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秀才真的很難考的 不要嘲笑孔乙己了

秀才真的很難考的 不要嘲笑孔乙己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科舉大概是人類智慧所能創造出的、已達極限的、爲權力制衡的內平衡法所需的、歸屬倫理培養程序了。不要說舉人進士,單以考取秀才而論,其難度恐要遠遠超過而今的碩士。至於考取進士的難度,恐要遠遠超過獲得“博導”頭銜。這就是爲什麼很多朝代在行將崩潰的前夜,還有那麼多道德文章足以垂範後世的原因。

 古代的秀才有多難考?

程曦所著“中國歷史佚聞”一書中統計了科舉時代的一些數據:

可能成爲未來官吏的讀書人需要背誦下列書籍,“論語”11750字;“孟子”34685字;書經25700字;“詩經”3923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6845字。以上合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

這些都是歸屬倫理教材。背誦之外還要融會貫通。爲了達到融會貫通之目的,必然要幾乎是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幾十倍於四十萬字的各家註釋。就算十倍吧,也就是要幾乎是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四百萬字的註釋!?遠不止此,還要涉獵浩如煙海的,以儒家歸屬倫理爲主線寫出的諸朝“正史”、典籍、和文學書籍!

秀才真的很難考的 不要嘲笑孔乙己了

網絡配圖

這就是爲什麼,絕大多數選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皓首窮經,年過古稀仍然考不上科舉制度臺階中最低的級別——秀才。

科舉制度到了明朝,已經完善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科舉分爲八個階段的考試:縣試、府試、院試,這個初級三段考及格者爲秀才。中秀才後每年都要重考一次,叫“歲試”,以防不進則退。歲試合格者才能拿到考“舉人”的門票。

在清代,秀才只能得到一點點有限的利益:可以穿長衫,(普通人有錢也不允許做長衫穿)見縣官不用下跪的社會地位,所能得到的經濟利益極少,完全不足籍以爲生。要獲得籍以爲生的讀書囬報,必須考上“舉人。”“儒林外史”一書中對此有生動描繪。

“舉人”階段的考試叫“鄉試”。秀才中舉的概率遠小於十分之一。中舉之後,首先在省城進行“複試”,複試合格者纔有進京趕考的入場券。

秀才真的很難考的 不要嘲笑孔乙己了 第2張

網絡配圖

爲什麼叫進京“趕考”?看一下考試時間表就懂了。舉人之考一般在秋季之未舉行,下一階段的“進士”之考一般在春節過後不久舉行。間隔大約一百天左右。那時可沒有火車、汽車、飛機,有錢的人家還可僱車騎馬或買舟代步,沒錢的只好步行。

以中國幅員之遼闊,長江以南、乃至珠江流域的考生要在一百天內完成:回鄉祭祖、與族人共享中舉大喜;籌措路費;逶迤北行三五千華里(步行路可沒有鐵路和高速路那麼直)翻山涉江,艱難困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尤其每個考生千里迢迢,也必帯一個幾十斤重的大書箱,以備沿途隨時複習。如此可怕而急迫的長途旅行,不“趕”行嗎?“進京趕考”所含的酸辛,也往往不是現代人能理解的。

所以往往有許多家離北京較遠的落弟舉人,在北京一住三年,等待下一屆考試,再未中,又是下一亇三年。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北京之所以有各省的“會舘”,它們是爲各省落弟舉人棲身準備的。

每過三年,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舉人”雲集北京參加“會試”。

秀才真的很難考的 不要嘲笑孔乙己了 第3張

網絡配圖

會試地點在今日北京東城區東南角上的“貢院”。通過會試的幸運兒不會超過參試舉人人數的十分之一。最後由皇帝親自出馬進行“殿試”,合格者分三等:一等三人,名“進士及弟”;二等數十人不等,名“進士出身”;三等一二百人不等,名“同進士出身”。

在這一階段一般只分等級而不會淘汰。古之“狀元”即“進士及弟”第一名也。舉國數以百萬、千萬計的讀書人之中,三年才得一人!與現代主流媒體上的“狀元”,字同而意絕異。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