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終於理想並且不忘初心!

陳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終於理想並且不忘初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5.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陳平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太史公司馬遷寫某個歷史人物時,特喜歡寫他們的理想。

陳平同時代的諸位風雲人物,分別有着怎樣的理想呢?

項羽是「彼可取而代之」,劉邦是「大丈夫當如是」,陳勝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韓信是「令其母冢旁可置萬家」,張良是「為韓報仇」,蕭何是「謹守管籥」,李斯是「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那麼陳平呢?

裏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記·陳丞相世家》

項羽、劉邦、陳勝皆慕高位,韓信志在諸侯,張良糾結於家國之仇,蕭何則兢兢業業愛崗敬業,李斯則困於功名富貴,唯獨陳平心中裝了天下百姓,希望天下百姓能在他的主持下,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

陳平的志向遠比項、劉、陳、韓、張、蕭、李等人高潔,其實現的難度也比項、劉等人的要難,既要像項、劉等人那樣一步步爬上高位,又得不忘初心,同時還得一直都是手握實權的不倒翁。

陳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終於理想並且不忘初心!

理解了陳平的志向,也便理解了陳平的人生軌跡

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史記·陳丞相世家》

作為道家信徒,陳平卻違背道家順其自然的主旨,一次次又一次地使用陰謀,陳平明知陰謀會使他遭到反噬,遺禍子孫,但陳平卻毫不猶豫地一次次向君王獻上陰謀。

為何?為了「方其割肉俎上之時」的遠大志向啊,這樣的獻身精神,或許只有儒生酈食其可比吧?

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酈生陸賈列傳》

面對正常的活下來的機會,酈食其竟然義無反顧地選擇去死,面對齊王田廣支好的烹人大鼎,酈食其毫無懼色,大罵齊王幹不了大事。

陳平雖未如酈食其那般遭遇被烹的厄運,但陳平生前身後所遭到的猜忌和罵名還少嗎?對於猜忌,陳平除了躲與避,做過什麼反擊嗎?

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願王察之。”——《史記·陳丞相世家》

周勃、灌嬰的誣告,使陳平揹負了「盜嫂受金」的污名。

然而,正如陳平辯白的那樣,他裸身投漢,同僚資助他,他能駁人好意嗎?他雖「受金」,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受賄呀。

至於「盜嫂」,更是子虛烏有,他的第一個嫂嫂嫌他不做農活,不待見他,他怎麼盜?第二個嫂嫂或比第一個賢惠,既然賢惠,就更不可能做出悖逆人倫之事。

陳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終於理想並且不忘初心! 第2張

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史記·陳丞相世家》

某些研究《史記》的後人,根據陳平的這段話,把陳平歸入「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行列,殊不知,陳平説這話,是想提醒劉邦向項羽學學,學學項羽的「恭敬愛人」。

陳平之所以背楚歸漢,一是因為項羽的亂誅功臣二是因為劉邦有能用人的名聲,陳平有遠大志向並忠於自己的志向,所以必然會擇主而事。

呂嬃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樊噲,數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史記·陳丞相世家》

早在漢高帝劉邦駕崩時,呂嬃就因陳平執行劉邦殺樊噲的密旨而搞過陳平一把,使陳平失去做劉盈老師的機會。

如果由陳平來教導初登皇位的劉盈,是否劉盈真能在雄心壯志的驅使下,做出一番事業,使陳平「方其割肉俎上之時」的遠大志向早一點實現呢?

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陳平失去做劉盈老師的機會,既是劉盈的損失,也是陳平的損失,更是天下百姓的損失,漢初重臣中,又有誰能像陳平一樣深刻理解宰相的職責呢?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陳丞相世家》

然而,陳平這樣一個有志向懂職責的人,卻不得不把用「日飲醇酒戲婦女」的套路來自保,多可悲呀,這既是陳平的悲哀,也是天下百姓的悲哀。

陳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終於理想並且不忘初心! 第3張

陳平歷事魏王咎、霸王項羽、漢高帝劉邦、漢孝惠帝劉盈、漢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看上去像一個不倒翁,似乎跟周勃一樣不符合袁盎口中的「社稷之臣」。

然而,有些君王和後人卻不懂得,陳平這樣的政治不倒翁,固然是一名政客,但卻是一名有理想且忠於理想的政客,他的理想不是忠於某個君王,而是如他年少「割肉俎上之時」感慨得那樣,他心中裝的是黎民百姓,所以他才會在回答漢文帝提問時擲地有聲地説:

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陳丞相世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