可安重誨那絲毫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依舊我行我素,還令宰相馮道與翰林學士趙鳳上書參李從珂擅自離職(史書無明確記載“令馮道”,大概率推測)。

要説是別人參李從珂一狀,李嗣源沒準覺得還自然,可唯獨馮道不行。要知道,馮道當年苦諫劉守光與李存勖,那是何等的錚錚鐵骨,如今卻做出這樣的事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