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邦把儒生帽子當“尿壺”,當亭長的時候他是個怎樣的人?

劉邦把儒生帽子當“尿壺”,當亭長的時候他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6.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劉邦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從陳涉説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天下有大志者都想成就一番功業,當然在五千年的漫長曆史中,還真是出現了許多草根階層的皇帝,比如我們今天要説的這位漢高祖劉邦。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身低微的皇帝,昔日在鄉里不過是一個遊手好閒不事農桑的混混,因為人脈不錯,素來豪氣,被舉薦成為了亭長。劉亭長自幼沒受過什麼良好的教育,所以言行自然被文人雅士看不過去,用現在的説法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

劉亭長雖然性格混賬一點,喜歡在鄉里瞎混,但是卻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至少鄉里的百姓對他這個亭長還是很服氣的。人雖然粗俗奸猾了點,但是講義氣,不為禍鄉里。然而劉邦卻和一類人關係非常的不對付,那就是儒生,也就是讀書人。這個原因還真不好考證,或許是因為劉亭長幼年沒接受過什麼教育,所以對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帶有一定仇視。也可能是因為劉邦性格粗狂,和這些酸腐的讀書人性格不合,説不到一起去。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可以和屠狗的樊噲玩的很好的原因。

劉邦把儒生帽子當“尿壺”,當亭長的時候他是個怎樣的人?

劉邦這個人在鄉里橫行慣了,加上不拘小節,不喜歡儒生,自然是千方百計的尋釁滋事,沒事就會找儒生的麻煩,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劉邦把儒生的帽子當做“尿壺”來侮辱儒生。即便後來劉邦加入了反秦的隊伍,依然認為能夠成就霸業的是武力,而不是這些賣弄文采的書生,自然對儒生的態度就非常差了。那麼以劉邦的性格,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喜好的。可是劉邦開國之後卻做了這樣一件事,從此脱胎換骨,開始重視文化教育,不在輕視儒家學者,這就是用太牢禮祭奠孔子。

劉邦這樣做,前後的反差確實是非常的巨大,昔日劉邦對儒生的態度都不能用惡劣來形容,根本就是有仇恨一樣,為何建國之後改變如此巨大,竟然用最高規格的禮節去祭拜孔子呢?太牢禮是用全豬、全牛、全羊三牲祭品進行祭祀的禮節,用來祭奠孔子確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進行祭祀之人若是劉邦,就耐人尋味了。其實劉邦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古語有云:“聽人勸,吃飽飯。”能夠接受別人正確的建議正是劉邦得天下的最大依仗,如今治理天下,劉邦也不會丟掉自己的長處。

在漢朝初期,劉邦登上帝位之後,大漢的統治是非常混亂的。其實這樣的情況也在意料之中,畢竟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都是些什麼人,大部分都是粗組狂野的武夫,指望這些好勇鬥狠之人來治理好國家,那就是天方夜譚。昔日這些人和劉邦一起打天下,一個鍋裏吃飯,一個帳篷睡覺,關係親密不分彼此,如今劉邦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市井之氣和豪爽的性格並沒有改變。誰能想到大漢初期,每天的早朝就跟菜市場一樣,一言不合甚至可以扭打起來,哪裏有文武百官的樣子。這樣的事情劉邦看着自然是非常牙疼的,但是又無可奈何。這該怎麼辦呢?

劉邦把儒生帽子當“尿壺”,當亭長的時候他是個怎樣的人? 第2張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儒家學説的好處了,治國和集權是儒家思想最擅長的,於是劉邦為了約束一下這些和自己南征北戰的老夥計,開始重用儒生,讓他們約束一下這些粗鄙之徒,至少不要鬧出笑話有辱國體。這正好應了當初酈生對劉邦説的,你在馬背上打天下,難道也在馬背上治理天下嗎?如今的劉邦才幡然悔悟,意識到了儒家對於治國的重要性,開始尊敬儒生,親自用太牢禮來祭拜儒家的孔聖人,給天下儒生表態,國家是需要你們的。

劉邦作為秦末起義的最後贏家,必然有自己的優點,知人善用,取長補短是他最大的長處,正因為如此,劉邦祭祀孔子,得以脱胎換骨,從一個粗俗不知禮的小混混,成為了一個威震四方的開國之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