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子嬰無權無勢,爲什麼能擊殺權勢滔天的趙高,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引言

秦末因二世暴政,而至天下大亂,此時秦朝不死快速解決危機,反倒加大力度進行內部奪權行動,甚至爲平息起義怒火,而二世被趙高所殺。趙高成爲秦朝最高實權者與話事人,這麼一個大權在握,實力強大的權臣,爲何會被無權無勢的子嬰,給輕易擊殺,還沒有引起任何混亂的局面。

其實原因早就存在,只不過趙高過於自信自己的掌控力,而沒有意識到,究竟權力的來源在於哪?這也註定他悲劇的結局,是被自己給自己的套牢,輕易送命的下場。子嬰雖無權無勢,但登位之後,一切就順理成章了。爲何這麼說呢?這還是秦朝的體制造成的。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趙高自認爲根基雄厚,一切盡在掌握中

秦自“商鞅變法”之後,法制觀念便以深入人心,一切按律法行事。到始皇帝時,已有百年曆史沉澱。秦以法強國,又以法統一六國,卻也是因法而亡國。可謂利弊得失,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趙高並不清楚這一利害關係,就造成一種認知錯覺。

秦二世爲其徒弟,唯命是從

這種錯覺也是當時的形勢造成的。秦二世胡亥是自己的徒弟,經過沙丘密謀篡位,利用假遺詔,輕易就讓公子扶蘇自殺謝罪,還把蒙恬這位軍中重臣輕易處死。解決胡亥皇位的威脅,與最大的對手。

而二世根本不處理朝政,把權力下放到他手中,讓他成爲事實上的皇帝,這就有了大權在握,一切盡在掌控中的認知。尤其是秦二世對於他極其信任,他的一切決定,都不會輕易通過。和自己當皇帝,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政敵已被清理完畢,大權穩固

而且當時的政敵都已經被清理乾淨,朝堂成爲自己的一言堂。無論是與李斯合力,除掉朝中的功臣集團,還是清楚公子扶蘇勢力的餘黨,以及迫害開國功臣名將,使得他們無不被清理或者退出權力中心。

至於最後的丞相李斯,也因爲自己的手段,而被輕易踢出權力中心。由原來的二人共政時代,變爲自己真正的一言堂。而且朝中關鍵的位置,也都是由自己安插親信把控。咸陽城的兵權,行政權,以及內外通道的事務,全部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這些無一例外,讓他認爲自己已經根基已固定,地位無可撼動。這時的自己已經是事實上真正的皇帝。但事實確實如此嗎?這只不過是始皇帝制定的規矩,加強中央集權的皇帝制造成的。他只不過是替秦二世代行皇帝之權,卻不是自己真正的權力。只不過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作出衝動的行爲,也爲他自己埋下禍根。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第2張

立傀儡,大局已定

這一錯誤就是把自己的依靠,給親自解決了。那就是秦二世被他所殺,他想自己當皇帝。可是之後的情況,卻是他所沒有想到的。原本以爲是自己的一言堂,沒想到遭到羣臣極大的反抗。迫於壓力,只能立宗室子弟爲帝,自己還得回到原來背後掌控的位置。說白了,就是白折騰一圈,費力不討好。自認爲大局已定,其實還是沒有絕對掌控。

自身威望不足,只能妥協

自以爲經過指鹿爲馬之後,羣臣都已經臣服自己,因爲不臣服的,都已經被自己清理掉了。但沒想到還是超出自己掌控的限度,爲了能夠繼續維持自己的權勢。雙方只能進行政治妥協,從宗室子弟中,找一位皇族繼承大統。

從這次事件中,也看到還是自身底蘊不足,威望不夠,秦王室的根基,即使經過秦二世大肆殺戮,還是有一定影響力。並不是只有自己一個宦官,能夠輕易抹除其影響力的。既然稱帝無望,那就只能找一個能夠爲自己所用,不影響自己權益的人來上位。

子嬰無權無勢,便於掌控

經過仔細篩選,確實還真找到一位,這人就是子嬰。他也算是僅存沒有被清理的宗室之一。只因爲他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且也沒有任何的勢力與根基,沒有任何的威脅,也因此逃過大清洗。

趙高選擇他也是有三點原因的,一是自己把他捧上王位,應該對自己有感激之情。二是他無權無勢,爲了鞏固王權,只能依靠重用自己,而不敢把自己怎麼樣。三是與羣臣之間的政治妥協。這樣權力還是在自己掌控之中,只是真的是這樣的嗎?看看子嬰是如何回報他的。

大意喪命,只是必然結局

子嬰對於他,可是敢怒不敢言的。繼承王位後,也是再三推辭。實在拒絕不了,才勉強上位。雖然被要求去皇帝位,繼承秦王位,與山東六國劃關自立。只是對於這位把秦朝折騰的要亡國的權臣,子嬰的魄力,不是秦二世所能比的。他的結局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爲子嬰必殺之人。不僅是清除奸臣,也是爲了擺脫傀儡地位,也必須行險一搏。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第3張

秦因他而亂,仇恨值太大

因爲趙高的亂政,使得秦國的處境相當危險,功臣名將被清理,曾經的大秦帝國再無良將。皇室宗族因他而慘遭屠戮,皇室力量陷入危難難保的狀態。山東六國因爲他的不作爲與亂作爲,而徹底大亂,已經難有平定之勢。

秦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內憂外患之下,爲推脫罪責,竟然弒君自立,置宗室子弟於何地。於公於私,趙高是必須要死的。因爲他的仇恨值實在太大,秦朝貴族與民心都得罪個遍。可能只有趙高自己並不清楚。

皇帝已死,靠山已無

子嬰除他之心,比誰都堅決。也是有着一定的信心的,看清楚趙高的權力來源於皇帝的授權。秦二世已死,他的依仗已經沒有。可以說是無根浮萍,正是自己的機會。否則難保自己不會是下一個秦二世。

再者秦國已無翻盤機會,就算敗亡,也要把這個亂臣賊子清除,以報其他已死功臣的冤屈。只是他的勝算很大,畢竟已經繼位,就代表正統的名號,可以實施自己的命令。皇帝的權力還是回到自己的手中,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畢竟秦國是法制執行比較徹底的國家,對於法理的認可度與執行力,不是山東六國能夠相比的。這就是他的機會,也是他行險一搏的理由。成功則權力迴歸,自己成爲真正的秦王,有希望能挽救秦國的危機。

即使失敗也沒有問題,因爲遲早都避免秦國大廈將傾的悲劇,只不過是提前結果而已。趙高也不能自己登基,還是得重新在宗室中,再找一位繼承者。怎麼樣都是划算的買賣,只不過自己所要承擔的風險較大,值得嘗試一下。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第4張

不得人心,除之後快

經過登位爲王之後的五天,他也沒有閒着,一直在密謀如何拿下趙高。最終決定示敵以弱,與趙高虛與委蛇,對於他的一切要求,都予以批准,一幅以趙高爲準的舉動,表明自己會做好一個傀儡君主,只求能夠得以善終,這樣趙高對他很滿意與放心。

之後便以身體有病爲由,不進太廟祭拜。趙高爲了快速實現權力交接,好爲自己正身,取得合理利用權力的保障,只能親自去邀請子嬰移步。

只不過這一去,卻是他最後一次的機會。子嬰早就安排好自己的兩個兒子與親信宦官韓談,四人合力把獨自一人的趙高,當場斬殺。終於是結束趙高罪惡的一生,也讓子嬰重新接掌秦國大權。

而趙高被殺,不僅沒有引起任何混亂,反倒是使得朝堂一致認可。子嬰稱爲秦王,只需一紙詔令,就把趙高的親信黨羽全部緝拿,而不敢反抗。這就看出問題的根出現在皇帝的權力上。法制的極端,就是過於死板,與不靈活。

當年商鞅就是敗在這一點上,死在了自己的封地上。蒙恬、扶蘇、以及其他重臣,也是因爲這樣的制度,而甘願受死。包括趙高也因此而喪命。秦國開國元勳,並不是死於趙高的權勢上,而是他背後的皇帝權力代行人。

子嬰無權無勢趙高權勢滔天 子嬰是怎麼殺死趙高的 第5張

結語

這也是爲何堂堂大秦帝國,僅用十年時間平滅六國,三年時間向南平定百越,北擊匈奴奪河套。赫赫戰威的武功,卻在秦末農民起義中,反倒是猶如沒有靈魂的機器一樣,僵硬而又沒有生機,指揮呆板而又無力。就是因爲權力集中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於皇帝一人之手。

他的行爲最終導致軍隊的戰鬥力與執行力。而秦二世卻是胡作非爲,趙高又不懂瞎指揮,根本不顧實情,硬生生把局面給敗壞掉。

這就能看出,法制的極端性的惡果,趙高不是敗於子嬰之手,而是敗在皇帝的權力上,而他的權勢只不過是皇帝權力下放的衍生品,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他也就什麼也不是。只不過他太過自信,形成自己的認知錯覺,導致命喪黃泉。