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賞析

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賞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經破薛舉戰地》

作者:唐·李世民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靈。於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跡,滅灶有殘痕。浪霞穿水淨,峯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

【註釋】

①《全唐詩》題下注:“義寧元年(617),擊舉於扶風,敗之。”薛舉(?-618 ):隋末地方割據者,大業十三年(617)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盡有隴西之地,擁眾十餘萬。義寧元年十二月寇扶風,唐太宗率師大破之。武德元年(618),敗唐軍於高樜(木字旁換土字旁)(今陝西長武北),欲乘勝取長安,未行發病死。兩《唐書》有傳。

②移鋒:移師。

③落星:傳説諸葛亮臨死前有赤星投入所在軍營,見《蜀志·諸葛亮傳》裴注引(晉陽秋》。後因用作詠壽終或氣運已盡的典故。

④氛沴:凶氣。

⑤鯨鯢:春秋時,楚王曾以鯨鯢比喻兇惡不義之人,見《左傳·宣公十二年》,後因用為典實。

⑥減灶:軍中並灶而炊,故示虛弱,是戰國時孫臏用兵的故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傳》。


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賞析


【賞析】

這首詩題下原有小注:“義寧元年(617),擊舉於扶風,敗之。”可知此詩當作於陝西扶風。

隋朝末年,羣雄並起。公元617年夏天,李淵與十八歲的兒子李世民從太原起兵,迅速控制了渭水流域。不久與敵對割據勢力薛舉大戰於長安西路要塞扶風。扶風一役為日後掃平各方割據勢力,統一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首詩前十句是描寫詩人當年的英姿豪氣和與薛軍激戰的情形。前四句:“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詩人回憶起自己少年時期,英氣逼人,提戈持節,英勇殺敵,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節如同秋霜一樣純潔。後六句:“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滅。”詩人以一系列新穎的意象來作比喻:唐軍在征戰之時,其鋒芒所向,有如驚電驟起,其勢如長河的奔湧,一瀉而出。薛軍的營壘如同天外星隕,頃刻粉碎沉落,而兵陣亦如風捲橫雲,頓時四分五裂,這樣,一次大戰,使得敵軍氣焰大為收斂,再次戰鬥,就將兇暴的敵人(鯨鯢,古人認為是兇猛的大魚,雄者為鯨,雌者為鯢)徹底消滅。在這六句中,詩人略去了戰爭中的細節,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氣直下,勢如破竹,力如千鈞。

第二大段寫重過戰地的所見所感。前兩句:“於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詩人來到扶風戰場,停下有華蓋的帝王之車,俯視着舊日激戰的川原。“沉沙無故跡,減灶有殘痕。浪霞穿水淨,峯霧抱蓮昏。”

這四句正是他所看到的場景。當年雙方激戰的痕跡,似乎被沉沙掩埋,看不出什麼跡象了,只有軍灶還依稀地殘留着一點痕跡。“減灶”,語出《史記·孫子傳》,齊將孫臏用增兵減灶的計謀,以示兵力虛弱,誘魏將龐涓進入包圍圈,將其殲滅。這裏的“減灶”,實指軍灶,同時也補足了上一段對戰爭的描寫:不僅有戰場上的力的明爭,而且有帷幄中的智的暗鬥。然而這一切,似乎都成為歷史的陳跡了。那中原上的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麼明淨;遠處的峯巒有如蓮花,在薄霧的籠罩中,顯得朦朦朧朧。“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斗轉星移,世界轉眼之間千變萬化,人間萬物,今昔非比。想想多年來的沙場浴血奮戰,看着眼前的太平天下,才深感自慰。

這首詩全篇採用今昔對比,既有英姿勃發的少年豪傑的形象,又有氣概浩瀚的英年帝王的形象,既有激烈的沙場征戰描寫,又有和平時期的圖景,既有世事滄桑,萬物無常的感慨,更有氣吞長河剛健奔放的帝王氣概,既豐富了人物性格,又增加了詩歌的張力。

這首詩除開始二句和結尾二句為散句外,中間全是一對一對的聯句,排疊而下,它在語言的工整和詞性的對偶上,繼承了齊樑詩的特點,為唐詩逐步向排律發展,首開風氣,是一種創造中的探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