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想把女兒許配給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李世民想把女兒許配給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有名的皇帝,除了聰明睿智之外,必定也有很深的“心機”,尤其善於一些馭人之術,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術。

這也是皇帝們把臣子控制在股掌之間的必備方法,如果運用不好,那就皇位不保,或者淪為傀儡。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古代皇帝必須謹慎運用這些謀術。運用好這些謀術,不論臣子有多大本事,那麼他們永遠都會被皇帝所用。而歷史上能把這種帝王之術運用到極致的皇帝,這裏面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了。

能短短20年間締造出唐初貞觀之治,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篇章,根本原因就在於李世民使用的這些管理方法。李世民最為一國之君,除了善於制定一些明面上的規則外,還要運用一些不便明説的“隱性手段”,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恩威並施”,我們就看看李世民是如何通過這些手段,在功臣中立於不敗之地的。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唐朝名將李靖平滅東突厥,為大唐立國奠定了基礎,可以説是不世之功,李靖也必然是一名開國功臣。可是凱旋當天,本來滿腔豪情準備接受嘉獎的李靖,突然被人狠狠參了一本,參他的就是御史大夫温彥博,理由是:

“李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於亂兵之手。”

聽到自己被彈劾了,李靖心情可以説一落千丈,彷彿突然掉進了冰窟窿。凱旋歸來的喜悦和功高不賞的憂慮一起湧上心頭,李靖於是硬着頭皮面聖,心裏不禁也會犯嘀咕,因為這個温彥博是一個文臣,人在朝中,李靖怎麼也想不明白温彥博到底怎麼會看到他軍營搶奪突厥寶物的事。

而且就算搶奪屬實,在外征戰的士兵搶奪敗軍的財寶本來就是一件心照不宣的正常事,完全是自己的戰利品嘛!這種事根本沒必要上綱上線,再者説來,和平滅突厥這種功勞比起來,皇上還能在乎這幾件寶物不成?

李靖也心知肚明這種事是可大可小的,往小處説是個別士兵違抗主帥命令罷了,大不了抓幾個出來按照軍紀懲罰一下而已;可往大了説,就是主帥縱容下屬趁機搶掠,中飽私囊。

李靖恐懼的是擔心自己“兔死狗烹”的後果,李靖帶着這種恐懼的心裏見到了李世民,李世民臉上果然是透露着不高興,果然,李靖在朝上被李世民劈頭蓋臉批評了一通,戰功的事卻閉口不言。

李世民想把女兒許配給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李靖這時候當然不敢辯解不敢邀功了,能做的只能是叩首謝罪。回家後的李靖寢食難安,生怕會被皇帝找個藉口滅了。突然有一天皇上又召他進攻,此時李世民用語重心長的口吻跟他説:

從前隋朝的將領史萬歲,他擊敗西突厥的達頭可汗,回朝後卻有功不賞卻被找了個藉口滅了,這些事情相信你很清楚。不過你放心,朕不會做殺戮功臣的事,朕決定赦免你的罪行獎勵的你功勛。

這句話一説完,大家想也能知道,李靖這心裏懸着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可以説是感激涕零,過去憂慮的心情一掃而光,慶幸和感恩的心情佔據了主要。

隨後李靖就被加封了左光祿大夫,並且賞賜了土地和財寶。沒過幾天,李世民又把李靖找來了,對他説“前些日子有人説你壞話,朕已經意識到這是讒言了,你可不要在意。”

説完又賞賜了2000匹綾羅綢緞,官又升了一級。李靖在擔心兔死狗烹的日子裏突然又到了頻頻獲賞的日子,簡直跟坐過山車一樣,現在的李靖出將入相位極人臣,經過這麼一折騰大家能想到李靖意識到了什麼嗎?

一邊是皇恩浩蕩,一邊是天威凜凜,李靖從此添了幾分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也正因為如此,貞觀九年,李靖再次帶兵出征大破吐谷渾,又被人誣告謀反時,他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立刻閉門謝客低調做人,所有功勞苦勞閉口不提。雖然史書上説唐太宗很快就治了誣告人的罪,但李靖從此也杜絕賓客闔門自守了。

從另一方面來説,李靖就是在李世民這種“教育”下開始學會收斂了。

唐太宗乾的類似的事可不只有李靖遭受過。在公元632年(貞觀六年),李世民和百官在宴席上賞樂觀舞,吟詩作對,一派喜慶祥和。可是就在這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宴席上,有一個人卻滿面愁容,這個人就是尉遲敬德。

這是因為宴席開始時,以為功勛遠不及他的將領座次卻排在他之上,他心裏非常惱火這件事,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氣。結果尉遲敬德藉着酒勁衝那個將領就開罵了:

“你有何功德座次竟然在我之上?”

對方好像也被尉遲敬德的氣勢嚇到了,又怕破壞宴會的氣氛,低下頭不敢吱聲。坐在尉遲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趕緊過來打圓場,好言勸解,沒想到尉遲敬德已經丟了理智,猛然揮出一拳砸在了李道宗臉上,當場血流如注。宴會的氣氛瞬間凝固,百官們也目瞪口呆,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李世民當然也是龍顏大怒,站起來就拂袖而去了,一場好端端的宴會就不歡而散了。

李世民想把女兒許配給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第2張

宴會過後李世民把醒酒的尉遲敬德叫到眼前,尉遲敬德清醒過後瞭解了自己在宴會上的所作所為當然是滿心惶恐,心裏早就知道這事不妙了。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説:

“朕對漢高祖劉邦誅殺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總想跟你們同保富貴。可是你身為朝廷命官,屢觸國法。朕現在才知道,韓信彭越這些功臣之所以受到刑罰,還真不一定是劉邦的過錯。國家綱紀,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深加反省好自為之,免得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聽完這一番話,尉遲敬德渾身被冷汗浸透都不過分,從這時起,這位大半生縱橫沙場的猛將一改過去的粗獷和豪放,事事不敢越雷池半步。畢竟皇上話背後的意思就是要想保住自己的腦袋和家族的富貴,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學會自我剋制。

李世民在敲打和維護大臣上,權衡得非常恰到好處。這一天依舊是君臣談話,李世民説着説着突然對尉遲敬德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你”。按道理來説這是好事了吧?可是尉遲敬德此時可已經不再是那個莽夫了,此時尉遲敬德已經55歲了,唐太宗不過才43歲而已,他女兒能有多大呢。

暫且不説皇帝女兒身份多麼高貴,單就年齡差異來説這也實在太大了。這種恩寵你説叫尉遲敬德怎麼接受呢?當然是立刻跪地叩首謝絕皇帝好意。其實他很清楚皇帝並不是想把女兒嫁給他,之所以沒頭沒腦來了這麼一出無非是想表明自己他的恩寵和信任罷了,所以這種事當然不能答應。

換句話説,不是每一次皇帝的恩賜都可以接受的,有時候更要選擇“心領”,而不能“實受”。李世民這一招也是非常巧妙,既表達了自己的慷慨,表示了自己額外的施恩,又知道如何敲打臣子恪守自己的慾望,讓人知道什麼叫“杯滿則溢”,大家把話説的漂亮一點,不該説的一句不説,豈不是很好?

其實古代君臣之間的博弈,濃縮成四個字就是“點到為止”,也正是這四個字,依舊是現在很多人一生才能學會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