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来源:历史百科网    阅读: 1.3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酒与政治活动、礼仪制度、社会生活等等都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饮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酿酒制曲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增大,刺激着当时酒业的繁荣与发展。无论是酒的品类,还是酒的生产管理与应用,较之商周时期都有了极大的进步。饮酒风气的盛行,使酒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一、春秋战国时期酒

1、酒的生产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制酒工艺更加进步,技艺标准要求越为严格,并且形成完整的酿酒理论体系。《礼记·月令》载仲冬之时,天子下令酒官开酿,并对酿酒工艺作了中肯而概括的论述。“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熾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贷。”大酋所监管的“六事”,其实是当时完整酿酒工艺流程的概述。其主要由 6 道工序组成,包括原料选择、麴蘖制作、酿造用水、温度火候、所用器具等,这些工序在操作上都有严格的技术把控和质量要求,不得有丝毫误差。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酒曲质量受季节、气温等因素影响甚大,孙希旦疏:“时者,麴之蒸郁,必伺其温凉之时而调适之,则生衣多而力厚也。”

适当的温度使曲生衣多而酒力厚。与制麴相同,生蘖也需要准确把握谷芽的最佳生长阶段,然后进行发酵处理,用以酿成美酒,若生芽时间过短或过长,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制曲,进而影响酒的口感。因此,制曲酿酒时必须要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酿酒用水的主要是河水,且人们多选择在仲冬之月进行酿酒活动,部分原因就是这时的河

水宁静,杂质较少,更为清冽,不似夏秋的浑浊。井水也可以用于酿酒,但因其有苦甜之分,故不是所有井水都适用于酿酒。苦井水含盐碱较高,味苦,对微生物的繁殖有抑制作用,不利用于酿酒,而甘井水香洌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较河水更不易受到污染,所以很容易形成优质矿泉水,亦是酿酒的好水源。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第2张

2、酒的社会需求增大

酒存在于世,诚礼天地,敬事鬼神,乡射燕(宴)饮,和歌作乐,奉爵举觞,言笑晏晏,王侯将相,庶民百姓,无不喜之。酒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食”同列。没有酒表达不了的情感,凡祭祀、出师、年节等重要活动,献以洁净的酒醴,祷祠祈福敬神,示恭敬,表虔诚;逢事喜心悦,邀朋呼友,设宴言欢,酒添喜气;人生苦闷悲愁,酒是佳友,对月举爵,愁化酒中。酒既具有营养、醇香、药物的诱力,又有生活的吸力,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以强烈的影响,满足各种社会需求,使人百饮不厌,故历来统治者多行酒禁政策,却终不能止。春秋战国时期的酒已经走入市场,直接刺激着酒业的生产发展。《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荆轲嗜饮,常与高渐离饮酒于市,这说明当时酒肆在秦国的市场上非常普遍。当然,不只在秦国,其他国家都存在酒肆经营活动,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宋人卖酒,且酒旗高悬,待客恭谨,酒好量足,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酒肆行业的经营逐渐成熟,能够注意到计量标准、服务意识、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商业营销的关键要点,遂民众买酒于市日益流行开来。酒业的繁荣发展,使其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行业,其税率相对较高于其他行业,《商君书·垦令篇》载:“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秦国加重酒税,按照成本的十倍征收,以控制酒业规

模,而酒肆依然存在,这说明当时的酒家大多能够承担起比其他行业更苛刻的税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酒的需求极大。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第3张

二、春秋战国时期酒的应用与功效

1、祭祀婚丧

酒和祭祀很早就开始了。古人认为,祭祀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件,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幸福和痛苦。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品,酒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祖先之间的纽带。在春秋和战国时期,皇帝献祭的四方天地,和五个祭山脉和河流,并发布了牺牲百姓崇拜祖先,祈求好运的灾难。每次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酒的质量要求,加酒的次数,酒的用具,酒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改变。宴会和贡品都需要酒来献祭,以示庄严,或招待他人,以示真诚。迎新的日子更离不开酒,用酒来衬托喜庆的气氛,所以人们往往把结婚当作“喝婚礼”。

《伊利石薰礼》记录了完整的婚礼礼仪,包括询问姓名和问候婚礼酒礼仪两个环节的细节。葬礼仪式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项重大活动,代表着生命的结束,也不能没有酒,这里主要指对死者的崇拜,宴请来宾和吊唁者用酒。通过丧葬礼仪活动,人们借以告慰亡灵,哀思逝者,宣泄悲痛。燕礼是贵族之间以宴饮为桥梁而进行交际应酬的礼仪活动。燕礼于五礼属嘉,其分四等,即诸侯无事而设宴群饮,卿大夫有王事之劳或出事别国而还,外来使者来访,天子都要设宴与其饮酒,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诸侯无事宴饮时的礼节仪式。古时君臣上下等级分明,界限森严,绝不容许任意颠覆和跨越,而君臣之情又不能隔绝,故无事时设宴共饮,以酒为媒,相互沟通,加进交流,以明君臣之义。

2、酒与政治

酒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桥梁,促进交流;或为赐物,拉拢人心;或为信品,增强团结;或为武器,排除异己等等。因此,在政治生活和权力斗争中,人大多离不开用酒以成事。天子赐酒也有以书契形式授予,使其知所得之数,依数按月领取。酒是最好的赏赐品,赐酒于功臣贵胄以劳其苦,赐酒于遗孤老人以念其功。帝王通过赐酒以表圣意君心,示其恩泽厚重。同时,凡遇喜庆大事之时,各君王往往诏赐臣民聚饮,如赵惠文王灭中山,大酺五日;秦王嬴政灭韩、赵、魏、燕、楚五国后,亦诏天下大酺。酺,王者布德大饮酒也。君王以酒作润滑剂,恩泽天下,缓和社会矛盾。酒精在军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是对抗敌人的直接武器,但它仍然可以帮助军队战胜敌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激烈而频繁,士兵的生活孤独而乏味。酒能刺激神经,振奋士气,抚慰心灵,修复创伤。因此,统治者经常在战争前后用酒奖励这三支军队,以增强他们的力量,鼓动他们的野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当然,战时禁止饮酒,以免误导和导致失败。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是怎样的?是如何应用与发展的? 第4张

三、酒与礼制的结合

1、酒礼对饮酒活动的限制与引导

周代酒礼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首先,周代的酒礼文化是建立在对夏商时期酒荒的认识之上的。第一个注意到酒的矛盾性的统治者是大禹。据说,大禹在品尝了手下伊迪酿造的酒后,疏远了伊迪,因为大禹认为酒本身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影响政治统治,并预言“酒会在后世杀死他的王国”。不出所料,桀和周的倒台都与酗酒和管理不善有关。特别是在周朝,通过比较商朝的政治氛围,周公发现国王和官员的态度早在商朝更严谨和克制,所以在商朝早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和政治更开明。殷权的衰亡与商代晚期上层贵族的酒废政策密切相关。周朝的限酒政策是严格规定饮酒的,并不等于禁酒。酒在周朝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周礼与饮酒活动相结合,赋予了酒在夏商时期所不存在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成为了周人的文化元素。总之,酒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酒的功能,同时避免了酒对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2、酒礼结合的本质

酒作为文化要素得以成立,正是由于其身处礼制这一特殊的文化系统当中,其文化属性的一面正是由礼制及其精神内涵、观念所赋予的。而酒这一文化要素的功能,也确保了礼制系统(各种礼仪活动)的功能正常发挥。正由于与礼融为一体,酒在周代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才得以凸显,“饮惟祀”“无酒不成礼”等现象的出现,实非偶然。酒在礼制的约束下参与到各种礼仪活动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具有礼乐色彩的酒礼文化。

结语

夏、商、周时期,酿酒工业迅速发展,日趋成熟,进入了人工栽培和分蘖酿酒的新阶段。酒的种类越来越多,酿酒车间遍布各地,生产规模逐步提高,可以为上层社会甚至中产阶级提供足够的酒。上之所好,下知所效,饮酒风气亦浸染着下层社会民众,其随葬酒器到处可见。周人更是把酒的使用提升到礼仪的层面,强化了酒礼的文化内涵。商周时期的酿酒模式以及饮酒风习深刻影响着春秋战国时期的酒事活动,使其在中国酒文化的进程中留下了清晰的传承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