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説起脱脱帖木兒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脱脱,字大用,生而岐嶷,異於常兒。"這裏提到的脱脱,就是飽受爭議的元末名相脱脱帖木兒。《二十四史》中,有三個都是出自他的手。

他當初也是一個滿懷抱負的青年,否則也不會急着去修史,主要還是為了拉攏儒臣,振興元朝的文風。

因為伯顏為相時,禍亂朝綱,弄的百姓怨聲載道,脱脱一直想要為國家改變這種困境。從小接受漢人教育的他,一直把孔孟之道視作國家興盛的綱紀,他一生為國殫精竭慮,卻為何好心總辦壞事,總是適得其反?(一)、年少有為,執著的追夢人

"至正元年,遂命脱脱為中書右丞相、錄軍國重事,詔天下。"脱脱當上丞相的那一年,只有二十六歲,元順帝也不過二十出頭。這對君臣,深諳伯顏之害,所以馬不停蹄的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脱脱的建議下,順帝恢復了科舉,並且廣泛的招納漢臣,大有一番開平盛世之意。

不遺餘力的治理國家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別兒怯不花為右丞相,以宿憾譖其父馬紥兒台。詔徙甘肅。脱脱力請俱行。"脱脱因為父親遭到彈劾,再加上自己身體的原因,辭去了丞相的官職。沒有了脱脱的元順帝,發現舉步維艱。天災變成人禍,國家統治陷入了泥潭。

無奈,脱脱只能硬着頭皮,抱着力挽狂瀾的決心再度登上丞相之位。不過,這次他面臨的問題異常棘手。當時黃河氾濫,沿岸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災難。同時,連接南北的大運河,也因此難以通航。

北方地區的物資,嚴重缺乏,而且周邊的鹽場也受到影響,元朝面臨着巨大的財政危機。而元順帝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

脱脱決定從財政問題入手,先解決燃眉之急。"仍鑄至正通寶錢與歷代銅錢並用,以實鈔法",他發行的新鈔與老鈔並用,剛上來的確是有些奏效。同時,他按照賈魯的方法,頂着工部的阻力,去疏浚河道。到這裏,都可以説脱脱是一個很稱職的"工作狂"。

2.收效甚微,結局也適得其反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白蓮教的韓山童,在民間散佈的口號。因為早期的黃河水患,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理,所以很多百姓決議跟着白蓮教揭竿而起,開始了反元的浪潮。這對於元廷而言,是當務之急,畢竟這是直接影響到國本的問題。

除了白蓮教,還有聲稱是宋徽宗後裔的紅巾軍,也在各地不斷地扛起了反元的旗號。當時,芝麻李攻佔了徐州城,眼看就要北上。脱脱領軍親自平叛,出師大捷,但是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選擇屠城。

在他看來,想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就和當年的成吉思汗一樣。不料,屠城的消息傳出,起義軍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隨後張士誠帶着軍隊把高郵佔領了,而脱脱"西域西蕃皆發兵來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第2張

他抽調了汗國的士兵,號稱數百萬,把高郵圍了個水泄不通。城中的義軍,因為糧草問題,大都失去了抗爭的信心,不少人想要投誠。在此時,一紙詔令把脱脱左遷到了雲南。與他素有仇怨的哈麻,擅自改詔,説讓脱脱自殺,終年四十二歲。

脱脱的丞相生涯中,得罪了朝中的很多元老。而他的那些政策,也就只有疏通河道算的上是成功了。這還是在徵調了十五萬民夫的情況下,也是搞的天下人怨聲載道。

其餘的,就像發行新鈔,本意是好,結果卻弄的通貨膨脹。像鎮壓義軍,本想着是穩定國家不料卻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因此喪命。

(二)、個人原因,不適合爾虞我詐

朝堂如戰場,很多時候並不是大臣一心為國為君,就一定能夠落個好下場。更多的時候,還是得注意黨同伐異。就像脱脱此人,他就不太諳熟這些道理。雖然滿是抱負,但説話太直,也得罪了一眾同僚的利益。因此,很多時候都沒人願意幫他説話,也會明裏暗裏地算計他。

1. 樹敵過多,終是遭人暗算

無毒不丈夫,當然也有人説應是無度不丈夫。但是不論是度還是毒,脱脱都不佔。脱脱屠城徐州,不是毒,而是"傻"。從除掉伯顏一事來看,脱脱的確很有謀略。他也很有決心,但是正因為前路走的太順,讓他忘記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第3張

脱脱第二次復相,少不了元順帝的親信哈麻的幫助。而脱脱上位後,對他也很是感激,提升他為中書右丞。可這只是表面上的東西,他本人對哈麻還是十分輕視的。相反,脱脱很看重哈麻看不上的汝中柏。

"一斗米養恩,十鬥米養仇"。按常理而言,脱脱和哈麻應當是堅定的盟友。可脱脱和哈麻,都不是肚量很大之人。他們認為對方都是在拿着那份恩情,來要挾自己。後來,哈麻還找到脱脱商量立儲之事,結果遭到脱脱的痛斥。

從那以後,兩個人便分道揚鑣。脱脱在朝中是一意孤行,所以大臣們對他都很是不滿。"脱脱出師三月,略無寸功,傾國家之財以為己用",這是當時脱脱打高郵城時,大臣的奏疏。再加上哈麻在旁邊不斷的諫言,元順帝真的聽信了讒言。認為脱脱,可能會成為一個伯顏那樣的人。

2. 處事不周,考慮太過片面

脱脱本身的性格,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攻打高郵以前,有人曾建議他直接除掉哈麻。因為那時候兩個人鬧矛盾,已經是滿朝皆知。可脱脱還念及舊情,最終被別人先發制人。

站在脱脱的角度來看,雖然哈麻對自己的確有恩,但已經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若是再仁慈,就是對自己太過殘忍。

而且,脱脱做事沒有三思而後行。明明都已經打下了徐州城,還去屠城。這樣一來,只會讓起義軍更加得民心。大家一看,自己頭頂的這個王朝,對自己一點慈愛之心沒有,倒還不如跟着起義軍,一起造反。

"天子詔我而我不從,是與天下抗也,君臣之義何在。"當元順帝的詔書下到軍營的時候,有人勸他不打開詔書,如果以後有人追責,就拿出那份密詔。可他還是太過耿直,認為不能失了君臣之禮。聽人勸,吃飽飯,最後脱脱只得自食其果。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第4張

(三)、積重難返,元朝氣數已盡

元朝統治中國九十八年的時間裏,共計有十一個皇帝。因為很多人都是沉迷享樂,所以早早的就駕崩了。而且,他們大都以遊牧文明的觀點去統治農耕文明,這樣自然是行不通的。脱脱,就是太過於理想主義。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功高震主,也沒有看到那腐敗不堪的王朝早已行將就木。

1. 無力迴天,大環境的影響

在脱脱的眼中,看長時間都以為自己開創了中興盛世。但那隻不過是表面現象,更多的污垢就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只不過他選擇了視而不見。很多問題,根本就不是脱脱憑藉着自己努力,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他重視漢學,這正好被那些有心之人抓住了把柄。他想做些什麼事情,可同僚們大都表面支持,但暗中使壞。就像財政問題,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元朝的皇帝們大都窮兵黷武,而且驕奢淫逸,所以國庫虧空很正常。

脱脱不敢去想開源節流,只得冒險發行新鈔。而舊鈔又是先帝所設,礙於他的威嚴,脱脱也不敢説全面停止舊鈔。通貨膨脹,在元朝早就成為了常態化現象。只不過,一場黃河水患讓財政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所以,即使脱脱本人有那麼大的能力,但也不敢去做一些事情。全部都是治標不治本。

2. 阻力太大,難以實行下去

脱脱帖木兒是誰?不遺餘力治理國家為何總是適得其反 第5張

"脱脱雖臣之子,其心專佑漢人,必當治之。"元朝統治者作為外族入侵,在他們眼中自己當是高高在上的。而那些漢人,於他們而言不過奴隸而已。所以,朝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反對脱脱推行的漢人之政。

就像當年忽必烈崇拜漢學,很多舊貴族反對是一個道理。但忽必烈好歹是大元皇帝還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即使有人反對,也無傷大雅。脱脱只不過是一個臣子,他如果去做這些事情,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當時的元朝朝中,很多大臣對漢人,尤其是南人,都心存芥蒂。所以,即使脱脱的想法是好的,大家也都不贊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更多的朝臣對他心懷不滿。由此開始,他做什麼事情,都會遭受到很多人的反對。

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欠考慮的,這又給人留下了把柄。就像從汗國找來軍隊,這平白增加了很多開支。大家就找到了理由,認為脱脱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不過是為了無端浪費社會資源,為自己增加政治籌碼罷了。結語:

脱脱身處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中,考慮的事情太過簡單。而且,也不夠心狠手辣和老謀深算。他沒有及時的締結到真正的盟友,最終還是死在了曾經的好朋友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