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人打完仗為什麼不脱掉盔甲?

揭祕:古人打完仗為什麼不脱掉盔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盔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步人甲”是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防護範圍包括全身。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公斤,此外,盔甲裏面還要穿着厚厚的內襯,以此來緩衝敵人的打擊所帶來劇烈衝擊,並且減輕鎧甲對人身體的摩擦。

宋元之後,隨着棉花進入中國,軍營之中出現了“棉甲”。製作時,取七到十斤棉花,進行反覆浸濕、晾曬,並壓實,層層壓制之後,棉花就會失去透氣性,穿在身上用一個通俗化來講就是“很捂”。尤其是炎炎夏日,外面的鐵甲被陽光直曬,很快就會熱得跟鐵板似的,再加上“很捂”的棉甲,重甲士兵們往往苦不堪言。在中國傳統藝術評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將最怕卸甲風”。卸甲風,是一種可怕的疾病,絕非空穴來風,而是確實存在的。有不少大將軍沒戰死在沙場,卻因為“卸甲風”栽了跟頭。

揭祕:古人打完仗為什麼不脱掉盔甲?

第一個得“卸甲風”而死,被記錄在史冊上的是“楚漢之爭”時的魏王豹。魏王豹是戰國時魏國的貴族,項羽大封諸侯時,封豹為西魏王。劉邦平定三秦之後,他跟劉邦混了。可劉邦在徐州被項羽擊敗後,魏王豹反叛了劉邦。後來韓信率軍攻打魏王豹,在山東大戰。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也是栽在“卸甲風”上。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北伐取得開平大捷,率大軍南歸京師。行至柳河川時,常遇春因為渾身燥熱,便下馬卸下身上鎧甲,想歇息片刻再繼續趕路。誰知竟得了“卸甲風”,常遇春忽然全身疼痛難忍,病情急速惡化,轟然而亡,年僅四十歲,舉國皆驚!

“卸甲風”到底是什麼病?顧名思義,就是古代將軍行軍打仗之後,因為熱血沸騰,身體太熱,立即卸去盔甲,貪涼吹風,引起的“中風”症狀。中醫認為:人大汗之後,腠裏不固,風邪易侵,拘束經絡,使筋脈拘急,氣血不通,不通則痛。

常遇春班師回京時,正值盛夏,柳河川這個地方在今天河北省的承德市境內,晝夜温差極大。常遇春在白天冒着酷暑行軍,傍晚感天氣涼爽,於是便把身上盔甲脱掉,從熱血沸騰到涼風驟襲,汗液大量蒸發,導致體温急劇下降,血管收縮,供氧不足,乃至於罹患中風,連帶徵戰多年留下的暗傷一同爆發。以當時的醫療條件,根本沒救。

揭祕:古人打完仗為什麼不脱掉盔甲? 第2張

中醫對“風邪”極為重視,對此也多有論述。“功後一身汗,避風如避箭”、“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嘗聞避風如避箭,坐卧須當預防患,況因食後毫孔開,風才一入成癱瘓”、“風邪之傷心也,入筋透骨,如油拌麪,進易出難。謹防也”。現代有很多喜歡運動的朋友,切記鍛鍊時,決不能隨意貪涼吹風、喝涼水,否則也有可能染上這種“卸甲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