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人口增多後,10萬人的戰役為何都很少見?

清朝人口增多後,10萬人的戰役為何都很少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清朝,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為什麼中國古代動不動就出動幾十萬大軍,而清朝人口大幅增加,一場戰役出動10萬人都很困難?有人認為是吹噓的,古代戰爭規模可能並沒有記載的那麼,大多都是吹噓的,水分很大,我認為這是對歷史的褻瀆,號稱多少軍隊是一碼事,而最後經過史學家考證並且記載到史書中的,大體上是符合當時戰爭人數的。

當然,要説清朝人口增加,能夠調動的軍隊卻有限,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但是並不能因此將人口基數與發動戰爭規模掛鈎。

總體來説,人口基數的多少,對戰爭規模大小的影響並不是絕非的,能夠決定戰爭規模的,還是跟戰爭的形式和統計方法有關係。

比如説,戰國時期的人口不過兩三千萬,秦國和趙國加一起人口也就650多萬(秦國300萬左右,趙國350萬左右),但是發動的長平之戰的規模卻十分巨大,雙方總兵力為95萬,相當於秦趙兩國7個人裏面,就有1個人參加了戰爭,由此可見,這幾乎就是一場全民性戰爭了,除了不能拿武器的,幾乎是全上戰場了。

如果按照這種計算方法,人口基數的七分之一都能上戰場,在明清時期,人口上億已經成家常便飯的時候,隨隨便便打一架都應該調動1400萬以上的軍隊參戰,但是整個明清時期,常規部隊也就200萬,能夠調動的軍隊,十幾萬已經算多了,發動戰爭規模很少超過三十萬。

清朝人口增多後,10萬人的戰役為何都很少見?

以明朝晚期與滿洲(後金)的戰爭來舉例,在1619年的薩爾許之戰中,明朝調集11萬精鋭,被後金6萬擊敗,經此一役,明朝竟然在遼東再無強兵可派,明清戰爭發生重大轉折,後金在遼東幾入無人之境。

再到1640鬆錦大戰時,明朝調集13萬大軍,清軍只有5萬,明軍失敗後,幾乎就喪失了對清軍的抵抗能力,如果不是當時皇太極突然暴斃,估計清軍差不多直接可以打過山海關。

薩爾許之戰明朝調集11萬大軍,損失5萬,標誌喪失遼東戰局的主動性;鬆錦大戰,明朝調集13萬大軍,損失5.5萬,標誌明清戰爭的徹底轉折。

人口上億的明王朝,在這兩場戰役中,前後調集軍隊不過24萬,損失兵力不過5萬,結局卻是整個國家被掏空,即使不葬送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最後也未必能夠敵過清軍。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問,為何戰國時期,只有350萬人口的趙國,可以調動45萬的軍隊參加長平之戰,在全軍覆沒之後,又能打敗東邊的燕國,以及長平之戰後第二年的邯鄲之戰?

究其原因,戰國時期,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兵制,只要是男性到達一定年齡段後就必須參軍,比如長平之戰最為激烈的時候,白起已經將趙國軍隊包圍,為了防止趙國援軍,秦昭襄王直接徵調全國15歲以上的青壯年開赴長平,阻擋趙國的援軍。

戰國七雄最後秦國能夠取得勝利,很多歷史學家都歸咎於地利,認為秦國是佔據關中之地,關東六國無法徹底戰敗秦國,其實這是不恰當的,在任何時代的戰爭中,地利作為客觀條件永遠都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

清朝人口增多後,10萬人的戰役為何都很少見? 第2張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與其説經濟發展起來了,不如秦國政府對老百姓的動員能力增強了,通過軍功爵位制度,將戰爭與土地捆綁在一起,老百姓想要獲得土地,必須服從政府的號召到前線殺敵,越是勇敢殺敵的人,在秦國地位越高。

你想想看,秦昭襄王能夠將15歲以上的全國男性青年調動起來,就這種動員能力,在後世是很難達到了,西漢時期也規定,男子只有滿23歲才能去服兵役。

除了戰國時期之外,另外時期戰爭規模較大的時代,一個是楚漢戰爭中,彭城之戰中,劉邦集結的漢軍多達56萬人;還有就是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集結了80多萬軍隊;還有就是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戰爭中,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集結了65萬軍隊。

這些戰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佔有優勢兵力的一方最後被對方反教做人,創造了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戰役。

究其原因,有些人自然是認為有水分,我倒是認為即使有水分,也不會那麼大,作為攻擊的一方,發動強勢軍隊的話,肯定需要保障後勤,古代打仗首要任務是運糧,而且一個在前面砍的人,後面就需要三個人運糧,這還不算輔助兵。

也就是説,60萬人裏面,真正能夠打仗的正規軍不過十幾萬,比如苻堅的80萬大軍,絕對是各方勢力拼湊,也是把運糧的民夫和輔助兵都算到裏面了,這些人打仗肯定不行的,你比如説前秦軍隊在戰爭中出現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些笑話,哪是一個正規軍隊出現的,肯定是一看形勢不好,幾十萬的民夫潰逃引發軍隊混亂。

陳友諒的65萬大軍其實也很好解釋,都是農民起義軍,自然也是全民皆兵的狀態了。

等到明朝後期以及整個清朝時期,那個戰爭其實已經十分職業化了,兵就是兵,民就是民。

在冷兵器與熱兵器交替時代,對士兵素質要求很高,比如戚家軍,甚至擁有近代排班作戰的陣型,一個十幾個人的組織中,有拿火銃的,有拿盾牌的,有長槍的,有短刀的,打起架來十分專業,並不像農民起義戰爭中,拿人頭當炮灰,衝就完了。

明朝時期的衞所制度,清朝時期的八旗制度,都是士兵職業化的體現,一個人有了兵籍,世世代代都是兵,清朝時期八旗不行了,就開始組建綠營,綠營雖然是招募而成,但也是世代為兵,即使是後來湘軍和淮軍,也是招募而成,然後世代為兵。

在這樣專業化的戰爭中,士兵只管打仗,那些運糧的活,也都交給專門運輸的民夫和勞役,這些人是不算到軍隊人數的。

也就是説,如果按照古代的統計方法,把運糧的人算到裏面,比如薩爾許和鬆錦大戰,背後參與運糧的人數,那就數不勝數了,前面10萬人打架,後方估計要有最少30萬人參與到後勤中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