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匈奴和鮮卑!曾經雄踞北方的兩個民族去哪啦?

匈奴和鮮卑!曾經雄踞北方的兩個民族去哪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北方的400mm等雨量線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為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修築了萬里長城。匈奴、鮮卑是兩個先後統治北方大漠的馬上民族,他們用駿馬彎刀一次次的南下,讓中原的皇帝們頭疼不已。但隨着時間的推進,兩個民族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究竟去哪了呢?縱橫五千年的小編甜心即可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下兩個民族的歷史去向。

先説匈奴,匈奴崛起於戰國末年,曾趁着戰國七雄爭霸之際,出兵佔領了河套地區。秦始皇統一六國,派大將蒙恬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屯兵上郡。此後蒙恬奉命將燕國、趙國、秦國的長城相連接,修築萬里長城。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中原大亂,匈奴冒頓單于不斷率兵內犯。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率35萬大軍北上,卻被冒頓單于的40萬騎兵圍困於白登。漢高祖逃出後,被迫採取“和親”政策,以積蓄力量,但匈奴仍然不時內犯。

匈奴和鮮卑!曾經雄踞北方的兩個民族去哪啦?


漢武帝時,西漢經過近70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發動了三次大戰: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損失慘重的匈奴爆發了內亂,呼韓邪單于朝漢,娶王昭君與漢和好,漢匈一直保持着友好關係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漢,北匈奴與東漢分庭抗禮。東漢朝廷先後派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而此時位於東北的鮮卑人開始崛起,不斷侵擾北匈奴。屋漏偏逢連夜雨,北匈奴連續遭受自然災害,損失慘重。無奈之下,一部分匈奴精壯在單于的率領下開始西遷。他們西遷不是一蹴而成,走走停停,歷經數百年之久,最終有一部抵達歐洲多瑙河附近,他的首領就是被譽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匈奴人走了,鮮卑人佔據了北方大漠,那些沒有遷走的匈奴人併入鮮卑族之中。南匈奴繼續南下,在東漢末年,曹操將南匈奴單于呼廚泉扣留,將其所部分為五部。此後的十六國之亂中,我們又再次見到了匈奴人的影子。將西晉王朝滅亡的劉淵,就是南匈奴五部之後,他建國號為漢(後來改為趙,史稱前趙)。此外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也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此後中國境內匈奴人逐漸從史籍的記載中消失,因為他們逐漸融入漢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中。

十六國之亂中,鮮卑各部先後南下,建立割據政權。鮮卑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鮮卑禿髮部建立南涼、鮮卑乞伏部建立西秦。後來最晚進入中原地區的鮮卑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權,並打破了“胡運無百年”説法。

北魏傳至孝文帝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可以説這直接導致鮮卑族的消失。孝文帝的漢化改革,禁胡語、斷胡服,並帶頭去漢族女子為後,同時讓諸王休掉原來的鮮卑族王妃,娶漢族女子為妃。

匈奴和鮮卑!曾經雄踞北方的兩個民族去哪啦? 第2張


遷都洛陽後,孝文帝頒佈改姓的命令,將拓拔氏改為元氏,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陸氏,賀賴改姓賀,獨孤改姓劉,賀樓改姓樓,勿忸於改為於,紇奚改姓嵇,尉遲改姓尉。以上是一些大族的改姓情況,還有很多,如賀蘭改為賀,叱盧改為祝,獨孤渾改為杜,破多羅改為潘,叱幹改為薛,叱呂改為呂,出大汗改為韓,拔列改為樑。數量太多,不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個人網站(www.diwangzhuan.com)查看。

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又演化為北齊、北周,最後楊堅代周,一統天下。關於楊堅、李淵是否為鮮卑人,本文不做討論。但他們他的婚姻、子女身上確有少數民族的血統,這一點不可否認。如楊堅之妻為獨孤信之女獨孤伽羅,獨孤為匈奴姓氏,後來與鮮卑融合。再如李淵的母親也是獨孤信的女兒,他的妻子是竇氏是鮮卑人,他的兒子李世民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氏是鮮卑貴族,到他的孫子李治時,身上的鮮卑血統應該超過了漢族血統。

史書上沒有鮮卑西遷的記載,鮮卑族完全融入漢民族了,從語言、到姓氏、再到服裝,經過唐朝幾百年的發展,他們與漢人無異。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有誰能想到這首詩的作者元稹會是鮮卑人呢?據記載,元稹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寫出這首詩的大詩人劉禹錫(獨孤改漢姓為劉)是匈奴人的後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