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黃馬褂”到底有何作用?什麼樣的人才會得此獎賞?

“黃馬褂”到底有何作用?什麼樣的人才會得此獎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很多清宮戲裏,都出現過一種叫做「黃馬褂」的道具,一般前面還都要加上「御賜」兩個字。官員見之,如見皇帝,都得跪地行禮,還有「先斬後奏」之類的特權。那麼在歷史上,真的有「黃馬褂」這種東西嗎?「黃馬褂」真的享有什麼特權嗎?又有哪些歷史名人真的穿上過「黃馬褂」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清朝的服飾與漢唐宋明大不相同,可分為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種。而「馬褂」則是其中「行服」的代表,屬於行軍、遊獵和旅行的服飾。滿族人善騎射,為了方便騎馬,馬褂「長與坐齊,袖長及肘」。短衣是為了方便騎馬,短袖則是為了方便射箭。入主中原後,「馬褂」因其象徵騎射的意義而在滿清服飾禮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黃馬褂”到底有何作用?什麼樣的人才會得此獎賞?

在清朝前期,皇帝身邊的近衞之臣和巡行扈從大臣是把明黃色的馬褂作為「工作服」穿的。「凡領侍衞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衞,乾清門侍衞,外班侍衞,班領,護軍統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為的是顯出皇權的威嚴。

唐朝之前,黃色並不是皇家專用,隋朝時的皇帝都着黃袍,但並未禁止他人穿黃色服飾。唐朝建國後,唐高祖李淵規定黃色為皇家專用,臣民禁服。清朝時,明黃是帝王專用的顏色,一般貴族或宮妃只能用「金黃」,平民最多隻能用「杏黃」。除了皇帝之外,只有為皇帝服務的人才可着明黃色「工作服」。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度被廢,康熙對他心灰意冷的同時,對胤礽的外祖父索額圖也大罵道:「索額圖私懷倡議,凡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規矩、禮制是封建王朝得以延續的重要統治工具,僭越了規矩,無論有多位高權重,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清朝前期,還有一種只在特殊場合用來作為賞賜的明黃色褂子。皇帝們每年在木蘭圍場的「秋獮」中,都會準備一些黃馬褂賞賜給狩獵過程中表現優異的皇親國戚或大臣們,因此這樣的褂子被稱為「行圍褂子」。不過這種褂子只有在陪皇帝打獵時才可以穿着,任何其他時間、其他地點穿出來,都是違逆的大罪。

“黃馬褂”到底有何作用?什麼樣的人才會得此獎賞? 第2張

清朝到了咸豐年間,外有英法聯軍的外患,內有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內憂,為了激勵臣子們為國分憂,在封爵早已沒什麼人稀罕的情況下,咸豐皇帝開始通過賞黃馬褂來獎勵忠臣良將,這種黃馬褂被稱為「武功馬褂」。要知道在清朝前期,只有年羹堯憑藉平定西北這樣的大功才破例享受過雍正皇帝御賜的黃馬褂。

還有一類黃馬褂是予以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以顯示皇權的威嚴,而整個有清一朝最出風頭的一件黃馬褂當屬李鴻章穿着的那一件。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進行馬關條約的談判,其間被日本浪人行刺,臉部中槍,血染黃馬褂,李鴻章迷糊中不忘叮囑隨員保存好帶血的黃馬褂,不要洗掉血跡,並長歎道:「此血可以報國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