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唐朝共有五百多位宰相,其中知名度和美譽度最高的當屬被後世譽爲“四大賢相”的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那麼作爲歷史上的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姚崇出身於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姚懿官至嶲州都督。早年姚崇也和許多官宦子弟一樣,整日遊手好閒,打獵嬉戲。到了二十歲,姚崇突然頓悟,開始發奮讀書。天資聰慧再加上努力用功,姚崇的學業突飛猛進,很快就達到了“舉下筆成章”等程度。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軍隊南下,接連攻克河北數州,軍情急報如雪片般傳至京師。時任夏官(兵部)郎中的姚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繁雜的軍報,剖析若流。此舉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於是擢升姚崇爲夏官侍郎。兩年後,姚崇又升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相王府長史,成爲宰相,這一年他剛滿49歲。

姚崇的宰相生涯幾度起伏,先是他主動請辭要回家奉養母親。後來復出又得罪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因此被貶官到地方任職。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從女皇位置上被趕下來,唐中宗李顯復位稱帝。姚崇因參與政變密謀,以功封樑縣侯,實封二百戶。然而姚崇又因念及往日的君臣之情,爲武則天同情灑淚。結果遭致當時掌權的張柬之等五位功勳大臣不滿,姚崇再度被貶爲亳州刺史,到地方任職。

姚崇曾長期擔任相王府長史,與相王李旦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情誼。景雲元年(710年),李旦被擁立爲帝,史稱唐睿宗。姚崇因此得以被徵召回朝,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後又升任中書令。

唐睿宗在位期間,皇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爭權,彼此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當時多數朝臣都站在了權勢更大的太平公主這邊,姚崇卻與幾個少數派堅定地支持太子。結果姚崇因得罪太平公主再次遭到貶官,被外放爲申州刺史。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第2張

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成功誅殺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姚崇得以重新回朝,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樑國公。

值得一提的是,姚崇這次出任宰相之前,他還跟唐玄宗提出了歷史上著名的“十事要說”,唐玄宗只有答應這些條件,姚崇才接受相位。這“十事”分別爲:一、施政以仁義爲先;二、不謀求對外擴張;三、執法從親近之人始;四、宦官不得干預政事;五、對百姓除租賦之外不得苛取;六、皇親國戚不得擔任臺省要職;七、對臣下接之以禮;八、鼓勵犯顏直諫;九、停止建造各種佛寺道觀;十、杜絕外戚干政。

雖然“十事要說”看似是姚崇提條件,可實則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唐玄宗自然沒理由不答應。就這樣,姚崇再一次拜相,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委以重任。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第3張

唐玄宗對姚崇極爲信任,讓他在治國理政方面放開手腳。可姚崇一開始還是有點小心翼翼,許多事情都不敢自作主張。有一次,他向唐玄宗奏報一件人事任免事項,唐玄宗一言不發,既不同意,也不否定。姚崇告退後心中滿是恐懼,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然而不一會兒,唐玄宗的心腹宦官高力士就來找他,並對他說:“陛下說委你以重任,有大事理當奏報,可像這種任命郎吏的事情,你身爲宰相就可以自己定奪,何必要去奏報?”

在得到唐玄宗的充分肯定與授權後,姚崇終於拋開顧慮,開始放心大膽推行改革新政。姚崇辦事善於權變,因事制宜,從不墨守成規,能切中要害拯救時弊,人稱“救時宰相”。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第4張

在姚崇的精心輔佐下,唐朝國力蒸蒸日上,爲“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在姚崇當宰相的第三年,他的職業生涯卻突然走到了盡頭。導致姚崇下臺的直接原因是他手下一個叫趙誨的文書收受胡人賄賂,姚崇自感治下不嚴,主動提出辭職。唐玄宗起初不同意,但姚崇多次請辭,還推薦時任廣州都督的宋璟來接替他的職務。唐玄宗最終還是接受了姚崇的辭職請求。

一個七品文書受賄,宰相卻因此下臺,這事完全不合常理。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實真正導致姚崇下崗的原因並非小官趙誨,而是唐玄宗的心思和姚崇兩個寶貝兒子作妖。

歷史上名相姚崇爲何只做了三年宰相就提離職了? 第5張

唐玄宗授予姚崇的宰相權力遠超唐朝此前歷任宰相。這種專權專任的優點是宰相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不用受到他人掣肘。但缺點是宰相大權獨攬會對皇權形成威脅。因此,不讓宰相干太久,以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就是皇帝制約相權的最好辦法。

趙誨只是個小小的七品文書,可他的這件受賄案卻讓唐玄宗極爲重視,還親自參與審問。這其中的意思,身爲聰明人的姚崇自然一眼就能看清。

除了姚崇意識到皇帝的這份心思之外,他的兩個兒子也給他惹了不少麻煩。姚崇的長子姚彝(時任光祿少卿)、次子姚異(時任宗正少卿)以父親首相的名頭,長期“廣通賓客,頗受饋遺”,說白了就是長期收受賄賂。這些事情唐玄宗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因爲姚崇的面子所以不點破。可如果將來某一天皇帝要翻臉,這件事很可能會導致姚家萬劫不復。“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所以姚崇在皇帝對他還念舊情的時候主動請辭,不失爲明智之舉。

開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追贈揚州大都督,諡號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