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弓射是“六藝”之一,射禮都有哪些象徵和講究呢?

弓射是“六藝”之一,射禮都有哪些象徵和講究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射是孔子“六藝”之一,是中國古代君子重要的修為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禮儀與文化項目。在中國古代的哲學中,弓射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兼具體育精神、文化禮儀與道德內涵,古人喻之曰“射以觀禮”“射以觀德”“仁者如射”等。

西周的制度從“分土封侯”到宗法制度,時刻維繫着不可逾越的等級制度。西周時期,“禮”發展為涵蓋社會、政治、道德等全方位的社會規範,自然也是商周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而禮制種發展為維護王權統治秩序的最盛的就是射禮,威儀最多,是朝聘宴享、祭祀大典必行之禮,也是選賢舉士、封侯益土的重要途徑。射禮反映了兩週時代獨具特色的禮樂文明,集射藝、音樂、舞蹈、禮儀和仁義、道德為一禮。《周禮•地官•大司徒》曰:“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禮為古代六藝之一,是中國古代社會上層按照一定的儀節規程舉行儀式的象徵性的射箭禮儀。

由於濃厚的尚武風氣,西周社會各級貴族普遍重視射獵技能並經常舉行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射技訓練和比賽活動,隨着財富的積累和政治生活的穩定,西周貴族追求安適、文雅和美觀的傾向也在發展,原來實戰性較強的射禮被頻繁運用為娛樂手段,有些射箭比賽逐漸脱離軍事領域,成為遊藝性的射禮。射禮往往緊承飲宴之後舉行,並逐漸成為整個娛樂活動的較為固定的組成部分。

弓射是“六藝”之一,射禮都有哪些象徵和講究呢?

古之“射禮”分為鄉射、大射、燕射、賓射(亦稱饗射和享射)、習射、射牲、射魚等。

大射即天子、諸侯為祭祀擇士而舉行的射祀,準備時間長,參加人數多、範圍廣,規模比較大;都與祭祀擇士有關;都是王舉行的,無論是王主持,或是王參射,都可歸為王舉行,對競射的優勝者或善於其所擔任之職事、表現優秀的執事人員實行獎賞,以勉勵之。

賓射是諸侯來朝覲見天子或諸侯相朝之際進行的射禮,凡諸侯來朝見天子,天子與之同射,以表示歡迎客人的到來。《禮記•射義》孔穎達疏曰:“賓射,諸侯來朝,天子入而與之射也,或諸侯相朝而與之射也。”

燕射禮是周天子或諸侯與臣下、使臣、賓客等在燕禮後進行的射禮,包含燕禮和射禮兩個部分。諸侯舉行的飲食禮為燕禮。卿大夫舉行的飲食之禮為鄉飲酒禮。天子與諸侯舉行宴飲的原因很多,或為了慰勞使者,或在祭祖儀式之後舉行宴樂,或是其他形式的婚宴、君臣宴樂。《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享燕之禮親四方賓客。”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詩經•大雅•生民之什•行葦》記載:“敦弓既堅,射四鍭既鈞,舍失既均,序賓以賢。敦弓既句,既挾四鍭。四鍭如樹,序賓以不侮。”燕射在較射時,四人為一組,每人射一箭,按組來評定賓客射箭的成績。大家都非常有禮貌,不輕侮任何一位射不中箭靶的人。可見,燕射娛樂氣氛更為濃厚,競射氛圍寬鬆。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西周盛行的三射禮中,賓射禮與燕射禮漸為消隕。從政治層面來看,燕射禮所宣揚的“君臣有別、上下有序”正是其確立統治秩序、維護國家安定的需要。對君民關係而言,燕射禮等儀禮制度表達了君王對祖先聖賢的達孝之心。統治者以身為範尊奉先祖,可以達到感化庶民,使其忠於王權的功效。對君臣關係而言,燕射禮不僅能夠讓宗親大臣熟悉禮樂制度,在“揖讓而升”的氛圍中確認身份秩序,還能促成習射之風,實現文武百官的自我修養與外在防禦。

鄉射為民間射禮,更加註重道德修為內涵。鄉射禮的地點在鄉校,射手們按照實際水平分成兩隊,每次各出一人比射。鄉校的正北,有一座堂屋式的建築,選手在堂上並排而射。箭靶與堂上的射位南北正對,間距是一把弓長的八十倍。報靶、計算成績,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這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比賽,它的年代與第一屆奧運會相當,甚至更早。

鄉射禮的主要過程。鄉射禮的射箭比賽一共進行三輪,稱為“三番射”。第一輪是教練,由一名擔任司射的人做示範,並宣佈比賽規則。這一輪是試射,所以不管射中沒射中,一律不計成績。第二輪起,屬於正式比賽,凡是射中者,工作人員要用算籌記錄成績。第三輪比賽時,樂隊演奏規定的樂曲。這些樂曲都選自《詩經》,內容純正高雅,節奏中正平和。射手要按照樂曲的節奏跟着鼓點發射,這是檢驗你的身心是不是和諧。這樣子射中了才是最難的。如果沒有按照這一要求去做,即使射中了也不計成績。最後,工作人員宣佈比賽結果,負方飲罰酒。

弓射是“六藝”之一,射禮都有哪些象徵和講究呢? 第2張

鄉射禮所藴涵的人文精神非常豐富。比方説,要取得比賽的勝利,首先要外體直、內志正,儒家的禮儀教育,特別強調形體和心志的正直,在這裏儒家巧妙地把比賽時候的形體要求與道德要求融會在一起。其次,既是比賽,就會有競爭。鄉射禮提醒射手,要尊重競爭對手,彼此在人格上要互相尊重,當雙方拿了箭上堂,要互相謙讓,請對方先走。上堂的台階比較狹窄,只能走一個人,那麼先上去的人要等後來的人。射完了下堂,兩個人還是要彼此謙讓,請對方先走。下堂之後,遇到下面一對正要上堂的選手,彼此要作揖致意。我們古代這種君子之爭的風氣影響了整個東亞,不管是蒙古、朝鮮還是日本,都受到了這種體育精神的影響,摔交、相撲、跆拳道,選手上場都會互相行禮,這是西方人所沒有的。第三,既然是比賽,就一定會有贏和輸,鄉射禮要求選手正確對待失敗,要做到“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第四,單純的射箭比賽,只是比力氣和技巧,那樣容易導致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鄉射禮要求射手按照音樂的節奏發射,這就要求身心有高度的和諧。第五,射箭時,要把靶子當作你的道德標準來瞄準。發而不中,須從自己的修為上找原因。

西周時期褪去了軍事色彩的射箭比賽活動,演化成為一種程式化的禮儀形式,表現出娛樂化和禮儀化的傾向,以另一種更加日常的方式融入生活,這恰當的詮釋了“天下無事則用之於禮儀,天下有事則用之於戰勝”。“射禮”具有選賢的作用,“射禮”中把射中最多的稱為賢,“賢”不僅是指有勇力和武藝的人,而且是指善於擒獲的人。古代貴族重視射禮,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和通知能力,就是為了適應貴族統治上的需要。

中國的核心思想是“禮”,中國文化重視君臣等級、上下之別而缺乏民主傳統和個人權利意識,重視道德教化、道德自覺而缺乏法律意識,重視禮儀制度、禮樂知識為較少關注人的天性、自由和自然科學。西周社會之所以穩定,是因為客觀上有“禮”這樣一種體制和機制在有效地發揮着平衡、控制的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以宗教而是以人文性的禮儀作為淨化精神的主要手段,而禮儀在給人以精神滿足、維繫固有道德、凝聚族羣等方面,事實上起到了與宗教相同的作用。

發達的禮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宗教的功能,使中國文化得以一貫保持其高度肯定世俗生活,高度重視實踐和實用的文化特點。這種禮儀生活是世俗的,同時具有神聖性;它不是宗教生活,卻飽含着很多宗教式的情感因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