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這首詩議論精警,獨具隻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宋代: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譯文

頻繁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

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願意跟楚霸王捲土重來呢?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賞析

這首詩從政治家的冷靜分析入手,以楚漢戰爭發展的客觀形勢為依據,對項羽不可能捲土重來的結局進行理性判斷,顯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

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説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因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本詩開篇“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就以史實扣題,針對項羽的失敗直接指出“勢難回”。楚霸王的轉折點在“鴻門宴”,沒能殺成劉邦,到“垓下之圍”時已經面臨着眾叛親離的境地。而細數項羽失敗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的剛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壯士哀”就隱含着這樣的信息,那時的項羽已經失去人心,天時、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項羽已經失去,要挽回大業是十分艱難,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在“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句中王安石以辛辣的口吻明確地表示,即使項羽真的重返江東,江東子弟也不會再替他賣命的。杜、王的觀點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杜牧着眼於宣揚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借題發揮,是詩人詠史;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反駁了杜牧的論點,是政治家的詠史。詩中最後的反問道出了歷史的殘酷與人心向背的變幻莫測,也體現出王安石獨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説杜牧是為項羽翻案,那麼王安石則是為歷史本身翻案,人與歷史的關係本來就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首詩中,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將變法中的革新精神帶到詠史詩的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對前人提出質疑,這也是一種創新。這種史論史評是王安石完成詠史詩從敍事體向抒情體,最終走向議論體的轉變,對當時的詩文革新運動起了推動作用。王安石則屬意史論史評,延伸了詠史詩的內容深度,有着獨到的政治見解。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説是一針見血。

創作背景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題烏江亭》詩,公元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滿赴京途經烏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縣),針對杜牧的議論,寫了這首《烏江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