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詩經》中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十五國風”中沒有楚風?

《詩經》中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十五國風”中沒有楚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詩經的文章,歡迎閲讀哦~

很多人對《詩經》都比較瞭解了,其中有一部分為“風”,也稱十五國風,是對當時一些國家民間的風俗的一種展現和記錄,但是這十五國風裏面,卻偏偏沒有“楚風”,也就是沒有對楚國民間的記錄。而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很多國家都去過,卻偏偏沒有去過秦楚兩國。究竟楚國在當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為什麼看上去就像是被排除在外了呢?

《詩經》中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十五國風”中沒有楚風?

1.十五國風

十五國風,即西周時期十五個不同地區的樂歌,是從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帶有地方色彩的民間歌謠。《國風》是《詩經》的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衞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160篇,合稱十五國風。《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風,地方樂調,這一部分共選了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樂調,稱十五國風,共160篇,內容都是民歌,這十五國風是:周南(今陝西,河南之間),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間),邶,鄘,衞,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其中周南、召南產生於漢水和長江中游,其餘為黃河中下游。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周室東遷以後到春秋中葉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詮釋

十五國風——“風”的含義:

《詩大序》最早政治解釋 :“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以風來比喻王者教化——唐代孔穎達從其説。

宋代,鄭樵的《六經奧論》始從音樂上來解釋風:“風土之音曰風。”

宋代朱熹也有類似的解釋:“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

近代從鄭朱之説,認為“風”即“土風”,即不同地區地方音樂。

《詩經》中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十五國風”中沒有楚風? 第2張

2.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國歧視楚國

其實當時的中原地區的人民對於楚國的歧視更盛於秦國,不僅是孔子,這連老子對於楚國也有極大的意見,因此,楚國本地的文化非常的興盛,但是《詩經》依舊沒有收入任何有關於楚國的篇目,可以説這樣的歧視是明目張膽的了,而這些流派或者説這些重要人物之所以不待見楚國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楚國不同於其它國家的立國特點,第二個字是關於楚國的身世。

我們都知道,在戰國七雄當中有六個國家都是由周朝所分封的正統諸侯國,燕國的國君是西周的王室,它的國姓是姬姓,是具有西周王氏血脈的,因此,燕國雖然落後,但是卻是最為正統的諸侯國。

齊國的第一任國君姜子牙在武王伐紂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被尊為功臣之首,由它所統領的齊國也是正統諸侯國;而秦國雖然與西周並沒有關係,但它卻是東周的開國諸侯,所以它在身世上還是沒有辦法詬病的。

韓趙魏這三個國家雖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諸侯國,但是它們的前身晉國卻是老牌諸侯大國,所以這些國家在出生上面都非常的正統,甚至可以説是高貴。

但是楚國卻不一樣,其實如果論起最原始的出生的話,它也是西周所分封的一個諸侯,後來楚國的國君卻不滿足於周天子給予他的稱號,認為給予他的封號太過於低級,於是要求周天子為它提升等級,但是周天子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否定了他的提議,結果楚國一怒之下便自立為王,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個以王位自居的諸侯國。

可以説在那個時候,楚國雖然實際上還是一個諸侯國,可是因為楚王的自立為王,它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於周天子之外的個體勢力,楚王也不再是周天子至下的諸侯王,而成為了幾乎能夠與周天子並尊的君主,這樣的行為可以説給周朝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詩經》中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十五國風”中沒有楚風? 第3張

3.槍打出頭鳥,楚國被周天子孤立

當時已經進入了春秋時代,周天子對於各大諸侯國的控制已經開始削弱,但是因為忌憚周圍的敵對勢力,同時又顧及自己祖先們傳承下來的政治傳統,所以它們並不能夠明目張膽的與周天子較勁。

因此,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時間段內就極其需要一個出頭鳥,需要它去帶領着大家走出周朝的怪圈,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而楚國無異於就是這個出頭鳥,它自立為王之後,周組織不出任何的軍隊進行進攻,周天子想要討伐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楚國就在這樣自立為王之後與周天子相安無事地並存了下去。如此一來,其它的各大諸侯國也就加劇了脱離周天子控制的步伐,周王朝的統治可謂是岌岌可危的。

因為,楚國其實是一個並不尊重西周正統的一個諸侯國,這一點與儒家的學説有着根本上區別。儒家人講究積極入世,講究尊重封建正統,尤其是孔子,他的主流學術當中就有一條為克己復禮,也就是恢復禮樂制度,恢復禮教。

簡單來説也就是重新尊重西周的統治,讓整個天下恢復到原來的那種天下共主的形式上去。可是楚國的自立為王卻給了孔子當頭一棒,讓孔子的主流學説成為了一句空談,因此,楚國作為一個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型國家,它反抗周朝的統治,甚至反抗天下共主的形式,自然而然的就與主張克己復禮的儒家勢同水火,儒家也稱楚國為背叛者,以為這個國家被判了西周的正統政治制度,自然也就不會將這個國家的一些經典的文化作品納入到《詩經》當中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楚國的身世,楚國的組成並不像其它的諸侯國一樣是中原人,它其實是由南部的蠻夷組成的一個國家,被當時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是不開化的,認為是野蠻的。因此,當時的中原人在面對這樣的蠻夷的時候有着一種天生的優越感,這種自豪和優越哪怕是聖人孔子都不能夠例外。

因此,在當時儒家人看來,楚國與中原地區的各大諸侯國都是不能夠相提並論的,簡單來説,就是它並沒有資格與中原地區的文化融為一體,自然在他們的心目當中,也就不會承認這個國家的存在,同樣的也就不會承認他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